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石客的分工產生階級觀點的荒謬性和危害性
葉勁松
2007年10月20日,秋石客在烏有之鄉作了名為《整體論視野下的階級學說》的演講。秋石客的演講也如他以前的文章一樣,大講馬克思主義的“缺陷”。
秋石客在“階級定義問題”部分寫道:“傳統的階級定義,盡管有這樣那樣的差別,但總的來說是以對物的占有程度來確定的。所謂階級,通常指人在生產和分配過程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其中一部分人憑借對生產資料占有優勢,剝削和壓迫另外一部分人。這類定義顯然是不準確的,未能真實全面反映階級的本質和特征,忽略了政治、文化和思想等要素。正確的階級定義應該是:自人類有社會以來,人與人之間的自然選擇和社會選擇發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
秋石客想以“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來對抗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劃分的特征,首先是各階級對生產資料關系的不同這一觀點。秋石客想以“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來說明階級劃分是以各階級對生產資料不同的關系來確定的觀點,是有“缺陷”的。
但是秋石客的“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的觀點,是與社會現實不符。社會現實是,分工導致不同人群從事不同的具體勞動。分工的結果是產生從事不同的具體勞動的職業群體,而不是產生不同階級。例如在機械工廠,分工的結果,產生了車工、銑工、刨工、磨工、鏜工、裝配鉗工、檢修鉗工、安裝鉗工、鑄工、鍛工、焊工……等許多職業,并不是產生了許多“不同的階級”。相反,分工產生的車工、銑工……等生產工人,都是一個階級——工人階級。
雖然秋石客自吹“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是他獨創的、全新的“整體論視野下的階級學說”的“科研成果”,但是秋石客不過是在剽竊百多年前把分工產生的職業差別混同于階級差別的錯誤觀點。列寧在1901年,就對這種把分工產生的職業差別混同于階級差別的錯誤觀點進行過批判。列寧批判道:“把職業的差別同階級差別混淆起來,把生活方式的差別同各階級在整個社會生產制度中的不同地位混淆起來,這就清楚地說明時髦的‘批評界’毫無科學的原則性,說明它實際上有抹殺‘階級’的概念和取消階級斗爭的趨勢。”(《列寧全集》第5卷,171)
秋石客把百多年前分工產生的職業差別混同于階級差別的老棹牙的錯誤觀點撿來,說成是他秋石客發明的“正確的階級定義”。
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是以各階級對生產資料不同的關系來確定的觀點,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無產階級革命的必要性提供了重要的論據。它使我們認識到,無產階級被剝削壓迫的社會地位,以及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和資本間的嚴重貧富懸殊社會狀況,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產生人剝削人生產關系的生產資料私有制,以及人剝削人生產關系產生的雇傭勞動與資本間根本利益的對抗。這使無產階級認識到,只有通過推翻保護現存的人剝削人生產關系的資產階級政權,通過根本上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來變革物質關系即生產關系,才能改變自己被剝削壓迫的社會地位。
相反,資產階級及其豢養的學者,卻不顧事實地掩蓋生產資料私有制產生人剝削人生產關系,掩蓋這種關系下資本和勞動的根本利益對立。他們千方百計地想槁亂社會劃分為階級的根源和本質問題,企圖以此不讓無產階級認識到,只有通過根本上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來變革物質關系即生產關系,才能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資產階級及其豢養的學者掩蓋階級劃分源自對生產資料的不同關系的掩蓋手法很多。而社會分工產生階級是其中一種掩蓋手法。前述列寧批判的“把職業的差別同階級差別混淆起來”的作法就屬于這一種掩蓋手法。還有一種形式,說階級的出現是由于社會分工,人們分為“組織者”和“執行者”。勞動大眾是作為“執行者”在社會中出現。實際情況是,從對生產資料關系的不同的、決定性的特征中,產生了其余的階級特征,其中包括各階級在生產、國家機關中所起的作用。資產階級雖然只占人口的極少數。卻把管理生產和管理國家事務的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或者派自己的代表人具體管理。資產階級能管理生產,或者派自己的代表人具體管理生產,是由于他是生產資料所有者。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家所以是資本家,不是因為他管理著工業企業,相反地,資本家所以成為工業的領導者,是因為他是資本家。”(《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3.398)
秋石客關于“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的“正確的階級定義”,可以成為反對階級斗爭,并鼓吹 “階級合作”、“和諧社會”的精英們的辯護詞。可以把它作為“階級合作”、“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 “不同的階級”只是分工的結果這種說法,把對生產資料關系不同而產生的剝削壓迫掩蓋了,把剝削壓迫使勞動和資本間的利益對抗掩蓋了。“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剝削壓迫沒有了,所以現有各階級的地位也很正常,勞動大眾的斗爭對象沒有了,也不需進行階級斗爭來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了(“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的觀點中,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己沒有理論根據了),不需通過階級斗爭來消滅資產階級了。隨之需要的是“階級合作”。另外,沒有勞動和資本間的利益對抗,沒有階級斗爭,“和諧社會”在資本主義社會也能實現了。
秋石客關于“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的觀點,可以成為資產階級及其豢養的學者鼓吹資本主義下“階級合作”、“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因此,秋石客關于“分工結果,產生了不同的階級”的觀點,如列寧所說,“實際上有抹殺‘階級’的概念和取消階級斗爭的趨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