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紀鵬和厲以寧看學者的邏輯
所謂學者,自然是有學問的人;而有學問的人最懂道理,也最講道理,這不只是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給我灌輸的一個觀念,也是許多人普遍的認識。講道理實際上就是講邏輯。對于做學問的學者來說,著書立學最要講究的就是邏輯,這是他們的立學之本。邏輯不清,或者是不講邏輯,學問就沒有說服力,學者就不會被人信服。
然而,近來,我卻發現,一些學者雖然學富五車,著作頗豐,但有時候發表的言論卻缺乏邏輯性。劉紀鵬是著名的股份制和公司問題專家,前不久他發表的一番針對郎咸平的言論似乎就缺乏基本的邏輯關系。他說:“我別的不想評論,但是(認為)郎咸平下手太狠,不太了解情況。在私有產權脆弱、大量產權不清晰的時代,他這樣搞,真的可以讓一個人上天堂,也可以讓一個人下地獄。”
我想,這里有兩個邏輯關系要搞清楚:一個是郎咸平應不應該下手,另一個是郎咸平下手應不應該這樣狠。如果郎咸平提出的在中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現象確實存在,那不只是郎咸平,我們所有的中國公民,尤其是作為股份制專家的劉先生,都應該對此口誅筆伐,并由有關部門出臺相應的法規與政策進行制止。但是,劉先生對此卻不分析,就一句話定了郎咸平的“罪”:下手太狠了。依劉先生的意思,該出手時不出手,該下狠手時不下狠手,這才對么?
劉先生學富五車,我想不是他不知道這其中的邏輯關系,只不過他不愿意講邏輯罷了。究其原因,他后面的一句話似乎露出了一點端倪:他認為郎咸平這樣搞真的可以讓一個人上天堂,也可以讓一個人下地獄。事實確實如此,最近許多企業老總正準備搞MBO,使自己由金庫的看門人變成金庫的主人。你郎咸平這樣一搞,讓他們不但搞不成,上不了天堂,而且還讓有關部門順藤摸瓜挖出了一些侵吞國家和集體財產的蛀蟲,讓他們下了地獄。伊利高管被拘捕便是例證。不過,不該上天堂的人絕對不應該讓上天堂,應該下地獄的人就要讓他下地獄,這是法制社會的基本要義,不知道劉先生對此擔心什么。
厲以寧是大名鼎鼎的經濟學家,在圣誕節這天他發表的一番言論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說:靠實行高稅率把富人降為中產者很不足取,必須堅決摒棄。殺富濟不了貧,也無助于窮人的脫貧。
筆者雖然不是學經濟的,但基本的邏輯關系還是懂一點。我真不理解,厲先生怎么會認為實行高稅率就是要把富人降為中產者,就等同于殺富濟貧。這可是完全不搭界的事情。任何國家都要運用稅收作為杠桿進行收入的調節,富人收入高,享受的公共服務更多,理應多交稅,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怎么會是殺富濟貧呢?而事實上,目前90%以上的個人所得稅是工薪階層交的,富人并沒有多交稅,不知道厲先生憑什么擔心高稅率會把富人降為中產者。北歐國家普遍實行高稅率,沒有哪一個富人因此就降為了中產者。有意思的是,美國準備取消遺產稅時,許多富人還不干,他們覺得他們應該履行基本的納稅義務。
前幾年吳敬璉先生在分析股市問題時以賭場為喻,引發一場軒然大波。這里且不說這比喻是否恰當,但當時有一位號稱著名經濟學家的學者的反駁理由讓人覺得霸氣沖天:吳先生自己不炒股票,沒有資格談論股市。如果是一名村婦說這樣的話,尚且可以理解,而一名學者說這樣的話,實在就有辱斯文。依此推理,談論農業的只能是種地的農民,談論工業的只能是做工的工人,要研究犯罪,自己就要犯罪,要討論妓女,就自己要當一回妓女……還有比這更荒謬的嗎?
在反腐敗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最近又有學者提出,我們應該取消對貪污受賄等經濟犯罪的死刑,其理由他們只“為了個人利益”,對社會危害程度不大。按此邏輯,搶劫只要不殺人,也不需要判死刑,因為這也只是為了個人利益;販毒也不需要判死刑,因為這也只是為了個人利益。
要說,學者們不至于低能到這樣的程度,連一些最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那么,他們又為什么會出此怪論呢?依筆者分析,一方面是有些人故意要標新立異,反正名氣大了,說什么都是道理,憑自己的權威,可以不講邏輯,或者是故意混淆邏輯,以此搏得媒體的炒作;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出于某些利益的需要。現在的學者專家,不是在這個公司當獨董,就是在那家企業當顧問,吃人家的飯,拿人家的錢,能不給人家說話?企業家們上了天堂,還會虧待了學者?
一般的人講一些沒有道理、不合邏輯的話沒有關系,但學者們則不同,他們極容易影響民眾,誤導決策部門。前幾年教育部門實行產業化,正是一些學者出的主意。因此,我們在這里一方面要提醒學者們,為了自己的名節,不要亂發言論;另一方面也要提醒我們的決策部門以及廣大民眾,不要輕信學者們的話,尤其是那些不合邏輯的話,不要隨便采納學者們出的主意,尤其是那些帶有某些動機的餿主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