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
二00三年六月二十日
十六個月前,寫出《中國正確的歐洲戰略》,提出了“重法、德;中俄;輕英”的戰略原則。一年多來國際局勢的發展完全證明了這個戰略原則的正確。
約半年前,法、德成為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一體化的國家,并成為歐洲的主軸核心國家。在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之前、之中,法、德聯合堅決反對,使得俄國也向法、德積極靠攏,成為在世界范圍內,在政治、經濟和軍事諸方面制約美國的第一主要的力量。
中國在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問題上,所取戰略姿態,是完全符合以上中國正確的歐洲戰略的。中國支持了法、德和俄國,反對了美、英,在今后的世界大局中,穩穩地奠定了中國的戰略地位和姿態。
法、德為主,聯合俄國的歐洲戰略已經成形。英國不得不考慮繼續跟隨美國而在歐洲及世界范圍遭受更大孤立的后果,而于現在和將來,都將對美國采取比過去要謹慎的態度,反過來,不得不向法、德和俄國服軟。從而使得美國在世界大局之中走向前所未有的孤立,進而必將在世界范圍內收縮其戰略利益,退居美洲。
這些戰略局勢的演變和發展,在美、英侵略伊拉克戰爭之前,吉安已有多篇文章已經明確地作了分析和前瞻。
以上,很明顯,世界局勢已經并將更清晰地成為美、歐(法、德為主并聯合俄國)對抗的大局。在這樣的大局之中,亞洲的作用,則成為世界天平上舉足輕重的砝碼。
位居亞洲中央,地理位置最重要,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綜合國力最強的第一大國,當然是中國。若能采取正確的亞洲戰略,中國將在亞洲,進而當然也將在世界大局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如同中國正確的歐洲戰略一樣,中國正確的亞洲戰略,吉安以為應該仍然是按重、中、輕三原則為基礎:
原則一,重中。
原則二,中俄。
原則三,輕日、美、英。
原則一,重中。
此原則很簡單。其第一層意思,當然就是重中國自己,就是吉安主張并一再強調的中國應該堅持自信、自尊、自力、自強、自主的五自原則。其第二層意思,就是重視所有過去、現在和將來與中國友好的亞洲國家。
原則二,中俄;
此原則很簡單。俄國既是歐洲國家,也是亞洲國家。中國正確的歐洲戰略,中俄;中國正確的亞洲戰略,當然也是中俄。
原則三,輕日、美、英。
此原則較為復雜。
輕日,當然是在戰略上輕視日本。
輕美、英,則是指輕視那些極力依靠美、英勢力的亞洲國家。凡是依靠美、英勢力,并敢于公開向中國挑戰或對抗的亞洲國家,皆在此列。
就朝鮮問題借題發揮如下。
依據中國正確的亞洲戰略之“重中”原則,朝鮮當然是與中國友好的國家,中國當然應該“重朝”,如同中國正確的歐洲戰略應該“重法、德”一樣。
毛重朝,不惜冒建國初期之巨大政治、軍事和經濟風險,毅然決然派志愿軍入朝,一舉打敗了美國侵朝戰略意圖,從而奠定了新中國的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
當時,美國蘭德公司為向美國總統提交一份對中國是否會出兵朝鮮的評估報告,索價一億美元,總統嫌貴,拒付錢,當然也就沒有得到這份報告。
朝鮮戰爭慘敗之后,美國總統想起了這份報告,問,戰前你們那份報告到底是如何評估的?蘭德公司答,總統若想知道我們戰前的評估,現在得付二億美元了。總統無耐,只得加倍付了二億美元,戰爭慘敗之后,看到戰前的報告是,中國會出兵朝鮮。
有了朝鮮戰爭的教訓,在侵越戰爭時,美國當時的總統,不再需要蘭德公司的評估報告,也知道中國會出兵越南。以美國的國力和軍事實力,越南單獨反抗美國的侵略是根本不可能取勝的。不像朝鮮戰爭,中國沒有公開地出兵越南,但暗地里,實際上派出了大量的炮兵、工程兵等多兵種部隊,并大量地給予越南各種武器裝備和各種物質援助。當時中國的兩廣,就是越南的大后方,胡志明基本上就長期住在中國。
美國最后撤兵,其實是實在擔心再打下去,毛則很可能升級,把暗的搞成明的。美國總統當然是極不想連續兩次明地里輸給毛。
今天,美國在朝鮮半島再次制造戰爭的緊張局勢。美國當然會再次顧忌中國的戰略舉動。
關于朝鮮半島的危機,近一、二年來,吉安已有多篇文章分析、論證了有關的問題。主要為:
一,北、南朝鮮應該以和平統一為各自的首要戰略目標。
二,北、南朝鮮若能和平統一,必將徹底消除美國在朝鮮半島的戰略存在。這將使東北亞和整個亞洲獲得長期穩定的和平。
三,北、南朝鮮若能和平統一,則將使日本更加孤立,并使其一貫侵略成性的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在亞洲的作用更加弱化。當然,則將使東北亞和整個亞洲更加安全。
四,亞洲的和平和安全若能獲得長期保障,美國在亞洲和世界范圍內的戰略利益當然就要遭受巨大損失。這,道理如同歐洲的和平和安全獲得長期保障對美國的戰略利益之影響完全一樣。
五,在近次美國制造戰爭危機之前,北、南朝鮮和平統一實際已經成就了十分可喜的大趨勢。美國正是看到了北、南朝鮮統一的勢頭,看到了以上二、三、四條所析對美國極端不利的前景,所以才故意制造種種借口,妄圖憑空把戰火再次燒到朝鮮半島。
六,北朝鮮是否應該擁有核武器?當然應該。不但北朝鮮應該,所有布什列出的邪惡軸心國家都應該擁有核武器。吉安以為,所有邪惡軸心國家都擁有核武器之日,便是美國老實之時。吉安還以為,只有核擴散,才能打破核壟斷,只有核擴散,才能有效地制約美國對世界所有國家的核威懾。這,并非專與美國作對,懂陰陽論的,或懂辯證法的,應該不難明白,這,其實也是為了美國的安全在著想咧。
七,美國在朝鮮半島再戰,將必然還是常規戰爭,而絕無可能打核戰爭。原因很簡單,其一,美國必須顧忌中國、俄國和世界各國的戰略反應;其二,核戰爭必然禍及南朝鮮、日本、中國、俄國和亞洲各國;其三,美國本土當然也就難免不受到核打擊的報復。
八,北朝鮮正確應戰的戰略目標,應該是美國和日本,而非南朝鮮,自家人不打自家人,北朝鮮不打南朝鮮,南朝鮮就不會讓美國人借道打北朝鮮。也就是說,北朝鮮此次與美國再戰,不要局限于朝鮮半島本土,要打,就在世界范圍內打擊美國、日本。
九,美國對北朝鮮動武,最大障礙其實是在南朝鮮。沒有南朝鮮的同意和支持,美國根本不可能對北朝鮮進行任何規模的常規戰爭。南朝鮮為了自身的安全和經濟發展,絕不會像五十年代那樣再干傻事。最近,南朝鮮總統為了朝鮮半島的和平到處奔跑,受盡了美國、日本人的氣,但,受天大的委屈也不能再讓南北朝鮮重遭炮火。
綜上,吉安以為,雖然美國、日本在朝鮮半島拼命制造著戰爭的緊張氣氛,但只要南北朝鮮領導人把握和平統一的大局,不去理會美國、日本的挑撥和唆使,把南北朝鮮迅速地統一了,美國便失去了任何戰爭的借口。
至于美國硬要發動又一次朝鮮戰爭的話,相信無非是又一次慘敗而已。
中國對待美國再次發動朝鮮戰爭,當然應該毫不猶豫地延伸毛的戰略姿態。而這,是中國對待美國再次侵略朝鮮的唯一戰略決擇。而只有制美于朝鮮半島,才能有中國和亞洲長期的和平和安全。相信專程去過西柏坡的中國新領導,一定會有這番勇氣和能力。
其實,只要中國明確地表示,中國對美國再次侵略朝鮮絕不會袖手旁觀,美國就一定不敢輕舉妄動了。
此文所講五十年代蘭德公司報告的故事之作用和意義,中國及中國在亞洲和世界范圍的戰略地位,足以制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任何一個美國總統在亞洲的任何戰爭企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