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力挺顧雛軍的官員、專家、學者是誰? ——歷史不能忘記
天塌下來,誰會躲在天外
·
2005-07-17
·
來源:人民網強國社區深入區
當初力挺顧雛軍的官員、專家、學者是誰? ——歷史不能忘記(人民網強國深入區) |
[天塌下來,誰會躲在天外] 于 2005-07-16 14:31:21上貼 |
顧雛軍攜眾專家反擊郎咸平 政府學者支持科龍模式
2004年10月21日 浙商網
來源:網易商業報道 作者:陸媛
“郎顧之爭”再起高潮顧雛軍昨高調回應郎咸平
解鈴必須系鈴人出面出手嗎?
郎顧論訟引起的國企產權改革爭論是否就應該像它所展現的一樣平靜下來了?現在,無論是誰,想結束這場爭論,已經不可能了,它像一把旋轉的刀子,在舊傷口上創造著新傷口。
今天下午,顧雛軍向郎咸平發起精心策劃的強勢反擊,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市場經濟研究所、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部、產業所、全國工商聯、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制造了一場來勢洶猛的風暴反擊。
僅僅是顧雛軍的勝利?
今天下午2點在北京華僑大廈二層舉行的"科龍20年發展與中國企業改革路徑"研討會,來自北京中央政府、經濟學界、法學界的重量級官員、學者15人一起為顧雛軍正名,明確表明支持科龍繼續發展的立場。
支持顧雛軍和科龍的一系列權威名單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陳小洪所長、張文魁副所長、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軍擴、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助理巡視員賈小梁、國務院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研究員常修澤、產業所副所長胡春力、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寧向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盧東斌、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副所長黃速建、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小玄、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鄒東濤、中國政法大學李曙光教授。
史無前例的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為科龍出具了一份驗明正身、肯定改革經驗的報告書《科龍20年發展經驗與中國企業改革路徑》(下簡稱"科龍報告"),而且該所所長親自主持該場研討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何如此為科龍這樣的民企鞍前馬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要為民企、要為中國的產權改革指明什么路?
"外面很多評論讓我恍若隔世,仿佛回到文革時代,企業管理又不被推崇了,"顧雛軍神情無辜,"一夜之間,我受到懷疑,我覺得奇怪,黨和國家的國企改革路線怎么就不對了?現在又是一夜之間,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我沒有問題。"說到這里,他與隔座的張文魁對視一下,會心地微笑。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執筆寫出、落款為2004年10月的科龍報告的第10頁中,明確肯定:“科龍”民營化重組“符合中央精神和中國企業改革大趨勢”。張文魁分析了科龍必須民營化重組的原因和過程,并認為新科龍"戰略性整頓"在短期內取得巨大效益的主要原因在于壓縮成本和新產品開發,總算“還”顧雛軍一個清白――經過“戰略性整頓”,新科龍迅速走出衰退境況,銷售收入穩定回升,成本急劇下降,在格林柯爾接手后短短半年便實現扭虧為盈,2002年當年實現凈利潤超過1億元,并痛快地摘掉了ST帽子。"
張文魁科龍報告的可信度多大?
之前,張文魁曾表示尊重郎咸平從數據出發的財務分析能力,在張文魁報告中,也使用了11份圖表,從珠江冰箱廠的年產量變化圖到科龍冰箱年產量、銷售總額、凈利潤、股權結構變化圖,聲明說所有財務數據均為經過審計的公開數據。
與郎咸平相比,張文魁的優勢在于背后還站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資源政策優勢。
張文魁接受網易商業報道采訪時透露說:"雖然我認識顧老板不到5年的時間,但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跟蹤科龍這個企業已經十幾年了,這份報告也非一日之功。"張文魁回憶起8月28日他參加"國有資產流失研討會"時候的情景,大嘆:"往事不堪回首。"記者曾目睹他作為唯一的反方遭受激烈圍攻,會上張郎二人曾親密交談,但會后卻再無聯絡。數月來已物是人非。
國資委表態支持
雖然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助理巡視員賈小梁一直聲稱他僅代表個人觀點,但他的顯然有備而來的演講很難不被認為是國資委的表態。
賈小梁闡述了五點個人看法說:"第一,科龍是中國企業改革的縮影,中國的產權改革不能停下。絕對不能走回頭路,不能否定產權改革。第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將對下一步的政治體制改革產生重要意義。第三,民營企業對我國經營的貢獻是不能忽視的。第四,規范企業改革的前提是要有一個規范、公認的游戲規則,郎咸平只看到杯子的一面,而其他專家看到了另一面,要換位思考,在資產評估上,要市場評估,不能按成本購置法,要還這樣,就會繼續導致國資流失,結合發展的觀點,要看他是不是把我們的無效資產盤活了。第五,員工持股。在國外企業員工持股都是公司的獎勵性持股,不代表你成了公司的股東,這個問題是不能被忽視的。"之前,與之暗合的顧雛軍觀點認為:"如何運行一個企業比買一個企業更重要。"
"爭論不能停下來"――張文魁反挑戰郎咸平
張文魁反對爭論趨向無疾而終,他說:"就爭論,我個人態度不要爭論細節,而是要討論透,很遺憾,就這樣草草收場了。什么是透?就是真理標準大討論的那樣。"發起挑戰的郎咸平又會如何反應?
強硬回擊郎顧之爭后,顧雛軍不想再談郎顧之訟了,他淡淡說:"我已經交給律師了,估計打完這個官司要一兩年吧。"轉身,他大談特談起科龍的新品――能效率為7.0的空調,并拋出消息說,目前價格為8888元的該款空調,將狂降至5000多元。據悉,科龍冰箱的目標是2006年產能2千萬臺,2010年3千萬臺,這是個極具挑戰力的野心目標,那時的科龍將不僅僅是全球第一產量,而是已經壟斷全球產量了。
看上去,很受傷的顧雛軍已經恢復了。他承認"科龍的小家電做的不好",承認"我沒有精力,沒有資金,去像海爾一樣把科龍品牌國際化,我只能提供OEM。",同時他放言:"如果有一天我把汽車做得像冰箱空調一樣好,你們是不是才相信我是個能人?"聽上去,已經恢復了的顧雛軍還是難忘他曾經受過的傷。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yzx2004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