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不舒服的感覺:怎能讓中國人不“反美”?
消息源:云淡水暖/九派神州
http://www.popyard.org
【八闋】一部分中國人的“反美”情緒,歷來是國際、國內繞不開的話題,國內外精英學者們、老資小資們更是耿耿于懷,喋喋不休地分析、抨擊、“正面引導”,再加上破口大罵,冷嘲熱諷,一般說來,總歸是歸咎于“長期的反美教育”,當然,又與毛澤東時代脫不開干系。
在一個“全球化”的新時代,追求“和平與發展的主題”,減少對抗,增進“友誼”,在國家層面上,至少是把一切分歧都淡化、模糊起來,韜光養晦,發展是硬道理,中國人已經耳熟能詳了,也在實踐不已,“微笑”呀、“消氣”呀、講英語呀。美國富有、強大,是個偉大的國家,中國落后、在發展,但同樣是一個偉大的國家,美國人愛自己的國家,天經地義,中國人愛自己的國家,也天經地義,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美國的主流社會真是想做中國人的朋友甚至“導師”,讓中國大多數人接受其價值觀及政治制度甚至“演變”,那在關乎中國人內心最本質的國家、民族意識方面,就應該有所表達,起碼是有所尊重。
但時代和現實總是在擔當最好最直接的老師,偏偏美國人就是一如既往地“直率”或者說霸道,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周三通過了反對歐盟向中國出口武器的決議。眾院情報委員會還在同一天召開聽證會,討論中國可能對美國構成的威脅。與會的情報專家呼吁美國政府在反恐的同時關注中國的迅速崛起。…美國國會眾議院周三以411票對3票通過了第57號決議。決議敦促歐盟維持對中國的武器出口禁令,并要求美國總統布什出訪歐洲時再次向歐盟表達美國的立場,并且將討論結果向國會通報。…除了恐怖活動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與會情報專家提到最多的國家是中國。”
草民看到此,還以為又回到了 50年前的杜勒斯、麥卡錫時代,中國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人均GDP還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軍費開支還不到美國軍費開支的一個零頭,國內各種社會經濟矛盾頻現,再怎么“迅速崛起”,也還是與美國有巨大的差距,怎么就使美國政客們如此寢食難安,坐如針氈,非要在國會討論“美國面對的威脅”的時候,“與會情報專家提到最多的國家是中國”那樣掛在嘴上才善罷甘休。
歐盟的對華軍售問題,本來就是一場鬧劇,是政治思維使然,說白了,就是對當時中國政治制度演變的動向未能夠按照西方所理想的那樣,在一夜之間全盤西化而產生出來的武器貿易上的歇斯底里,已經嚴重違背了西方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交易的原則,損害的不光是中國的利益,也包括歐洲武器生產大國的利益。歐洲人也要賺錢,憋了十幾年,稍微松動對華軍售理所當然。
相反,美國人卻沒有那么厚道,一方面把歐洲國家視為其全球戰略交易中的“小伙計”,只須唯唯諾諾,不許自作主張,一方面,卻借助“與臺灣關系法”一而再、再而三地與臺灣大做軍火生意,連封存了20年的給伊朗巴列維王國時代建造的古董軍艦,都搭在先進武器之中,“豆腐賣到了海參價”,臺獨們為了其獨立“大業”,也只好忍氣吞聲地大灑金錢,喂肥了美國的軍火寡頭和政客們。
美國人自己要搞活軍火市場,已經借助臺灣問題把臺灣牢牢抓住,當成會下金蛋的金鵝,卻不許歐洲伙計們也借助中國的發展掏弄幾個小錢,先是在歐盟內部拉攏幾個沒有直接利益的小反共國家,牽制對華軍售,見幾個歐盟大國為自己利益態度已定,這幾天就耐不住“主子”、“老爺”脾氣爆發了,前有議員老爺們“以411票對3票通過了第57號決議。決議敦促歐盟維持對中國的武器出口禁令”,后有老小姐賴斯女士聲色俱厲的發飆“賴斯1日在接受路透社和法新社采訪時表示,對華軍售禁令的實行有其特殊背景,因而(在這個問題上)必須非常謹慎,不能發出錯誤信號。她還稱不會‘任由’歐洲對華軍售禁令被取消”。
這里頭看不出一個主權國家的政客對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聯盟的起碼的政治尊重,只有一個資本主義新貴“老爺”、新貴“小姐”對其奴仆的呵斥,個中滋味,歐洲的政客們自然深有體會。美國人如此霸道的理據在哪里,“前國防部負責亞太事務副助理部長坎貝爾說,‘我們過去幾年看到的是中國在經濟上和戰略上迅速崛起。我想這是每一天都可以看到的(事實)。’”、“前中央情報局局長伍爾西還表示,‘我們不想(讓我們的軍隊)只能打上一次的伊拉克戰爭,而忽視了我們可能不得不面對中國的需要,比如在臺灣海峽地區。’”。所以說美國人的“直率” 可愛,道破了
“天機”,還是怕咱中國人“好”嘍,心里頭始終不舒服,“崛起”了美國不舒服,統一了,美國更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從根本上講,從1949年就開始了,因為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其本質就是打破了從八國聯軍開始以來的,外國列強在中國土地上吆三喝四,拿東拿西、“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老例,甘做奴才的被趕到了一個島上,要自己做主發展和崛起了。于是,“遏止”之聲不絕于耳,政治、經濟、軍事封鎖數十年,在臺灣問題上更是文章做足,扶持奴才政府,直接軍事占領,乃至暗中縱容臺獨,始有今天臺灣海峽之困局。能夠讓美國人舒服的局面恐怕只有一個,中國什么現代化國防都沒有,重新國門洞開,一盤散沙。
歐洲對華軍售八字還沒有一撇,就有勞美國國會議員、賴斯小姐赤膊上陣、急不可待地打上門去,興師問罪,倒還是又一次教育了中國人民,無論時代如何前進,美國人的對華思維始終無法“與時俱進”,阻撓中國進步,使中國永遠處于分裂狀態甚至更加分裂的狀態,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起碼,美國的軍火商們又可以多了幾單大買賣。
所以,縱觀世事,美國人(準確地說是主流、政界)始終在“反中”,最核心地是在關乎中國人切身利益的國家安全問題,特別是臺灣問題上頑固地“反中”,說是“不許武力改變現狀”,其實就是不許改變慢性臺獨、無休無止的“維持”分裂“現狀”。無論精英們對我們如何諄諄教誨,循循善誘,“理性”呀、“學習”呀,“借鑒”呀、“先進制度”呀,我們隱隱約約嗅到一種諂媚與軟骨交織的遺臭,因為美國人的語言更直接,更刺激人。
草民雖然對美國的強大與成就敬仰有加,對美國人民并無惡感,卻對其政客們時時刻刻不忘遏制中國,還暗中動手拆中華民族祖屋的強盜思維無法理解。草民覺得,凡這種行為就得“反”,當然,有人會不以為然,但如果這就叫“反美”,那如何叫我們不“反美”?總不能在美國前中央情報局長所謂“可能不得不面對中國的需要,比如在臺灣海峽地區”,美國大兵壓境,中國奮起反擊的生死關頭,都當了熱烈歡迎“民主解放軍”的漢奸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