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對比決定論應該偃旗息鼓
近些年來,我有幸經常在網上觀天下,看到了左派理論工作者的艱辛探索和群眾的日益覺悟,很是為之振奮。同時,也有種種擔心和憂慮,因為在左派隊伍中存在著不同層面的錯誤觀點,例如在總結共運走入低潮和失敗的原因上,就出現一種幾乎成主流意識的力量對比論就是一種。
所謂力量對比論,就是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及文革失敗的原因是力量對比所至,是資本力量過于強大,人民覺悟比較低下,共產主義新人太少,力量太小等原因造成的。
這種錯誤觀念的理論基礎是什么?有人曾經自豪地說,這種理論觀點符合馬克思主義。細細想來,說的有道理。這種理論的深層面原因的確是物質決定論,其理論基礎就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應該說是毫無疑義的。
多少年來,許多同志的思想方法,認識問題,不是積極地去從歷史和社會現實中去尋找真理,而是習慣于從書本和教條中尋找答案。據說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拉大旗作虎皮。一篇文章的好壞,要看馬列著作引用多少,要看引用的公認的名人言論多少,很容易在學術界占有一席之地,很容易成為真理的代言人,好處多多,故趨之若鶩。所以王明一類徒子徒孫有增無減,學院派有增無減。
然而,真正的左派和勞苦大眾應該明白,革命走入低谷,主要原因不在于力量對比,而在于旗幟,在于理論,在于路線,在于組織。理論和路線錯誤,廣大群眾沒有自己的組織才是失敗的真正原因。
想當初,拿中國共產黨起家為例,不過是百十人而己。領頭的十幾個人,謀畫推翻三座大山,創立新中國,無視國內外反動勢力擁有雄厚的財力,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軍、警、特等,力量對比何其懸殊!然而,就是這極弱的一方,最終團結在毛澤東正確路線領導下,經過短短的二十八年,逐日本,滅國民黨號稱八百萬軍隊,推倒了萬惡的舊社會,建立了全新的中國。由此可見,力量決定論是不成立的。
力量決定論,不管出于什么主義,只要不符合客觀歷史發展事實,都是站不住腳的。
想后來,中國共產黨由百人計發展到以千萬計黨員,可謂力量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然而,正是共產黨掌握國家政叔,有人,有錢,有槍,幾乎有一切的時候,卻遭到歷史性失敗。如按照力量決定論者的觀點,這是不可能的。此時的中國共產黨理所應當乘勝前進,徹底擊敗一切反共力量,完成向共產主義的過渡。可事實卻給了力量決定論者一記響亮的耳光。同樣是用了短短的二十八年左右,由于理論、路線、組織方面出了問題,上層建筑的核心中央領導權資產階級分子竊取,就來一個大翻身,把一片光明的、充滿活力的新中國,變成了一片黑暗的舊中國。這不是又一次證明了唯物論的力量決定論是謬論和有害的嗎?
最后,拿當前的現實來看,如果從表面上看,如果從力量決定論的觀點看,國外帝國主義是無比強大的,國內資本主義力量是無比強大的,一切重要資源都在右派手中,左派和右派力量對比不成比例,斗爭的結果,必敗無疑,因此,還斗爭什么?豈不可以放棄斗爭舉手投降了嗎?所以,力量決定論是動搖左派隊伍的論調,應該可以休矣!
當然,我們否認力量決定論,并不是否認力量的作用,只是否定力量的決定作用論。力量形成離不開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等因素,力量鞏固也離不開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等因素。革命成功的各種要素是有機的整體,彼此不可缺少。沒有任何要素始終起決定作用,因為決定作用要素是變化的,先是表現為理論,然后依次表現為組織、路線、政策和策略、以及最終形成的力量等。一切單一要素決定論都是錯誤的。
所以,當前左翼應樹立足夠的信心,只要經過理論整合,切實掌握真理,加上路線正確和組織整合,建立起包括黨、政、軍,工、農、商、學等最廣泛統一戰線,那么,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再次打敗中國資產階級,重建社會主義是完全可能的。右派力量的強大是表面的,因為力量的強弱是變化的,目前的關鍵要看理論和路線是否正確。
讓我們黨內外、國內外的干部、群眾及進步知識分子最大限度地聯合起來,積極的、無畏的、有策略的向貌似強大的反動派斗爭吧!勝利者一定屬于堅定站在勞苦大眾一邊的左派。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