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斗爭的歷史車輪從未停歇。當1945年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中力主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到1949年宣告“中國只能進到社會主義時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時代”,再到中國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才有出路,這其中暗含著兩條道路的階級斗爭。
抗戰勝利前夕,毛主席提出建立“各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聯合政府,既是應對民族危機的務實之舉,更是革命階段的必經之路。他在《論聯合政府》中明確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一部分”,聯合政府的目標絕非維持現狀。
“不管國民黨人或任何其他黨派、集團和個人如何設想,愿意或不愿意,自覺或不自覺,中國只能走這條路。這是一個歷史法則,是一個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趨勢,任何力量,都是扭轉不過來的。”
新民主主義的聯合政府是轉變到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
經濟混合結構:“節制資本”而非消滅資本,允許私有經濟存在但限制壟斷,國營經濟掌握國民經濟命脈。
階級調和存患:聯合民族資產階級與開明士紳只是權宜,毛主席直言:“懷疑革命轉變條件而希望短期過渡是錯誤的”。
中國最終要走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主義這是確定無疑的。為何無法停留在聯合政府?
底層訴求不可逆:土地改革已點燃貧農革命熱情,廣大農村要求徹底消滅封建剝削。毛主席指出:“占農村人口70%的貧下中農迫切要求集體化”。中國農民是想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是想要共同富裕的。
國際環境的倒逼:美國扶蔣反共與蘇聯援助形成鮮明對照。毛主席斷言:“帝國主義斷絕中國發展資本主義之可能”。
政權本質裂變:中國共產黨通過革命戰爭掌權后,必然要將政治優勢轉化為經濟變革。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強調:“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就是社會主義政治的準備。”
在共產黨的歷史上,要說對中國國情調查研究,洞察最徹底、最透徹的只有毛主席,別無他人。
毛主席對中國國情的洞察,中國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才有活路和出路的預見是不可逆的。
經濟維度:“社會主義國營經濟是最高領導力量”,至1952年底,工業總產值中社會主義成份已占67.9%。
階級維度:“工人階級必須造就自己的知識分子隊伍”(1957年講話),逐步清除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影響。
世界維度:冷戰的意識形態對抗中,毛主席指出:“誰要幻想搞資本主義社會,在當今時代必遭內外雙殺”。
蘇聯解體,用慘痛的事實教訓了那些想抱著美帝大腿的走資派;蘇聯人民的慘痛遭遇,用血的事實讓民眾清醒,當年毛主席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判斷,為防止修正主義上臺所做的革命斗爭的偉大必然。
通過新民主主義掃清障礙,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避免拉美式依附型資本主義。
公有制經濟基礎強化了抵御全球資本風險的能力,確保在經濟發展上人民掌握生活生產資料和貢獻勞動成果。
共產黨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黨的領導干部信仰堅定,帶領人民群眾粉碎一切反動派及其階級敵人。
歷史就是“正反合”辯證運動。民主聯合政府是特定歷史時段的“合題”,而社會主義則是歷史螺旋上升的必然歸宿。
從毛主席的實踐中,我們更是要清醒認識:在世界百年變局中堅持毛主席開辟的社會主義道路,既是歷史的選擇,更是未來的方向和保障。
誰要是走歪路、走回頭路,一定會被歷史所淘汰!也是人民所不答應的,也終將被人民所拋棄!這是歷史規律。
是為讀《毛選》第三卷之《論聯合政府》一文所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