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解讀
張 巨 成
2007年10月15日,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要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胡錦濤總書記關于“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指示,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意義重大,我們要認真學習、研究,加深對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
黨的十七大非常重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十七大報告把“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作為報告的十二個組成部分之一,是十七大報告的一個亮點。在十七大報告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個詞語共出現了10次,“民主”這個詞語共出現了69次(十六大報告出現了58次),“政治體制改革”這個詞語共出現了5次。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的“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的觀點,擲地有聲,闡明了民主同社會主義的辯證關系,指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這一論斷深刻揭示了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馬克思主義認為,民主是一種國家形態和國家制度,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實行民主制度。社會主義如果不具備民主的政治特征,就是不夠格或不完全的社會主義。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體現社會主義的本質,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順利進行。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要條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華民族的騰飛振興,既要靠物質文明的發展進步,又要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態文明的支持配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從我國的實際出發,要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配套進行、協調發展,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超前,但也不要消極滯后。
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更好地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
黨的十七大報告特別強調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要求“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第一次提出“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強調“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重點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人財物管理使用、關鍵崗位的監督,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認真落實黨內監督條例,加強民主監督,發揮好輿論監督作用,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社會主義事業是全體人民的事業,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加,社會主義事業就不可能成功。工人階級(包括知識分子)、農民階級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生力軍。黨的十七大報告“建議逐步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為了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必須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使人民群眾把社會主義事業真正看成是自己的事業,民主政治意識得到增強,參政議政熱情得到激發,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有效發揮我國政治體系的法治功能,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弘揚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必須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法治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要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來保障。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不能有效地規范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有可能變成封建制的、甚至奴隸制的市場經濟。在變形的市場經濟中,更容易產生腐敗和經濟混亂。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的優點并遏制市場經濟的弊端,才能保證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才能有效地遏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嚴重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才能為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全面進步的關鍵環節。民主政治的發展程度與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民主政治的發展可以為社會文明的健康、理性、和諧、科學發展提供政治保障。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措施。歷史證明,保持社會穩定,最根本、最靠得住的辦法是實行民主政治。只有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才能保證國家與社會的長治久安,才能鞏固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才能保持政權的穩定、政治路線和政策的穩定、經濟社會制度的穩定。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可以提高黨和國家的干部的民主意識,從而對遏制腐敗、澄清吏治、反對官僚主義產生積極作用。
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說:“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民主政治屬于上層建筑,它的建設和發展,是會受到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的制約的。沒有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也是不可能取得切實發展的。在我國要使生產力得到不斷發展,就必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展開和深入,對政治體制改革也就提出了迫切要求。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最終取得成功。我國的經濟和政治發展的一般規律決定了我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國的經濟改革已進入關鍵階段,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有待解決。在這樣一個關鍵的時刻,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更顯強烈。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斷深化,與人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政治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要從我國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包括借鑒當代西方發達國家的民主政治的先進成果,但絕不能教條主義地照搬照抄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要堅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標志。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深化”二字是亮點,是新的提法,以前大多是提“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深化政治體制改革”是黨的十七大的莊重承諾。
黨的十七大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確定為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將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確定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不僅說明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說明了保障人民權益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長期任務,也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一定能夠不斷發展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十七大報告)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我們相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堅定不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偉大事業一定能夠開創出新局面。
參考文獻: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07年10月15日),2007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
(原載《思想戰線》2008年第1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