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開始維護工人權利以來,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寫了不少論述文章,弄清了不少模糊的問題?,F準備陸續續獻給大家,供交流探討,不對之處請指教,并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原創) 摘錄請注明出處 20050311
二種工資福利制度轉變時時存在的問題及正確的政策
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企業里的老退休職工(特別是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改革開放使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們的生活感到有點逼悶,好象生活水平有所下降,或者說越來越感到不踏實。問題在那里,一直搞不清楚。通過認真學習思考,我們認為在改革開放中,工資福利制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這轉軌中,包福利問題沒有處理好,又沒有反饋機制,及時調正造成的:
一,改革開放前的工資福利政策:低工資,多上交,包福利的主人翁政策。
在解放初相當長的時期,我國實行的是低工資,多上交,而且在拿到的微薄的工資里還扣除了勞動保障,保險,醫療,住房,養老金等8項基金。國家是欠了我們職工的賬的,但沒有打欠條。也許有人會說,國家沒有多要我們錢,我們干活,國家給我們工資,是資本與勞動力的等價交換,與現在一樣。我們講,現在與以前可不一樣,工人拿的確實是低工資,我們一下子拿不出更早,更準確的,官方的數椐,但根椐一網民提供的70年代末的統計資料,全國工人平均每人每月創造價值1600元,文中沒有寫出利潤有多少,我們假設有20%則為320元,即使是10%也有160元,而當時全國工人月平均工資水平只有38元左右,這樣282元或者122元留下一部份作為發展生產的以外都上交給國家了,(現在的國營企業上交的比例就沒以前那樣多了)假若這個企業是私人的,這些利潤,除了上交一部分給國家的稅收外,再去掉資本的合理增值那部分,都被資本家拿走了,這就是剝削。而扣除資本增值部分后多交給國家的那一部分就不是剝削,這區別在那里,區別就在這多交的這部分,是拿去搞社會主義建設的,國家是我們的,我們是國家的主人。實際上黨與國家也把工人當作國家的主人,跟家長對孩子一樣,我們把掙的錢多交一點給家長,家長把錢存起來將來還是用在我們身上,解放初期我們工資少拿來了點,多交了一點,國家把福利問題都包起來了。我們不大操心,從住房問題,看病問題,托兒問題,洗澡問題都在可能的范圍內給予解決,甚至理發等也都發點補貼,以保生活過得雖不太好,但也比較安穩舒坦。在這種情況下,廣大職工,心情舒暢,無憂無慮的生活著,象一家和睦的家庭,過著和睦的生活。投入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廢寢忘食的工作。我們認識到我們是國家的主人,為國家干,也是為自己干,把自己與國家綁在一起,有的甚至溶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為國家積累了大量資金,為社會主義大廈打下了牢固的基礎,也為改革開放打下了牢固的物質基礎,這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正確的。沒有這些老職工,特別是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的無私奉獻,就不可能那樣快的強大起來,也不可能有現在的改革開放及其偉大成績,(請注意,當時上交國家的利潤不僅包括上班8小時的勞動成果,而且還包括8小時以外的加班加點及社會性義務勞動,如建十三陵水庫的義務勞動,)試想一下,當我們還是一窮二白,我們的門打得開嗎?也不可能有現在的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帝國主義對我們實行了幾十年的封鎖,即使打開了大門,那將會變成殖民地半殖民地),現在的一代人,是舒舒服服的住在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建造的大廈里,繼續建造大廈,同時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悠閑的在我們種的大樹下乘涼,在我們建造的果園里開心的吃著果子,也繼續種著樹造著果園。我們回想一下大躍進的年代,可以說跟革命戰爭年代,解放戰爭年代一樣。奮不顧身的為社會主義努力工作著。老職工(特別是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為國家,為人民,立下了很大功勞,與革命戰爭年代的革命先輩們一樣是永遠不能忘記的??梢赃@么說: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革命先輩就打不下江山”
“沒有老一代工人奮不顧身艱苦創業打下基礎就沒有今天偉大成果”
說得重一點,忘記了他們就是背信棄義,就是背叛。
二,現在將要實行的是完全市場化的工資福利制度:勞動力作為商品來進行交換,工人是雇工。
原來社會主義國家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現在已經不復存在。
1,在生產領域里,除了某些特定企業外,工人已經不再是主人,把工人當作勞動力來進行使用,在勞動力市場上經過激烈的競爭,被選中與資本進行交換,你的勞動力能為資本家或國家創造多少財富,就給你支付多少工資(這些工資應該包括全部工資福利待遇)。這些人是屬于勞力者,是為國家,資本家創造財富的機器,被治于人。
2,而政府公務員,領導,他們雖然不從事生產勞動,不創造財富,他們手中有權,他們對國家,工廠進行管理,他們有權對勞力者創造的財富進行分配,決定勞力者與勞心者的分配比例及自己與下屬的工資,他們是勞心者,是治人的。
脫離群眾的管理者,勞心者他們是政策制定者,他們是治人的,他們會拿出種種理由來攝取勞動成果,成為高薪者,并且為了鞏固他們的地位,他們把周圍的一圈人也成為高薪者,維護他們的地位。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沒有了,就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江湖義氣也沒有了,變成了不拿白不拿,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甚至貪污腐化,國家性質發生了激烈的變化,矛盾在加劇。
自十六大后,以胡錦濤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正在扭轉這個局面,但積重難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統一思想,改變做法,我們現在就是艱難的在做這個呼吁促進工作,一些勞心者當權派也在進行阻撓,威脅,分化瓦解,企圖阻撓這個歷史進程。
三,退休金定得太低,補償少又滯后,企事業單位差距越拉越大:
上面的工資制度,及由脫離群眾的勞心者,決策者來制定政策,決定了我們老工人(特別是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工人)的退休金不可能高,我們來看看勞心者們給我們定的對不對:
1,企業單位老工人退休金定得太低:椐說計算退休金的依椐是,退休前5年的效益加上以前的工資系數經計算作為參考,再加上工齡補助,這里有幾個問題來加以探討:
(1)五年效益:老工人們兢兢業業努力工作了幾十年,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但是臨退休了,卻僅僅根椐改革開放后,在轉軌混亂中所謂的效益,決定了他們的后半生,這樣的計算方法是不對的,退休金的高低應該由工作了幾十年的功績(包括有特出貢獻的先進人物,勞模等各種因素來決定,)當然每個人無法計算,但是應該進行加權平均統計,有個大概的框框。
(2)工齡補助太少: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怎樣加的,恐怕也不會加多少,而我們當時每年給國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前面已經分析了,國家是欠了我們老職工錢的??墒乾F在沒有人認這個賬?,F在老工人退休了,包福利要逐漸取消,國家現在的決策層,不提這筆賬,想賴了,應付一下想稍為補一點就了事,我們絕不答應。
(3)工資系數:具體怎么算的我們也不太清楚,但有一點是清楚的,就是改革開放前的工資是極其低的,計算出來的數也就很低。
退休金是根據以上三個都是很低的因素加起來的,當然也就也很低了,以前我們很少有人想,即使想了,領導也會說,由于我們的效益不好,所以才那么低,看來似乎有道理,實際上是一個障眼法,實質上不是效益問題,而是計算方法不對,是很不合理的。哪有五年定終身而且系數也定得很低。
2,物價上漲后退休金補償問題:
物價的調正也是改革開放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現在在市場經濟情況下,那個企業,那個部門虧損了,不好好的想辦法改進,或沒有虧損,但為了增加收入,多謀點福利,也想漲點。對于牽涉面比較大的物價,有時有所控制,進行論證,但很多說漲就漲,比如有線電視從12元沒經論證就漲到18元,國家嚴重失控,特別是醫藥費,從生產成本到出廠,到消費者手里,不知翻了多少倍。
當然既然是市場經濟,物價一定會有所漲跌,關健是能否隨著物價的漲跌,及時的增加退休金。實際上,也增加了一些退休金。
但是一個是增加的幅度有時跟不上物價增長的幅度。就以去年給退休職工增加的退休金為例,經計算達8%,可謂不少,可是根椐北京市統計局公布的資料,物價上漲了11%。
一個是相當滯后。價格是在隨時隨地的往上漲,沒有人管,而退休金的補償卻要某些人拍腦袋才行,往往是相當滯后。
3,沒共享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改革開放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相當一部分人通過經濟杠桿自動得益了,但退休職工別無選擇,必須經過管理者,勞心者的恩賜才能得到。事業單位他們是決策者,他們首先感覺到,想到了,較快較大幅度的增加了退休金,享受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而把企業單位的退休職工給忘了,沒有及時給老工人增加退休金,以共享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我們的一些人就開始逼悶了,同志們,問題就在這里,再加上下面一條簡直是無比憤慨。
4,事業單位退休金定得比較高,比企業單位高一倍多,領導干部工資更是高得斜虎,有幾十倍:
工廠企業里的工人,是物質財福的創造者,是衣食父母,照例絕不應該忽視工人的利益,但是由于改革開放后,工人失去了主人的地位,失去了話語權。我們的勞心者可以肆無忌彈的,隨心所欲的制定符合他們利益的政策,人為的把他們自己舉得高高的,工人沒有地位,把領導干部捧到天上,更不把我們退休工放在眼里。在工資福利待遇退休金上,人為的拉大距離,因此企事業單位退休金,福利費相差一倍多,而領導干部與我們相差好幾十倍,是完全合乎邏輯的,是我們失去了主人翁地位的必然結果。
經過以上分析,已經很清楚的看出,我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工資福利改革中在逐步取消福利待遇,沒有給我們補償或補償得很少,勞心者們當權派們他們已全額補償;國家收走的那部份,有的人返給了,而我們沒有。我們極低的退休金中包括了福利費,勉強維持生活,這就使我們老退休職工,特別是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始終處于惶惶不可終日之中。只要物價有一點波動,就會馬上影響我們的生活。
四,工資福利改制中政策上存在的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始終沒有人,不論是領導或者決策層給予答復,上一個問題已經講清了,他們會說,對于事業單位,提高了工資與福利待遇是合理的,解決了他們的問題,下面將解決你們的問題。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加以分析,看他們這樣做有沒有道理:
1,在福利待遇還債問題上:不論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國家都是欠了賬的,都要還。但事業單位還了,而企業單位沒有還。也就是說事業單位得到了全額補償,而企業單位卻沒有。
2,在工資待遇上:不是按勞分配,按貢獻分配,而是按地位,人為的劃分為勞心者與勞力者,即所謂的事業單位企業單位來分配。
(1),事業單位:他們會說事業單位有成堆的知識份子,他們有知識的積累,有的從事復雜勞動,他們為國家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國家必須給他們以較高的工資待遇。退休以后退休金也應該多一些,這種情況是無可非議的。他們這種說法是一個晃子,實際上他們沒有按此原則辦,他們沒有按貢獻來劃線,而是以地位,崗位來劃線,是按勞心者,勞力者來劃分,甚至有一部份事業單位的工人,打掃衛生的比我們工廠的技術工人還高,他們向勞心者靠,跟著搭便車,工資也比較高,退休金福利費也比較高。甚至一般民警,也把他們靠到事業單位,公務員,處級,付處級,工資很高,甚至退休時還給幾十萬元的獎勵,還美其名曰“高薪養廉”真是拿老百姓的錢胡糟蹋,更加助長了腐敗之風。而在企業里的知識份子,有的也有很大的貢獻,但他們因為靠著勞力者,待遇卻很低,極大的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
(2),領導干部是一個企業的關健崗位,他決定了企業的前途與命運,為了促使他們能更好的搞好經營,提高效益,也必須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同樣也沒有按貢獻為標準,而是以崗位為標準,還人為的把他們的工資提得很高,加大了工人與領導之間的矛盾。有的企業效益不好,甚至虧損,也拿較高的工資,作為領導他們認為不拿來白不拿。他們拿多少工資不敢跟工人說,工人提意見,他們說這是上級定的,你們無權過問,提也沒有用,蠻不講理。
(3),企業單位:工廠企業里工人他們是物質財福的創造者,他們的工資現在已經完全放開,工人已經完全作為勞動力在勞動力市場上進行交易。(包括知識份子也是這樣,成為一個勞力者,)由于農民工大量涌入,極大的沖擊了城市里的勞動密集型勞動力市場。勞動力價格壓到了最低點,也影響了一些低技能崗位的職工。這種影響也波及到了退休職工退休金的制定,五年定終身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4),老企業下崗職工,倒閉企業的職工,改轉制合并中的企業職工,包括退休職工:一些決策者把在國家欠我們的,但沒有打欠條的一筆賬,故意給忘了,不給我們補償,想賴賬。在這次維權中,有的領導,在對話會上叫嚷,我們的廠房,地都賣了,第一大股東都有變了,我們還是主人嗎?我們可以清楚的告訴他,在沒有清這筆賬前,我們還是這個廠的主人。我們一個普通老百姓,想出來了,研究清楚了,提出來了。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必須解決的問題。
四,怎么辦:既然問題已經弄清,自然有了解決辦法了。
1,工資福利待遇(包括在職的與退休的)不要以事業企業單位劃線,要以貢獻大小結合工作性質來劃線,來評定工資福利及其補償的高低。
2,對于以前國家欠我們的賬,但沒有打欠條的賬,在改制中要加以解決。由于國家還不太富裕,一下子還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可以逐步加以解決,但要認這個賬。要公開講清,最好是寫在文件里。
3,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一定要更加重視盡快解決:
他們是在高福利的條件下,拿著很低的退休費退休的,也就是說他們是在高福利的保障下拿著低退休費過日子的, 沒有高福利就很難過好日子。高福利和低退休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因為改革的需要,每取消一項福利,都會馬上影響他們的生活,對他們將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要馬上給予補償?,F在他們時時處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之中。應該盡快給他們加以解決。
另一方面他們年世已高,他們已進入晚年后期,不能等到他們走了以后再去解決。
4,方法上:
(1)一種方法是分期分批的:一次性的根椐不同的人,全額或部分的加以補償。
(2)或者在每出臺一個福利待遇改革措施時,根椐不同的人全額或部分的加以補償。比如:就以最近準備要取消冬季單位福利取暖費為例:在制訂具體實施政策時,一定要考慮到,雖沒有白條但確實欠著大小不同賬的人,對國家有不同貢獻的人,要給予不同的補償幅度,改革開放前參加工作的老職工要給予全額補償,而已領到足額補償的人就不再給予補償,以平衡各階層之間的關系。
5,建立法定的補償機制:
建立三個指數:一個是物價指數;一個生活指數;一個退休金補償指數。
每月公布一次,每年結算一次,成為自動的依法行政。不是某個人或某些人拍腦袋來處理問題。
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是隨著物價的上漲或下降,以及整個北京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一個指標能自動的顯示出不同的退休職工應補的幅度,每月公布一次,以做到心中有數,而每年結算一次,補發給大家,得到實際的補償。使我們生活過得心里有數,踏實,安安穩穩,踏踏實實渡過晚年,高高興興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七星集團退休職工 yldm 2005年3月11日星期五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革命先輩就打不下江山”
“沒有老一代工人艱苦創業打下基礎就沒有今天偉大成果”
改革開放前:低工資,多上交,高福利。
現在我們要:平等待我,全額補償福利費,取消一個,補償一個,退休金向四機部靠攏。
我們是在高福利條件下拿著低退休金的,高福利低退休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因為改革的需要,每取消一項福利,都應該給我們全額補償。
反之,我們就降低了生活水平,就無法生活。
請那些制定政策的新貴們,不要忘記這一點,忘記了就是對他們的背叛。
*****************************************
我是60多歲的老黨員馬列學得也比較多了點我希望為盡快改變祖國面貌出點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