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是你太愚蠢還是人家太精明?
[財經報道]
中國的民族資本家又玩了一票大的,大陸家用電腦的“領軍人”,近幾年來在國內市場連連敗退,舉步維艱的聯想集團,拿出了十多億美金,將著名的國際企業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收到帳下,為其二十年的生日獻上了一份“厚禮”。
一時間媒體因此事而嘩然,民族主義分子紛紛跳出來,說這是中國民族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一個“創舉”,一個“里程碑”,一個“聯想奇跡”等等等等。
且慢,在張狂的慶祝之前,我們不妨搞清楚幾點事實:
第一,被收購的IBM個人電腦業務,對于具有百多年歷史的大公司IBM來說,只是它全部業務的一小部分,并且,很久以來,IBM就希望將個人電腦部分賣出去,一心一意的應付日趨激烈的高端電腦市場和商業軟件市場的競爭。
第二,比聯想實力大得多的國際知名企業,如戴爾,惠普等,都沒有興趣收購IBM的個人電腦部分,因為他們覺得這很可能是一場得不償失的買賣。IBM甚至向日本的筆記本制造商東芝承諾,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部分單獨拿出來出售,可是卻被東芝堅決的回絕了。IBM最后找到聯想,不是聯想有什么實力,而是急于“清倉”的IBM的確已經走投無路了。
第三,雖然IBM在如今的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占有率大概為5%,可是和它鼎盛時期比起來,已經大不如前,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F在的國際個人電腦市場,戴爾和惠普依然是不可動搖的雙霸,其市場占有率逐年遞增。另外,由于個人電腦屬于電腦體系中比較簡單,技術含量不高的部分,所以很多中小企業都可以做,以中國大陸為例,聯想電腦在普通家庭的占有率并不高,和地方的小企業比起來,它價格上處于絕對劣勢,服務也沒有絕對優勢。這就是為什么這幾年聯想集團的業績差強人意的原因。
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的主要動機就是想拿著國際知名品牌打開它垂涎已久的國際市場,和聯想剛剛更改的那個什么le然后n什么o什么的極其繞口的商標相比,IBM的品牌,特別是其筆記本電腦Think的牌子,在國際市場的確有一定的知名度。不過聯想必須明白,市場的占有率不是靠一個牌子就可以爭取或者維持的,如果你的成本無法壓下來,質量無法提上來,服務無法跟上來,技術無法創新起來,那么,任何品牌,在競爭空前激烈的國際電腦市場,都是站不住腳的。
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之后,聯想得來一萬多名美國的員工,還有那難以估價的研發機構,有人說這是聯想的最大收獲,我看不一定。中國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美國的企業有著很大的不同,聯想從創立起,就是一個有著官方背景,受著政府政策照顧的“半國營企業”,這樣的企業跑到美國市場,能在那種完全自由競爭的環境中成長甚至生存嗎?中國市場的那套競爭規則,拿到國際市場能管用嗎?還有,如果聯想意圖用自己的方式對IBM的美國工廠進行改造,還得面對美國國內苛刻的勞工法的限制,IBM為什么不將自己的個人電腦部門關門了事?難道他是為了那區區十幾億美元嗎?非也,因為他如果關閉自己的工廠,讓一萬多工人失業,要付出的法律代價,可能會遠遠超出十幾億美元。
所以,聯想歡天喜地接過來的,究竟是一大塊“蛋糕”,還是一顆足以將聯想炸得粉身碎骨的炸彈?還需要時間來檢驗。我有一種感覺,中國的民族資本家,這次可能又被人家涮了,國際企業以豐富的市場經驗和高深的營運策略替聯想人挖了一個用鮮花覆蓋的陷阱,可憐的聯想人,想也沒有想就一步邁了上去。不信嗎?走著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