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澄
7月8日,我有幸在我工作的拉美所再次見到香港獨立女記者張翠容,并參加了與她的座談。前年,我們曾在古巴駐華使館見過面,談及對古巴和拉美一些左派國家革命的看法,她的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前,我通過當當網買到了她著的《拉丁美洲革命現場:一個香港獨立記者的真相之路》一書,此書由法律出版社于今年5月剛在內地發行出版。我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我一邊讀她的書,一邊跟隨她一起體驗拉丁美洲的革命。
作為獨立記者的張翠容,孤身行走數萬里,穿越拉美九國,經歷旅途中各種艱辛,帶著我們一起探尋拉丁美洲洶涌澎湃的革命真相。
在墨西哥,張翠容采訪了墨西哥著名女作家艾蓮娜·波尼亞托斯卡,分析了2006年墨西哥大選的結果,訪問了薩帕塔游擊隊出沒的恰帕斯州;在中美洲的危地馬拉,她拜訪了瑪雅的原住民(即印第安人)和主張“解放神學”的主教與瑪雅族的精神領袖;在尼加拉瓜,她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褪了色、變了味的桑地諾革命;在委內瑞拉,她專訪了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深入到委內瑞拉的貧民區,了解社區委員會、合作社計劃和各種“使命計劃”即社會計劃;在玻利維亞,她會見了玻草根總統莫拉萊斯的搭檔副總統阿爾瓦羅·加西亞,深刻地分析了玻利維亞與美國的“古柯葉大戰”和“水資源爭奪戰”,剖析了玻反對派洶涌的暗潮,與切·格瓦拉的兩位戰友進行交談;在厄瓜多爾,她親身體驗到厄美元化政策的沖擊,分析了科雷亞的改革之路及其絆腳石,談到了厄新憲法的通過使厄成功地進入了多元民族的時代。在古巴,她分析了在社會主義的框架里古巴所進行改革,指出經濟是古巴改革的火車頭,她一方面高度贊揚古巴的能源、教育、醫療和農業的“四大革命”,另一方面,也直言不諱地指出了目前在古巴誰擁有外匯便擁有特權的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她采訪了格瓦拉的大兒子卡美路,與他交談了21世紀的古巴革命何去何從問題。
作者認為,一向被視為“美國后院”的拉丁美洲,在21世紀的今天,仍在努力擺脫美國的控制;在美國的“后院”里,拉丁美洲各國正掀起一場二十一世紀革命,洶涌澎湃。“我決意為拉美這次革命抽絲剝繭,或許,你會在本書中聽到不同的聲音”:墨西哥一個叫阿丹哥的村莊,竟然連八歲小孩也拿起長刀向我表示要保衛土地;危地馬拉的瑪雅族作家,帶我旁觀原本過去一直被軍政府禁止的瑪雅祭典;薩爾瓦多的前游擊隊頭目,發覺經營旅館比打游擊還要困難;我在尼加拉瓜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細聽他憶述美國干預尼國那五花八門的手段;巴拿馬一名非洲移民,告訴我他如何利用巴國這個避稅天堂建立起自己的“小王國”;在委內瑞拉,來自貧民窟的婆婆捉著我的手,說,她的頑疾終于因革命可以醫治了;在玻利維亞,我與原住民一起咀嚼古柯葉,他們誓死捍衛祖先留下的文化;厄瓜多爾的小子不停追問我,為什么他們坐在油田上卻又這樣窮;我走進古巴的學校,老師們向我展示不一樣的教育、不一樣的古巴……
作者自己說:“無論如何,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作出什么大論述,而是靜靜地去記錄在一個充滿動蕩和災難的環境里,人如何仍能擁抱對美好社會的盼望,并拿出無比的勇氣去實踐,即使過程中也有錯失的時候。”
張翠容是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服務于西方及中文媒體。自1998年開始,經常背著行囊,只身游走在國際邊沿的第三世界,采訪過的國際大事件:印尼的民主化進程、柬埔寨紅色高棉解除武裝、東帝汶獨立公投、科索沃危機、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最后歲月、巴以地區沖突、伊拉克戰爭和拉丁美洲新世紀革命。2009年10月她的中文繁體著作《拉丁美洲真相之路》,由臺灣馬可孛羅出版。在內地出版的《拉丁美洲革命現場:一個香港獨立記者的真相之路》一書,實際上是《拉丁美洲真相之路》的大陸簡體字版。
我們通過閱讀她在拉美9國的采訪記、實地考察和種種經歷(包括她在尼加拉瓜遭遇劫匪),同她一起親臨了“拉丁美洲革命的現場”,探索了“拉丁美洲真相之路”。
我們在書中可領略到作者嚴肅的思考與縝密的考證,新鮮的知識與正義的立場。這本書可讀性較強,給讀者以豐富的閱讀享受。作者敏銳探尋的目光所捕獲的不僅僅是安第斯山的雄偉、當地的民俗風情,更重要的是,在探尋的目光背后有著一個富有責任心、使命感、同情心和正義感的女記者的追求。
感謝張翠容女士,正是您的辛苦、勤奮和敬業精神使我們領悟到拉丁美洲的真相!
(寫于2010年7月1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