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還是借“改革”之名行排斥業務骨干、凸顯權利淫威之實?
——從北京華信醫院一起人事調整事件談起
陳 寒 鳴
改革,無疑是近20多年來,我國社會生活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主題詞之一。作為不斷調整現實社會生產關系、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改革當然是必須的;而且,20多年來的實踐亦已充分表明了這種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及其偉大意義。然而,我們同時不應忽視的,在一些地區、一些部門、一些單位,很有那么一些人打著“改革”的旗號,在干著一些別的事情。譬如,經濟領域,不就有人在改革的名義下瓦解了城鎮集體經濟、解散了鄉村集體經濟、基本搞垮了國有所有制企業嗎?不更普遍存在著“改革”名義下,而使工人由社會主義國家和公有制企業的主人淪變為雇傭勞動者,乃至進而大批下崗失業的情形嗎?
其實,受到這種所謂“改革”傷害的絕非僅僅只是工農勞動群眾,普通知識分子、專業技術人員亦受到程度不同的侵害。今年春節前后,我了解到的北京華信醫院所發生的一起人事調整事件就說明了這一點。
該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白慧英,現年50歲,1982年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其后一直在北京酒仙橋醫院(現華信醫院,歸屬清華大學)耳鼻喉科工作。她是一位在耳鼻喉科崗位上一干就是22年,不僅從無醫療差錯、事故,而且深深熱愛著所從事的專業,兢兢業業、刻苦鉆研的大夫。她先后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經常參加同行學術交流,學習新知識、新技術?,F任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她對醫院、對工作、對病人有著很深的感情,近20多年來一直全勤,一直在臨床一線工作。醫院里各種考核全部合格達標。每月工作量(門診量、流水等)在科內始終位于前二位。她又是位熱愛社會主義事業、關注現實社會生活的專業技術人員,1998年加入農工民主黨后被多次評為區、市級先進黨員。
就是這樣一位一心撲在自己專業工作上的副主任醫師,仍舊未能逃脫所謂“改革”名義下的厄運!2004年12月30日,科內科外傳著一個消息,說是白慧英大夫被“崗位末位淘汰”,要“下崗了”。白大夫聞聽此訊,先是不以為然,后為證實一下而向有關部門及醫院的領導先后進行了多次交談,結果這消息竟居然是真實的,而之所以要令其“下崗”,則是因為白大夫所在的科室臨時負責人陳崇學一手暗箱操作,糾集5人在科室投票打0分造成末位淘汰,在10分鐘內作出了讓白大夫離崗的決定。于是,一意要搞“改革”并宣稱“陳崇學愿意怎么搞,我都支持”的該院黨委書記吳某某便執意做出了讓白大夫下崗的決定。新年來臨前夕,白大夫被這個從未想象到過的決定打悶了。
有著中國知識分子良知的白慧英大夫,認為中國人、尤其是知識者都應與她一樣有良心。于是,她幾乎找遍了該院所有領導,而聽到卻是下列這樣一些聲音:
吳某某書記:耳鼻喉科現有六位大夫,效益欠佳,要減成五個大夫,就是要減下一人。陳崇學怎么做的我都同意,都支持。您有不同意見,向上級反映吧!我非常歡迎,把我這黨委書記撤了,我還謝謝您呢!
張某某副院長:很歡迎您來反映情況,與我溝通意見。我一定會根據事實,公平、公正地解決您的問題。邪不壓正。醫院永遠歡迎您這樣的老黃牛式的同志。
陳某某院長:你們科的情況我都了解,陳崇學的問題,我也清楚。讓你下崗是不公正的,但讓我現在就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陳崇學的問題,我做不到。你先暫調到感染辦,待我解決了陳崇學問題后,你再回耳鼻喉科。請你相信我,我說話算數。當然你如不同意去感染辦,我再想辦法。我沒有剝奪你做耳鼻喉科大夫的權利。
經過這種種交談,相互間溝通意見、交流看法,白慧英大夫在遭遇到了忽而“下崗”或“待崗”,忽而讓其“暫調到感染辦”,忽而讓其轉崗到“腸道門診”、“病案室”工作的種種決定的情形。而這一系列情形,實在使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夫倍感心力交瘁,更不要說是愉愉快快渡個元旦、春節了。
如今的這位耳鼻喉科專家,目前遇到了一個大難題即是服從醫院決定去“下崗”或“待崗”,還是離開耳鼻喉科去另起爐灶、現學現賣地去搞“腸道門診”、或者干脆放棄專業,養老式的到“病案室”工作?而使她深感莫名其妙的是為什么業務水平、醫德水平均十分低下的陳崇學(此人目前還在三級醫療事故賠償期,并因賠償比例大鬧醫務處,打人砸物,受到免去門診辦主任的處理),其意見卻會被領導完全信用?!
順帶一提的是白慧英大夫愛人的遭遇,有其所寫書面材料一份,附錄如下:
關于蔣仲剛工作問題反映
我于1981年起在酒仙橋醫院(現改為華信醫院)病理科工作。在做技師工作中一直任勞任怨、技術精益求精,曾獲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一直由組織安排工作。2003年非典期間主動請纓,從始至終奮戰在非典一線。非典過后于2004年3月被安排到鍋爐房做鍋爐工至今。
請問此安排是否符合國家的干部政策?是否是人盡其才?利于調動發揮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利于醫院的發展?
今年我愛人又同遭厄運,她于1982年自首都醫科大學醫療系大學本科畢業后到酒仙橋醫院(現改為華信醫院)耳鼻喉科工作,23年來一直工作在臨床一線。在工作中她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任何差錯事故。近20年全勤?,F任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于去年12月30日被他人陷害,無崗無位。我們不明白為什么在我院能干的不如會說的,更為嚴重的是上述行為還受到個別領導的支持和縱容。此情況與醫院個別領導不尊重科學,不根據事實,聽不進不同意見,濫用職權有直接關系。醫院發展到底靠什么?現在基層醫務人員倍受壓抑,怨氣很大,在這種狀態下工作怎能搞好,醫院又怎能發展?我懇請上級領導花點時間到基層了解一下情況,聽聽大家的呼聲,幫助我們解決一下最基本的困難,讓我們能夠為醫院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蔣仲剛
2005年2月15日
天知道,這正直善良、勤勞懇苦的白慧英大夫倆兒憑什么在這家醫院遭受到這樣的待遇?!受到這種或類似于此遭遇的人,在該院又有多少?這家醫院究竟是在干什么?!
由此一樁看似很小的只是涉及到一個醫院具體人事調整的事例,使我不得不想到下列幾個問題:
一.胡錦濤總書記和新一屆的黨、政中央領導集體,再三再四地鄭重強調必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但為什么該院吳某某書記卻一方在“撤掉我書記,還謝謝您了”(實質是對其所肩負的責任不負責任),另方面又說“陳崇學決定的,我都同意;都支持”,其相互之間究竟有無勾結,不足與外人道也,但不能不使人頗生疑竇。
二.院長本已有了他的一番意見。但為什么這位行家院長居然只講了那樣一些話。這醫院還有尊重科學、尊重人才、創造和諧合理、社會進步發展的可能嗎?
三.黨委書記吳某某與陳崇學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為什么陳崇學的意見,吳某某非執行不可?黨的基層領導者是為全體職工群眾服務的,還是為某個個人服務的?
四.國家培養一個專門的技術人才,需要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他們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而該院領導根本無視這一事實。視人才如草芥,為如己愿非要一個耳鼻喉科專家下崗,去腸道門診乃至去病案室。真是匪夷所思,不知道這樣的以黨的名義執行職責的基層干部,還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改革是為了充分調動一切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因素。但像該院如此做法,是否有利于此(尤其是在對待一位民主黨派優秀人士時)?
五.關鍵還是要問一下究竟搞的是什么改革?!在這里,我認為還是存在著兩種改革觀的分歧。這分歧,就這文章所涉主題而論,實在并不成什么太大問題。但由此而想起這20年多年借“改革”之名又是怎樣瓦解我社會主義中國的公有制經濟基礎?又是如何使包括如白慧英在內的知識分子在內的工農勞苦大眾究竟是怎樣由主人而將淪為雇傭勞動者的?!這就又絕非僅僅是一個小問題了。透過這問題,實在應深入反思,促人警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