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居易:投資他人的人生是幸福
不過,這個韓國奇女子李靜淑可以免于道德的譴責。在華爾街闖蕩13年后,她于隨即到來的互聯網泡沫破滅的2000年,全身而退。而她的下屬們還在繼續著疲于奔命的金錢游戲,甚至推銷起金融創新的新品種--看似光鮮實則有毒的垃圾債券,直到危機席卷全球。
如今,她在朋友們的多年慫恿下,終于出書自述從職場菜鳥到華爾街明星的艱辛歷程,講述一個個簡單但刻骨銘心的故事與點滴心得,讀來備感親切。凡是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人,應該能從中找到諸多共鳴。
李靜淑最開始被安排到證券公司上班,無人指點,四處抓瞎,無休止地打各種冷不防的電話,聯系那些掌控許多股票的基金經理。冷不防電話,其實就是隨機給潛在客戶打電話并從中尋找商機的行為。經過半年的努力,她終于讓著名基金經理雷恩成為忠實的客戶。
如今世道,電話詐騙案時常見諸報端,讓人看著就煩,但是對于那些做營銷的人來說,這種最原始的方法往往就是最有效的方法。雖然華爾街名流,自命高貴,睥睨寰宇,但是他們所做的事情其實很原始,本質上無非是"忽悠"有錢人做投資而已。
我有一個編輯朋友,他剛到出版社也是無名的小字輩,沒什么資源。為了尋找好選題,他千方百計地與作家們打電話,日復一日,年復一日。面對拒接電話、不理不睬等挫折,他總是能坦然釋懷。漸漸地,那些被他騷擾的作家們,成為了他的作者,業績自然與日俱增,他在圈內的名氣也大起來。其實,不管各行各業,天下道理都是相通的。不怕挫折,勇于堅持,就有所得。那些牛人都是從幼稚成長過來的,菜鳥們不要自我貶低、怯于聯絡名人,慢慢也能變成老鳥。
當然,李靜淑思考的境界更高一層。她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營銷專員推銷的其實是自己。任何客戶,都希望和聰明伶俐、值得信賴且懂得替客戶著想的人共事。"誠然如此,當潘石屹能夠坦然地笑對網友惡搞潘幣時,他已經把微博營銷做到了極致,他的soho無疑也成功了。最重要的財富是人,而不是金錢或者關系。沒有人的經營,金錢不能手到擒來,關系也不能憑空掉下。那么,一個什么樣的人才是最有價值的,或者說是最能創造財富的呢?她說:"客戶和營銷專員之間可以構建最理想、最具互惠性的關系。"俗話說的好,兩個人彼此都有利用價值,才能持續交往下去。能為客戶帶來利益,而且彼此真誠地遵守規則,這就是傳說中的雙贏吧。
關于投資,她告誡人們要培養賺錢的眼光,保持獨立性思維,真正的秘訣是傾聽。"相信對職場中人要想掙到更多的錢,與其關注從自己手中進出的每一張鈔票不如把重點轉移到把握錢的流向上。"這句話說到點子上,真乃經驗之談。就像風箏,飛得忽高忽低,看起來眼花繚亂,但只要手抓住線,萬變就不離其宗了。同理,選擇好資金流富裕的朝陽行業,永遠比躋身于資金流匱乏的夕陽行業,大趨勢大環境也非個人才能所能改變的,順勢而為才是識時務者。
但是,在奮力開疆拓土的干才,似乎總要受到辦公室政治的傷害。女強人李靜淑自然也不例外。她憑借自己的努力擁有驕人的業績,可是年終時被總經理橫插一杠,要求分一杯羹,董事長明知其中利害卻對此打哈哈。"辦公室政治"的傷害,令她心力交瘁:"職場上,真正危險的對象,,反而是那些笑里藏刀的同事。他們喜歡落井下石和趁火打劫,完全是食人鯊一般的存在。"如何規避此類傷害,從微不足道的瑣事中竭力保護自己?每個職場人都不得不面對,她的教訓經驗或許值得參考。
比起那些她自己不愿提起、旁人卻津津樂道的華爾街職場經,黑居易更著迷于她的人生智慧,或者說我更愿意把那些有價值的職場秘笈,看做一種人生智慧的修煉。在隱退多年后,她終于悟道了。她說:"我在華爾街工作的時候,在世界各地與我相識的人們,一旦知道我的職業就會毫無例外地問我:'回報最高的投資是哪一種?'當時我向他們推薦的是'當下最火的股票。'但現在,我認為,'投資他人的人生'是最好的投資。當您完全理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宇宙法則,您就會認同'世界上最佳的投資就是幫助別人'的道理。"
不經歷過,不能有此言。在華爾街臥底13年,終成老大,李靜淑這個聰明的"殺手",卻退隱江湖,擺脫金錢的誘惑,認識到人生的真諦與幸福的可貴,實屬難得。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在不同階段自然不同。但,如果有人一生都覺得金錢才是最重要的幸福源泉,那樣未免也太可悲了。
《聰明的殺手:我在華爾街的日子》 (韓國)李靜淑 著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1年12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