“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曾作為一個綱領性口號寫入××大政治報告,這是一個地地道道抹去了階級性的資產階級口號。2003年毛主席逝世27周年時寫了這篇文章,意在對這一口號作一些澄清?,F貼出,作為對大明網友《論人性》一文的響應。
人性與獸性
——寫于毛澤東逝世27周年忌日
毛澤東逝世27周年了。二十多年來,“創新”這個詞兒非常時髦。前三十年毛澤東領導中國發生的一切,盡管古今中外罕見,卻都成了舊的,如計劃經濟是“舊體制”、“舊觀念”等。而西方二三百年前、中國二三千年前許多銹跡斑斑的東西反而成了新的,如“人性”、“人權”、“自由”、“平等”、“博愛”、“仁愛”等。這里單說一下“人性”。
性者,屬性也。人的屬性稱為人性,獸的屬性稱為獸性。在一些人看來,人性與獸性是毫不相干、水火不容的兩碼事。其實,從發展的觀點看,兩者是緊密聯系的,是一個事物的兩端。人性相對于獸性而存在,是人區別于獸的屬性。拋開與獸性的比較,絕對、孤立地談人性,只不過是富人在窮人尸骨堆上作秀式的施舍。
人是由億萬年前的高等獸類進化來的。對當初的高等獸類而言,其獸性為100%,人性為0 。在高等獸類向人進化的過程中,其人性開始從0逐漸積聚增加,其獸性開始從100%逐漸消退減少。人越向高級發展,其人性化程度就越高,獸性就越少。當人的獸性消退為0 的時候,人才可以真正說,自己是100%的人。
人性和獸性的分野,首先表現在“吃”上。因為“吃”是獸類最基本的功能和向人類進化的起點,人性首先是在改造“吃”的過程中萌生出來的。獸“吃”與人“吃”的本質區別在于:獸“吃”是一種本能的“吃”,是一種排他性的“吃”。這種“吃”始終貫穿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充滿野性,以至于同類自食。而人是社會的動物,自從進化為人之后,總體“吃”法便改造為靠勞動來“吃”,大家共同“吃”。于是,勞動觀和“大家”觀就成為最初和最基本的人性。當然,這里所謂“吃”,不是需要“吃”的“吃”,而是如何“吃”的“吃”。需要“吃”屬于生物學的范疇,盡管人忌言自己是動物,但生物學從來只承認動物界和植物界,而人則屬于動物界。因此,從生物學的角度講,人的“吃”永遠都有獸性的一面。但是,需要“吃”并不是人的過錯,也不是獸的過錯,生物學上的獸性并不妨害人性的發展和完善。
一般而言,當代人仍然屬于人性與獸行兼而有之的人。人身上獸性的完全消退和人性的高度發展,有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社會財產高度公有。財產私有產生的是唯我無公,低水平的財產公有產生的是大我小公,高度的財產公有產生的是無我大公。“唯我”只能培養獸性,“無我”才能造就人性。二是勞動不再受他人或自然強迫。在勞動處于受他人或自然強迫的狀態下,總有人想擺脫勞動而占有他人勞動,回復到獸性狀態。當社會財富充分涌流,勞動不再是人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第一需要的時候,人性才會臻于完善。財產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和勞動的升華,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動著人類人性的發展和完善。
原始社會沒有私有財產,人人都“勞”,大家都“吃”,因此人性飛躍發展,最終使人類從獸類分離出來。但原始社會人的勞動嚴重受到自然奴役,人性不可能高度發展。自人類進入奴隸社會,直到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隨著私有制的確立,人性便向兩極發展。少數人總想不勞而獲,并以充滿野性的暴力去“吃”多數人,于是重新墮入獸道。多數被“吃”者被迫勞而無獲或少獲,為了生存,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勞動,不得不大家共同維護和享受自己的勞動,這也就加速了人性的發展和完善,但因勞動受到他人和自然的雙重奴役,人性發展仍然受到嚴重制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確立,為人性的發展和完善提供了空前優越的條件,人的勞動觀念、“大家”觀念前所未有地增強,不勞而食的獸性受到極大遏制。可以預見,當人類社會由此進入共產主義時,人性的發展必將產生一次更大的飛躍。那時,整個人類將成為完全意義上的人。
人性沿著多數人這條路線發展,迄今代表著最高境界的,第一當數毛澤東。他老人家不僅大智大勇,將人類智慧膽魄發展到了當代人的頂點,而且為了全人類(首先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徹底解放,毫無保留地貢獻了自己的一生和七個親人的生命,連死后愛女也遭窮困潦倒,孤侄亦被長期囚禁。在努力完善自我的同時,毛澤東終其一生都在做著促進人性發展和完善的工作,他為我們樹立的張思德、白求恩、劉胡蘭、焦裕祿、雷鋒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無一不是人性空前發展和完善的典型。
現在有個口號,叫做“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什么是“人的全面發展”?應該說,除了體腦的自然進化外,本質上就是獸性的消退和人性的發展,就是將人不斷從“叢林法則”中解放出來,完善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人,也就是毛澤東所說的“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怎樣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呢?科學社會主義的回答是:經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舍此不能徹底解放全人類,也就不會有“人的全面發展”??墒?,今天某些人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口號下,實際上卻在做著促進人向獸性全面退化的工作。
首先,他們千方百計把人的需要降為動物性的追求和滿足。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誕生以來的半個多世紀中,一直以實現共產主義為遠大理想和宏偉目標,以消滅階級、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為己任。但從上世紀70年代末起,這些真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徹底解放人性的綱領、目標和任務就不斷降級。共產主義被描繪為“非常遙遠”、虛無飄渺、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樓,代之而起的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繼之是“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最后竟成了“小康社會”。黨的任務也變成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改善人們的吃、穿、住、行、用的條件”。總之,千方百計引導人們動物般地追逐以物質享受為核心的個人“富?!焙汀靶腋!?。
其次,他們大肆鼓吹和推行獸類的“叢林法則”。二十多年來,他們一步一步把中國推向了市場經濟的深淵,美其名曰“自由競爭”、“公平競爭”,實則縱容、支持少數人動物一樣地去“吃”多數人。那個所謂主流經濟學家厲以寧,毫不掩飾地鼓吹所謂“鰻魚撕咬理論”,把市場經濟的動物性、野蠻性和“叢林法則”表述得再形象不過了。他們還別有用心地泛化勞動概念。應該說,勞動是人以體力或腦力提供社會需要的服務,而他們卻說,只要支付體力或腦力就是勞動,而不講這種“勞動”社會是否需要,或者硬把工人農民受壓迫受剝削說成是就業、生存的需要。勞動概念經過這般泛化,貪污受賄、偷稅逃稅、坑蒙拐騙、走私販毒、殺人搶劫、鯨吞公共財產、破壞生態資源等等等等,便都成了“勞動”,而且是高智商的“勞動”,“叢林法則”因此進一步“合理”了。
第三、他們極力主張和實行私有化。在人類發展史上,因為私有財產的出現,使一部分人人性喪失而獸性充盈,社會主義社會消滅了私有制而建立了公有制,極大促進了人性發展。這本來已是不爭的實事??墒牵F在一些高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人,卻千方百計破壞社會主義公有制,極力主張和實行私有化。他們將全國人民通過三十年艱苦奮斗創建起來的偌大一份公共家業瓜分殆盡而嫌不足,還要將“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陳詞濫調塞入憲法。其目的,無非是為弱肉強食的獸道創造永恒生存繁衍的條件,使人類永遠無法超越獸性。
這些人已把人的獸性發展到極至,居然還奢談什么“人性”和“人的全面發展”,就像惡魔念著阿彌陀佛吃人一樣,除了麻痹被吃者之外,就只剩下滑天下之大稽了。毛澤東泉下有知,一定會再次怒斥:“不須放屁!”
2003.9.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