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經濟學界異口同聲地說,市場經濟的法則是“自由競爭,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弱肉強食”,主流經濟學認為,市場遵循進化論的規律,哪里的競爭越激烈,那里的發展就越快,于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掉慢魚”,強者愈強,弱者恒弱,“馬太效應”,最后“贏家通吃”。然而,這種自由競爭沒有限度,它會不停歇地制造人與人戰爭的戰爭,不僅制造了收入分配的兩極,而且制造就業機會的兩極,注定是一個“兩敗俱傷”的游戲。
一個叫龍前英的17歲打工妹2006年3月30日龍前英通過招聘,到東莞市長安鎮霄邊社區德州鞋廠裁場部做了一名員工。7月3日因為無法忍受長時間加班,惡劣的工作環境,和相對低廉的工資待遇,提出辭工,廠方以工廠招不到人為由,不予批準,要求再干一個月。
在勞動申訴書中,龍前英指出該廠存在以下問題:“一、加班勞動時間太長(以七月份為列,本人實際工作372小時,其中22天加班至晚上23:00,4天加班至21:30,5個周日每天工作8小時,實際加班達200小時。廠方有考勤記錄);二、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加資(普通員工加班工資每小時不足2元);三、工資報酬太低(低于政府規定的最低基本工資,新進廠員工實際基本工資只有300多元,有據可查);四、沒有為員工辦理基本社會保險和工傷醫療保險;五、工作環境差,高溫、異味、噪聲等難以忍受。”(1)
龍前英的遭遇只是中國“血汗工廠”的縮影。據媒體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度中國企業員工加班現狀調查報告》,683家企業人力資源經理參與了該次調查。報告認為:“加班”已經成為多數企業存在的普遍現象:
——“80%以上的企業存在多數員工或部分員工經常加班的現象。其中43.08%的企業是由于工作壓力大,任務多,員工常常要加班,40.51%的企業存在部分員工常加班的現象。僅有1.03%的企業不存在單位員工加班的現象。超半數企業員工加班是屬于“非自愿”的。
——其中,24.23%的員工是由于單位強迫而加班的,30.13%的員工是由于單位有規定要加班而加班。從企業和員工角度看,員工始終處于弱勢地位,企業的強勢,會使多數員工被迫順從企業的意愿,而不管這種意愿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
——調查中發現,雖然有的企業不提倡加班,但由于分配給員工的工作量在8小時內根本不可能完成,員工只能“自愿加班”。一些企業員工表示“工作量大,任務完不成就只能加班,反正要么自愿加班,要么面臨辭退?!?
——45%的企業沒有加班的補償,即員工加班屬于“義務”加班! 調查結果顯示,10.77%的企業雖然有加班補償的規定,但從來沒有執行;33.46%的企業沒有加班補償的規定,員工加班真正淪為“義務加班”。雖然有30.38%的企業表示員工加班有補償,但補償很少,和員工的付出不對等。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四分之一的企業很重視員工的健康問題,多數企業對員工的健康不重視。由此看來,中國企業普遍存在的員工加班現象以及企業普遍不重視員工健康的結果直接造成了企業員工的“過勞”狀態,過勞嚴重的員工很可能以猝死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保?)
另外“智聯招聘”的一組調查的得出類似的結論。有的數據更加觸目驚心。在此次共有近15000位職場人參與的加班調查中:“只有4%的被調查者是從來不加班的,有44.5%的被調查者是偶爾加班的,而16.6%的人‘幾乎每天都加班’。此次調查中將加班分為‘主動加班’與‘被動加班’。結果顯示,61.7%的人都屬于被動加班。調查中,有61.3%的被調查者都表示,自己所在的單位是沒有關于加班的規定或制度的,因而加班得不到相應回報。超過半數的被動加班者,是加班費、交通費、餐費、倒休一個也沒有的,完全是‘白加班’;三資企業依然‘表現’最好,超過20%的三資企業不但有加班費,而且報銷餐費和交通費。調查同時顯示,只有20.2%的人會努力向領導爭取,其余的80%或是想要不敢要。原因是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背景下,不敢去與老板‘叫板’。調查中,加班頻次排名在前10位的行業為:家電、教師、培訓、建筑、房地產、IT、物流運輸、媒體、營銷、服務行業、金融、財務、人力資源?!保?)
網易在網上進行投票調查,投票結果如下(4):
一:你所在單位經常加班嗎?(參與投票6774人)
a:經常加班(64%)
b:偶爾加班(27%)
c:從不加班(7%)
二:加班時間一般為多長?(參與投票4438人)
a:1~2小時(20%)
b:2~4小時(45%)
c:4個小時以上(33%)
三:加班有補助嗎?(參與投票5172人)
a:有補助(17%)
b:沒有補助(82%)
2006年6月13日,英國《星期日郵報》報道,“蘋果的旗艦iPod主要由富士康的女工生產,她們的月收入僅有27英鎊(約合人民幣387元)但她們的工作時間長達15個小時。”這則報道,引起了國際社會公眾對富士康的極大憤慨。
對耐克中國工廠情況的報告顯示(5):東莞裕元鞋廠是一個巨型的鞋業制造工廠,共計員工五萬人,屬于臺灣的寶成集團。寶成集團在中國鞋業有超過十六萬制造工人。工廠分布在東莞市高步鎮,東莞黃江鎮,中山三鄉,珠海市吉大工業區等。分別為Nike,Adidas,NB等生產鞋子。
當一位記者正在訪問NIKE鞋廠的當天,一個女工早上8:00鐘,從B棟(NIKE生產線)的8樓跳樓死亡,工廠沒有這個女工真實的名字,因為她是使用這個工廠另外一個女工的身份證進入的工廠,她因為不到工廠規定的18歲進廠的年齡,而用了另一個工人叫鐘小紅的名字。
在十一月,一個為Adidas生產線上叫劉小玲的女工,在裁斷部門(為鞋子剪樣式)。因為生病,她向部門經理請了三次假,她實在是生病了,不能工作,工廠的管理人員不準她的假,在晚上1點鐘,她才下班,第二天,她的工友發現她死在衛生間,工廠只補償給她的家人5000元人民幣。Adidas在中國地區的代表知道了僅僅讓工廠補償了這個家人一些錢。
耐克工廠承認,時間1999年六月到2002年5月,有下例這些事實:
1:耐克的媒體政策,只準工廠安排由耐克同意的媒體進入工廠進行訪問。
?。玻篈didas被外界報告工廠差的條件后,多次要減少工廠的訂單。
?。常汗ぷ鞯膲毫?,是造成十五個個女工意外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4:工廠僅支付工人的工資不到33美分,低于當地最低的工資標準,并且不夠工人維持一個家庭的生活工資。一雙耐克鞋,完成所有工程,支付工人的工資不到1. 5美元,例如“喬丹5型”,而這樣的鞋,在美國買超過120美元。
?。担汗硎怯晒S任命,不能代表工人的利益。
?。叮汗と嗣恐芄ぷ鳎叮皞€小時,中國法律要求每周工人只工作40個小時,工廠違反中國的法律。
?。罚汗と藳]有養老保險,失去工作后一無所有。
8:工廠只招18到25歲的女工。
9:工廠使用監視器來監視工人的工作。
?。保埃簽榱私档统杀?,工廠有很強的工廠強度,要求工人在規定的時間完成。
?。保保鹤铋L無法回家的工人有超過5年。
12:工廠的管理人員對女性工人性騷擾。
?。保常汗S有人權管理,他使用扣工人工資的方法來進行“人權管理”。
?。保矗汗S仍在一定范圍內使用甲苯。
15:工廠歧視女性工人。
深圳富士康也爆出“員工一般住在可容納100人的宿舍,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每月工資收入只有50美元”的內幕;之后又有“廣州海珠區女工連續加班后猝死”、“南京,18歲女工的‘加班'致‘粹死'”等新聞見諸報端。一連串個別的現象背后是讓人為之擔憂的更大面積的加班現象。
一份廣為流傳的《中國血汗工廠排行榜》上我們能看到更為驚人的事實:通常這些工廠的工人一天必須站著工作十二個小時,加班時間超長,甚至工作到凌晨1、2點,工資低,不簽定合同,工作條件差,“領導貴族化,員工奴隸化,人際復雜化,加班日夜化,上班無償化,績效保密化,競聘內定化,檢查形式化,待遇民工化,加薪?真***神話!”甚至有的企業涉嫌黑社會,對員工進行人身限制和恐嚇。(6)
據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在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十大城市組織的慢性疲勞綜合征調查結果顯示,各城市人群慢性疲勞綜合征發病率在10%~25%之間,其中深圳的情況最為嚴重,發病率高達25.6%。按深圳800多萬常住人口計算,就有近200萬深圳人有“慢?!卑Y狀,“白領”成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高危人群”。(7)
在上海社會科學院亞健康研究中心舉辦的“過勞死”問題學術研討會上,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劉漪分析認為,公安、新聞、IT、文化演藝、企業、國家公務員、科教界成為“過勞死”的高發區。(8)
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3》指出,中國七成知識分子走在“過勞死”的邊緣,平均壽命從五十八九歲下降到五十三四歲。據《環球時報》報道,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中國人的工作時間越來越長,過勞死也呈急劇增加趨勢。據估算,每年因過勞死去世的人多達60萬。中國已成為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人均勞動時間已超過日本和韓國。隨著加班的“普及”,年輕人死在辦公室的例子屢見不鮮。
著名記者閭丘露薇在她的博客中指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過去這些年來,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所提供的服務是分不開的,而且也為中國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做出貢獻。但是同時,我們必須看到,在爭取這些訂單的同時,在維持低價格的同時,犧牲的是這些產業工人的權益。根據統計,美國消費者現在可以用便宜了百分之十四的價格買到中國生產的美國品牌的男裝襯衣,美國的鐘和燈具價格平均下調了百分之四十,玩具和游戲機的價格,下調了百分之三十。(9)
“八小時工作日”制度形同虛設。資本殘酷地延長勞動力的工作時間,以實現剩余價值的殘酷剝削,同時制造了工人對工人的排擠,反過來,失業又成為對在職工人進行訛詐的工具。這與早期英國原始資本積累時期驚人的相似。恩格斯曾經就英國工人階級的生存狀況作了22個月采訪,他以細致的筆觸寫就了著名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詳細描述了英國工人面臨的貧困、饑餓、骯臟、疾病、擁擠、犯罪、暴力、縱欲、死亡的生存狀況,他指出工人的悲劇性處境:
“無產者是無助的。他們要是只靠自己,那連一天也不能生存下去。資產階級壟斷了一切生活資料(在最廣泛的意義上講)。無產者所需要的一切都只能從這個資產階級(它的壟斷是受到國家政權保護的)那里得到。所以,無產者在法律上和事實上都是資產階級的奴隸,資產階級掌握著他們的生死大權。它給他們生活資料,但是取回‘等價物’,即他們的勞動。它甚至使他們產生一種錯覺,似乎他們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的,似乎他們是作為一個自主的人自由地、不受任何強制地和資產階級簽訂合同的。”(10)
恩格斯簡明而清晰地指出其中的產生失業和過剩人口的“奧秘”:“‘過剩人口’的產生不如說是由于工人彼此間的競爭,由于迫使每個工人每天都竭盡全力去工作的競爭。假定某個廠主每天可以雇十個工人做九小時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工人每天工作十小時,那末他只要雇九個工人就夠了,而第十個人就要沒飯吃。在對工人的需求不太大的時候,廠主就可以乘機用解雇的威脅來迫使九個工人拿同樣的工資而每天多工作一小時,即工作十小時,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把第十個工人解雇,并把他的工資省下來。在這里小規模地發生的事情,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地重演著。”(11)現在這樣的情況在現代的全球的領域內重演著。在中國可能情況有過之無不及。
世界銀行最新的報道指出,中國過去十多年的經濟發展,實在犧牲了一部分弱勢群體的利益的基礎上的,持續的經濟高增長,并不是每個人都是得益者。(12)
但是,資本未必是真正的贏家。因為,失業和低工資必將導致購買力的疲弱,生產得越多,產品的過剩也將越嚴重,最終導致產品過剩和人力資源過剩的雙重危機。這也正是中國有增長但無發展的真正原因。
在資本的叢林中,競爭是沒有限度的。競爭烈度還會不斷升級,競爭區域將不斷擴大,機器和新技術的應用和人力資源對就業機會的排擠不會停止。全球化固然會擴大市場,新的行業的產生固然可以吸納一些勞動力,學校擴大招生,但并不能徹底地解決就業困境,只是困境的轉移和暫時的緩沖而已。競爭的升級逼迫人們利用裙帶關系、暴力和犯罪、貪污行賄和受賄,乃至戰爭來爭取和確保自己的生存空間。
競爭的壓力還在向人力資源的上游傳遞,甚至幼兒園的兒童也不會幸免,人們的理解是:要在將來的競爭取勝,那么就必須加大教育的投入,而在競爭取勝就必須上最好的大學、中學、小學,乃至幼兒園,甚至要做最好的胎教。與其說高考的指揮棒在扭曲中國的教育。所有學生都在犧牲娛樂、玩耍、睡眠、實踐的時間從事書本知識的學習和記憶,犧牲的是興趣、愛好、健康、親情、社交等等諸多方面的生活、能力和身心健康。
1995年9月27日,美國西海岸舊金山的費爾蒙特飯店迎來了500位尊貴的客人。戈爾巴喬夫邀請了500名從世界所有大洲坐飛機趕來的重要政治家、經濟界領袖和科學家。據說這個新的‘全球智囊團’——如這最后一位前蘇聯國家總統、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對這個高層圓桌會議的主題是要指明“通往21世紀的道路,人類‘正在轉入一個新的文明?!?/p>
與會者中,有富于經驗的、老一代世界領導人如喬治•布什、喬治•舒爾茨和瑪格麗特•撒切爾與會,有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和新保守主義大師布熱津斯基、美國有線新聞電視網(CN)的總裁特德•特納,還有華盛頓西吉普公司的東南亞貿易大亨等等。
“該會議認為:由于世界人口的過剩,世界將出現分化為20%的全球精英和80%的人口垃圾。要解決這一問題,一是采用布熱津斯基的‘喂奶主義’:‘棄置和隔絕那些無用而貧窮的垃圾人口,不讓他們參與地球文明生活的主流。僅由20%精英將一些消費殘渣供給他們茍延殘喘?!窃O法逐步用‘高技術’手段消滅他們?!保?3)
那么,80%希望工作的人都沒有勞動崗位嗎?“美國作家,《勞動的終結》一書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說:‘肯定如此?!?0%的人中間將會出現極大的問題。’太陽公司經理蓋奇再次作了補充,引證他們公司總裁斯科特•麥克尼利的話說,將來的問題是“你去吃飯還是變成餐點被別人吞吃’?!保?4)
注釋(網上參考文獻):
(1)http://cn.bbs.yahoo.com/message/read_shehuishidian_54806.html
(2)《2006年上半年度中國企業員工加班現狀調查報告》2006-8-14 來源《浙江在線》 http://www.cftchina.com/ois/usersites/purui/main.jsp?sectionId=307429&articleId=185998
(3)雷雨,劉進:《六成職場人遭遇被動加班 爭取者“回報寥寥”》 來源:成都商報 ,中青傳媒,http://www.cymedia.com.cn/research/focus/society/15507.html
(4)網易
(5)【轉】血汗工廠!耐克承認中國工人受虐待
(6)網絡搜索“中國血汗工廠排行榜”,目前版本很多,且不斷更新。參見:http://www.websung.com/article.asp?id=82
(7)馬帥:《白領成慢性疲勞綜合征“高危人群”(1)》, 中國金融網 http://www.zgjrw.com來源:深圳商報。
(8)2月28日《東方早報》
(9)(12)閭丘露薇:《中國的發展,不要忘記“血汗工廠”》,發表于 2006-11-27 10:03:00
http://blog.phoenixtv.com/user1/roseluqiu/archives/2006/483964.html
(10)(11)恩格斯:《英國工人階級狀況》。http://www.marxists.org/chinese/02/marxist.org-chinese-engels-1845-3-15.htm
(13)李力:《環視中國安全——形式分析 力量對比 戰略運籌》,http://www.54479.com/study/shownews.asp?newsid=480,“藍色戰略”網
(14)漢斯-彼得•馬丁、哈拉爾特•舒曼:《全球化陷阱》,第一章20:80,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2005/m/mading/qqhx/index.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