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毛澤東的學習人生

胡為雄 · 2010-06-2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毛澤東一生勤奮學習,不僅有豐富的學習經驗,在求學方面也有豐富的思想。毛澤東的論學思想主要有:學要勝古人,積學貴有恒,書要反復讀,廣收博覽,系統鉆研,勤動筆墨,學思結合,不閉門求學,學離不開問,善于擠和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等。

  毛澤東是個終生與書為伴的人,他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無人能比。毛澤東曾說:“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自少年時代起,毛澤東就善于擠時間看書學習。長沙求學時期他勤學苦讀,革命戰爭年代他利用戰爭空隙爭分奪秒地研讀,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更加嗜讀。中南海毛澤東的故居就像個書天書地,居室的書架上擺滿了書,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占領,連廁所里也擺放著書。為了讀書,毛澤東把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鐘里,他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之后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書本翻閱起來。他利用上廁所的時間,把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等書斷斷續續地看完了。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時,毛澤東也總是帶著幾箱子書。路途中他不顧列車震蕩顛簸,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讀得津津有味。到了目的地,毛澤東同在北京一樣,書架上、桌上、茶幾上、床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讀起來。有一次,毛澤東高燒39度多,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么的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毛澤東這才高興地笑了。直到病重臨終之前,毛澤東也未放棄對書本的鐘愛。在1976年9月7日至8日下午的彌留之際,毛澤東仍在堅持看文件、讀書。據醫療護理記錄,8日這一天毛澤東看文件、看書共11次,達2小時50分鐘。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看了7分鐘的書,就又昏過去了。十多個小時后,毛澤東在書香味中離世了。

  毛澤東孜孜不倦地讀書學習,是他成為偉人、做出豐功偉績的先決條件之一。在數十年的讀書生涯中,毛澤東積累了淵博的學識,也有著豐富的學習經驗。毛澤東常常論及學習,其論學的思想非常豐富。毛澤東是怎樣論學習的呢?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方面:

  學要勝古人 

  這一觀念是毛澤東在湖南一師求學時期形成的,并且受到老師的巨大影響。在毛澤東早年所作的《講堂錄》中,曾有這樣的記載:“才不勝今人,不足以為才;學不勝古人,不足以為學。”在現實中,毛澤東也確實是才勝今人,學勝古人。從青年時代起,毛澤東就立志探尋宇宙的大本大源,想讀盡天下書。他曾在給蕭子升的信中寫道:“經之類十三種,史之類十六種,子之類二十二種,集之類二十六種,合七十有七種。據現在眼光觀之,以為中國應讀之書止乎此。茍有志于學問,此實為必讀而不可缺。然讀之非十年莫完,購之非二百金莫辦。”毛澤東雖然沒有購買并讀完這些經史子集,但已讀了不少,故對“國學”造詣很深。先秦諸子百家學說,宋明理學,楚辭漢賦,唐詩宋詞,二十四史,以及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學說等,他都作過認真的研讀。與此同時,毛澤東對西方近代的著作也讀了不少,如在1912年下半年,他到湖南省立圖書館刻苦自學,就讀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亞當·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論》、穆勒的《名學》、斯賓塞爾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盧梭的《民約論》等書,對西方近代進步思想有較好的把握。從1920年開始,毛澤東到北京第一次接觸到馬克思主義的書刊后,就開始潛心鉆研,不斷積累這方面的知識,并完成世界觀的轉變,終于成為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同時,他依據中國國情靈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革命實踐,并在這一過程中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創立了自己的思想理論體系——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時代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人進行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它把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在毛澤東思想體系中,其軍事思想值得特別稱道。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有了它,終于戰勝了日本侵略者,打敗了蔣介石領導的軍隊,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毛澤東軍事思想是繼孫子兵法后中國軍事思想史上的一個高峰,是毛澤東學勝古人的一個杰作。與此同時,毛澤東在哲學、詩詞、書法等方面的成就也都勝出古人。憑借《實踐論》、《矛盾論》,毛澤東成為舉世聞名的哲學家。經過刻苦練習書法,毛澤東練就無人能比肩的狂草“毛體”。作為詩詞大家,毛澤東留下了許多首膾炙人口甚至動人心魄的佳作,其所賦詩詞之格調均在同代人及古代人之上。毛澤東歷史知識之豐富,更是一般史學家難以企及的。

  積學貴有恒 

  毛澤東在長沙求學時期曾說:“少年學問寡成,壯歲事功難立。”因而他立言以身心之修養、學問之研求為主,用功讀書,持之以恒。毛澤東還曾寫過一副自勉聯:“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它是化用明代學者胡居仁所撰的對聯: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這副對聯體現了毛澤東對積學貴有恒精神的稱道。在1917年為同學蕭子升自訂的讀書札記本《一切入一》作的序中,更顯露出了毛澤東的積學貴有恒的觀念。他寫道:“予維莊生有言:吾生也有涯,而智也無涯。今世學問之涂愈益加辟,文化日益進步,人事日益蕃衍,勢有不可究詰者。惟文化進矣,人之知慧亦隨而進,則所以究詰之者,仍自有道也。顧究詰也同,而有獲有不獲,則積不積之故也。”在說明積不積學問與有獲有不獲的重要關系后,毛澤東進而把讀書積學比作修筑百丈之臺,需從一磚一石開始。他說:“今夫百丈之臺,其始則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萬石焉。學問亦然。今日記一事,明日悟一理,積久而成學。高以下基,洪由纖起,在乎人之求之而已。等積矣,又有大小偏全之別,庇千山之材而為一臺,匯百家之說而成一學,取精用宏,根茂實盛,此與夫執一先生之言而姝姝自悅者,區以別矣。”毛澤東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一生讀書、積學,恒久而不間斷。他的似百丈高臺的淵博學識,正是日積月累、一磚一石地筑起來的。毛澤東自幼時起飽讀詩書、且終生吟詩、賦詩,后來成就為偉大詩人。這中間他付出了常人未曾付出的努力。例如,在湖南一師讀書期間,毛澤東曾把屈原的《離騷》一絲不茍地抄錄到筆記本上。1958年,已是大詩人的毛澤東在游覽成都武侯祠時,曾將祠中的數十副對聯全都讓隨行人員抄寫下來。毛澤東之所以成就為哲學家,也是他終生注意研習哲學的結果。在延安時期,已是中國共產黨的實際領袖、身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在讀艾思奇的《哲學與生活》一書時,曾親筆作了3000余字的摘錄,還致信艾思奇虛心求教。

  書要反復讀

  毛澤東提倡讀書要“三復四溫”。三復四溫的讀書能讀出品味、讀出與眾不同的心得。在日常生活中,毛澤東對喜歡讀的書,一遍又一遍地研讀,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理解。每讀一遍書,他習慣在封頁上畫上一個圈。從中南海故居保留下來的書籍中,可以看到許多書的封頁上畫有四五個圈,這說明毛澤東對書讀了四五遍。有些書,頁面上留有紅、藍、黑各色筆跡的圈畫批注,這是毛澤東不同時期反復閱讀留下的手跡。毛澤東最喜歡讀的是中國歷史書,如《史記》、《資治通鑒》等,這類書他在青少年時期就多次讀過,對一些篇目能背誦如流,但他對之長讀不厭,晚年仍在反復閱讀。一些重要的馬列著作、哲學和黨史類以及文學類的著作,他更是反復研讀。如《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都讀了十遍以上。如《昭明文選》,他閱讀批注過的版本,存留的就有三種。此書他青年求學時代讀過,20世紀50年代他又讀,60年代再讀,70年代仍又讀了好幾遍。對《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古典小說,毛澤東幾乎是從小讀到老。對于這些古典小說,毛澤東同時把它們當作歷史來讀。而對于《紅樓夢》,毛澤東讀得更仔細,并且至少讀過10種不同版本。毛澤東曾說,《紅樓夢》要讀過五遍以后才能有發言權。由于有獨特的閱讀視角,毛澤東從書中看出了當時社會激烈的階級斗爭。對于韓昌黎詩文全集,除少數篇章外,毛澤東都曾一篇篇仔細琢磨,從用詞匯、章句到全文意義,他都有很好地研究。對于全集的大部分詩文,他都能背誦如流。

  廣收博覽 

  讀書廣收博覽是毛澤東一貫提倡和踐行的。1957年10月,毛澤東在給秘書林克的信中曾這樣說:“鉆到看書看報看刊物中去,廣收博覽,于你我都有益。”這句話其實也是毛澤東的經驗之談。他自己的讀書范圍就十分廣泛,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從西方社會科學名著到馬列著作,從古代作品到近人新作,總之,哲學、經濟學、政治、軍事、文學、歷史、宗教、地理、自然科學、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書籍以及各種報紙雜志,都在毛澤東的涉獵范圍。到了晚年,毛澤東讀書時側重的是中國歷史和中國古代文學著作。文學書籍中,包括詩詞歌賦、楹聯、筆記小說,毛澤東都百讀不厭。對于文學作品,毛澤東一方面是在鑒賞和品味,另一方面也把它們當作“歷史”來讀,因為那些詩文小說之中深埋著歷史事實和思想。中國歷代史書則是毛澤東的最愛,對此他幾乎什么都讀。除《二十四史》、《資治通鑒》這些正史外,各種野史、稗史、歷史演義等毛澤東也讀,甚至連小人書都不放過。毛澤東讀歷史是為了以史為鑒,“古為今用”,他非常重視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以從中找出可資利用的東西。正因為熟諳歷史,毛澤東在自己的著作、講話中,常常引用中外史書上的歷史典故來闡明深刻的道理,也常常借助歷史的經驗來指導自己領導的革命事業。毛澤東在延安時曾說過,讀書可以使人增長學問,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的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這段話點出了知識對人的重要性。這也許就是毛澤東為何一生博覽群書、吸取新知的動力所在,同時也是毛澤東為何要革命者努力學習、認真讀書的真諦所在。毛澤東之所以成就為大思想家,不僅在于他有遠大的眼光、開闊的胸襟,更在于他讀書時廣收博覽,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知識結構。

  系統鉆研

  毛澤東提倡博覽群書,同時又提倡認真研究、系統地掌握書本知識。毛澤東對社會科學知識的系統掌握和對自然科學知識的深入了解,從他的著作和演講中可以明顯看出來。同時,從他的存書和借書的情況也可以窺其一斑。在中南海毛澤東近10萬冊的個人藏書中,主要有這么幾類: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其中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全集與選集;闡釋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各種教科書和理論書籍;中國歷史典籍及各種中國古書,包括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部分收藏),各代筆記體小說、隨筆,詩詞、文論及市井笑話集;中國近現代名著,如《魯迅全集》、《革命軍》等;工具書;有關自然科學的書籍,以及譯成中文的世界名著等。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經常到北京圖書館、北師大圖書館等館借書閱覽。據不完全統計,從1949年10月至1966年9月,毛澤東曾從北京圖書館等館借用各種圖書2000余種,共5000余冊。對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更是號召系統研究。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的政治報告中講到學習問題時,毛澤東曾這樣指出:一切有相當研究能力的共產黨員,都要研究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都要研究我們民族的歷史,都要研究當前運動的情況和趨勢;并經過他們去教育那些文化水準較低的黨員。對于這種研究,中央委員和高級干部尤其應當加緊。他還說:“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毛澤東強調:“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任務,對于我們,是一個亟待解決并須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大問題。我希望從我們這次中央全會之后,來一個全黨的學習競賽,看誰真正地學到了一點東西,看誰學的更多一點,更好一點。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上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地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斗力量,并加速我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對于自然科學的理論,毛澤東同樣有研究興趣。他認為自然科學是人們爭取自由的一種武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赫胥黎的《天演論》,哥白尼、布魯諾的著作,坂田昌一、李四光、竺可楨、楊振寧等科學家的著作,毛澤東曾反復研讀過多遍。在上世紀50年代后期,毛澤東系統鉆研過農業、土壤、機械、物理、化學、水文、氣候等方面的著作。

  勤動筆墨 

  勤動筆墨是毛澤東讀書時的一大特點。這一特點與毛澤東對所喜之書要反復研讀的習慣有關。動筆墨主要表現為毛澤東在讀書時常常在書頁上圈圈點點,勾勾畫畫,留下自己的心得或評論。這種與眾不同的讀書習慣是毛澤東從青年時代開始養成的。早在湖南一師求學期間研讀德國倫理學家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時,毛澤東就曾在書頁上寫有12000字的讀書批注。投身于中國革命事業后,毛澤東在戎馬倥傯的歲月利用時間讀書時,仍保留了這一習慣。在領導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由于有了以延安為中心的較為穩固的革命根據地,毛澤東為全面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學說尤其是哲學學說,又一次開始發憤讀書。他的這種發憤讀書,不僅為當時的人們耳聞目見,也通過他所研讀過的書籍——后來整理出版的《毛澤東哲學批注集》中留下的手跡可以清楚地看出來。在毛澤東所讀過的書頁上,到處都有他留下的閱讀符號,如豎線、橫線、斜線、浪線、三角、方框、圈、點、勾、叉及問號等等。有些符號不止圈畫一次,而是杠上加杠、圈外畫圈。從毛澤東所留下的批注看,它大多寫在書頁的天頭、地腳、頁邊、中縫或字旁行間。有不少批注呈“密集型”,即密密麻麻寫滿書頁,這樣的文字密集型批注多達100余頁。此外,毛澤東在讀書時,還細心地改正了原書中一些排錯的文字和標點符號,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毛澤東專心讀書的精神狀態。經統計,在《毛澤東哲學批注集》中,毛澤東留下的總字符數為27604個。其中在10本書上作的批注為830條,總字符數為22834個;1篇讀書摘要、1篇讀書日記及1封書信的總字符數為4770個。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形成的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仍然保留著,故他讀書時作批注更勤。1993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收集有毛澤東閱讀40部文史古籍時所留下的《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這本批語集計有批語314處,總共有6733個字符。其中對16部文學書的批語75處,計2468個字符;對24部史學書的批語239處,計4265個字符。這些讀書批注,是毛澤東讀書生活的歷史紀錄,是毛澤東讀書時全神貫注、細致入微和善于思索的證明,也是我們研究和學習毛澤東讀書方法的珍品。 

  學思結合

  毛澤東提倡多思,在學習方面也是這樣。這與孔子的名言“學而不思則罔”一致。在《〈倫理學原理〉批語》中,青年毛澤東就曾批評學而不思的陋習。他這樣寫道:“吾國二千年之學者,皆可謂之學而不思。”與這種陋習相反,毛澤東在讀書時善于獨立思考。尤其是在讀歷史書的時候,毛澤東把所讀之書放置在一個恰當的歷史背景中,注意把握所讀之書形成的時代特點、社會條件和作者成書條件、寫作動機、指導思想和目的,弄通讀透書的內容。他以自己特殊的價值取向,從書中鑒取歷史興亡之道,通過品評歷代政事,臧否人物,吸取經驗教訓,悟出自己所需的為政方略,并在同古人的對話中激發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觀念。毛澤東以自覺的清醒的批判意識來讀書,從不為書所俘虜。在恰當評價書中所言風物政事、以明利害得失時,總是顯露出自己的獨具智慧。毛澤東憑借自己淵博的知識,善于以歷史學家的眼光對所讀之書作認真考證,辨別史學真偽,甚或勘正文字錯誤,校改和添加標點符號,這是一般人尤其是知識菲薄的人難以做到的。例如,毛澤東喜歡讀史,但他卻又這樣說:“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正確的態度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被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毛澤東不僅對中國歷史有根本的把握,也對歷史上忠奸賢庸各式人物及其行為有中肯評價。在《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中,他對一些杰出人才的贊譽比比皆是:“臧質豪杰之士”,“生子當如李亞子”,“偉哉虞公,千古一人”。對一些歷史人物,毛澤東進行認真比較,如“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李恪英物,李治朽物”,“袁覬無能”,“袁粲死節”。對于一些無能、昏庸、奸佞之輩,毛澤東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惡,給予客觀評價,如(劉表)“虛有其表”,“‘專聽生奸,獨任成亂’,梁武有焉”,“王建庸人,不知政治”,“笑里藏刀李義府”。讀書時嚴于考證是毛澤東的一大特點。他像一位治學嚴謹的學者,甚至對所讀書中的史實哪怕是一些別人認為微不足道的細節也不予忽略。在讀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和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寫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等書時,毛澤東也表現出了獨立思考、不盲從的精神。毛澤東認為,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商品存在的條件闡述得不完整,回避了“集體所有制如何過渡到單一的全民所有制問題”。他還指出:“斯大林說,蘇聯的‘特種的商品生產’的‘活動范圍只限于個人消費品’。這看來很不妥當。”對于產品分配問題,毛澤東認為:“蘇聯教科書寫得最不好,要重新另寫,換一種寫法。”總之,在學習態度上,毛澤東認為有兩種:“一種是教條主義的態度”,另一種是“學習的時候用腦筋想一下”。他認為前一種態度不好,需要的則是后一種態度。

  不閉門求學 

  毛澤東主張,求學不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要結合社會的實際;不但要讀有字之書,還要讀無字之書。他在《講堂錄》中曾經寫道:“閉門求學,其學無用。欲從天下萬事萬物而學之,則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贊賞古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之道,向往司馬遷周覽天下名山大川、開闊胸襟的壯舉:“游之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覽眾山小;泛黃渤之海,啟瞬江湖失。司馬遷覽瀟湘,泛西湖,歷昆侖,周覽名山大川,而其襟懷乃益廣。”正是為了踐行開門求學,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期間曾利用假期考察湖南農村。1917年暑假,他與蕭子升曾以“游學”方式,考察了長沙、寧鄉、安化、益陽、沅江五縣,歷時一月有余,收獲頗多。1917年冬,毛澤東到瀏陽縣文家市鐵爐沖一帶考察。1918年夏,毛澤東與蔡和森一起環繞洞庭湖對益陽、湘陰、沅江作了為時半個多月的考察。通過多次考察,毛澤東真切地了解了農村的實際,他看到農村存在著八種人:大地主;小地主;自耕農;半自耕農;半益農;貧農;雇農;游民。對農村社會狀況和階級狀況的這種了解,為他后來用馬列主義的理論分析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及其政治態度,以及農民問題提供了最初的事實經驗。大革命時期,尤其是中后期,毛澤東以極大精力從事組織農民運動的工作以及調查研究工作。1925年春,毛澤東從上海回故鄉韶山“養疴”。他除了對韶山一帶的農民進行革命啟蒙教育外,還調查收集了大量有關農民生產和生活的材料。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以后,毛澤東特地對當時全國土地占有情況作了調查。從中了解到占農村人口百分之十的地主、富農、高利貸者及官吏,總共占有全國耕地的百分之七十。而占農村人口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貧農、佃農和雇農,卻只占全國耕地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這些調查材料為農村土地革命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根據。在北伐戰爭節節勝利,華南農民運動蓬勃發展之際,為了回答對農民運動的責難,支持并更大規模地掀起農民運動,毛澤東1927年1月專程赴湖南考察湘潭、長沙等五縣的農民運動,并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報告指出,占農村人口百分之七十的貧農是農村中苦戰奮斗的主要力量,是打倒封建勢力的先鋒。毛澤東認為,農民在幾個月之內做到孫中山致力國民革命四十年“所要做而沒有做到的事”,農民運動建立了奇勛。他熱情贊揚農民運動“好得很”,并以事實有力地批判了在對待農民運動問題上的各種錯誤觀點和做法。正是在長期、廣泛和深入調查農村的基礎上,毛澤東不僅為中國革命找到了動力,找到了一條革命陣線,而且從理論上提出了一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學離不開問

  毛澤東認為學習不僅要善于讀死的書本,還要善于讀“活”的書本,面向社會生活實踐。而讀“活”的書本就離不開問,因而他主張學孔夫子的“每事問”。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毛澤東在批評教條主義或本本主義時論述了這個問題。他說:“你對于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你完完全全調查明白了,你對那個問題就有解決的辦法了。”他還辛辣地諷刺有些蠢人不作調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辦法”、“打主意”,這是“一定要產生錯辦法和錯主意”的。毛澤東批評許多領導者,一接任新的工作就喜歡宣布政見,一遇到困難就嘆氣、惱火,而不知到自己的“工作范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個孔夫子的‘每事問’”。毛澤東曾大聲疾呼,要反對本本主義,不要開口閉口“拿本本來”。他說:本本主義的社會科學研究法是最危險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共產黨的正確斗爭策略,決不是少數人坐在房子里能夠產生的,它是要從實際經驗中才能產生。而在實踐中學習需要有眼睛向下、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毛澤東在《〈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中強調了這一點。他說:要了解情況,“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毛澤東舉例說:“我在湖南五縣調查和井岡山兩縣調查,找的是各縣中級負責干部;尋烏調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級干部,一部分下級干部,一個窮秀才,一個破產了的商會會長,一個在知縣衙門管錢糧的已經失了業的小官吏。他們都給了我很多聞所未聞的知識。使我第一次懂得中國監獄全部腐敗情形的,是在湖南衡山縣作調查時該縣的一個小獄吏。興國調查和長岡、才溪兩鄉調查,找的是鄉級工作同志和普通農民。這些干部、農民、秀才、獄吏、商人和錢糧師爺,就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采取同志態度的,否則他們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盡。”而開調查會“必須自己口問手寫,并同到會人展開討論。因此,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毛澤東還表示,自己的志愿是“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毛澤東這種甘當群眾小學生、“每事問”的精神在新中國成立后仍然保留著。1952年12月,他在一次會議上遇見了地質學家李四光,即開門見山地問:“你那個‘山字型’構造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給我講一講?”李四光沒想到毛澤東會關心地質力學的具體問題,便向他作了解釋,說明“山字型”構造是一種地質構造類型,形狀如同漢字的“山”字。通過這件事,李四光認為毛澤東虛懷若谷、不恥下問,使自己倍受鼓舞。

  善于擠和鉆 

  用擠和鉆的方法進行學習,是毛澤東尤其提倡的。他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講到學習運動是可能的時曾說:學習運動不僅必要,而且可能。大家雖然忙得很,理論書一般也看不懂,但可以想法子解決。一個法子“叫做‘擠’,用‘擠’來對付忙。好比開會的時候,人多得很,就要擠進去,才得有座位。又好比木匠師傅釘一個釘子到木頭上,就可以掛衣裳了,這就是木匠向木頭一‘擠’,木頭讓了步,才成功的。自從木頭讓步以來,多少木頭釘上釘子,把看不見的纖維細孔,‘擠’出這樣大的窟窿來,可見‘擠’是一個好辦法。我們現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叫它讓讓步,就用‘擠’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飯、休息中間,擠出兩小時來學習,把工作向兩方面擠一擠,一個往上一個往下,一定可以擠出兩小時來學習的。” “看不懂也有一個辦法,叫做‘鉆’,如木匠鉆木頭一樣地‘鉆’進去。看不懂的東西我們不要怕,就用‘鉆’來對付。”“工作忙就要‘擠’,看不懂就要‘鉆’,用這兩個法子來對付它,學習是一定可以獲勝的。”毛澤東是“擠”和“鉆”精神的提倡者,更是實行這種精神的模范。青年時期他曾在路燈下看書,甚至躲在廁所里看書。新中國成立后他日理萬機,工作十分繁忙,但仍利用飯前飯后、節假日、旅途間隙讀書。1958年3月,毛澤東在成都主持召開會議,其間20多天他為了不耽誤讀書,就在辦公室里吃飯。吃飯時他把面前的文件、書刊往旁邊一推,端起碗就吃。還未等咽下最后一口飯,他又投入了工作或學習。有一年夏天在武漢,天氣炎熱,但毛澤東仍秉燈夜讀,汗水從臉頰直往下淌,工作人員拿毛巾給他擦,他風趣地說:“看來讀書學習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流下汗水,學到了知識!”步入高齡后,毛澤東體力衰弱、視力減退了,但讀書學習的熱情絲毫未減。后來由于患白內障,他的視力極其微弱,只能用放大鏡一點點地看書,或由工作人員讀給他聽。1975年,毛澤東的眼睛做手術后,視力有所恢復,又開始了大量閱讀,有時竟然一天讀上十幾個小時,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壓時仍手不釋卷。毛澤東在學習上提倡“擠”和“鉆”的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已發揚光大起來。這在人民的好戰士雷鋒身上表現尤其突出。雷鋒曾在日記中寫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鉆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鉆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于擠和善于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毛澤東曾說:“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事實上,毛澤東對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這兩者都做出了表率。學而不厭首先表現在他對馬列著作的學習上。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千方百計找書讀。1932年4月紅軍打漳州時,毛澤東收集到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論》、列寧的《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個策略》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等書,立即忙著研讀和討論。長征路上,他寧可丟掉衣服也不肯丟掉書。患病的時候,他就躺在擔架上讀。幾十年間,毛澤東閱讀了大量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著作及許多馬列主義的政治、經濟、哲學、軍事、文學、史學等專著。對《共產黨宣言》這部經典,毛澤東1920年到北京的時候第一次曾接觸到它的部分章節,后來便經常閱讀它,書中的許多精辟論斷,他幾乎能背下來。1939年年底,毛澤東在延安時,對一位進馬列學院學習的同志說:《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只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所啟發。我寫《新民主主義論》時,《共產黨宣言》被翻閱過多次。對名著《資本論》,毛澤東早在延安時就翻閱過,1954年再次閱讀了它。當《資本論》于1956年再版,1968年分成7冊以大字本印出時,他先后選讀了若干篇章。直到逝世前不久,他還一邊讀,一邊在書上做標記。毛澤東對英語的學習同樣鍥而不舍。在青年時代他初步學過英語,在延安時期他堅持學習英語。新中國成立后學習環境改善了,毛澤東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了。雖然已到花甲之年,他每天都要學習英語,夏夜十二點還在路燈下大聲朗讀。每次外出,毛澤東總帶著字典學習英語政治書籍。無論在火車上、飛機上,他都堅持學習。毛澤東非常愛哲學。在延安時期,他發起成立哲學學習小組后,每到星期三晚上便約十來個人在自己的窯洞里開哲學座談會。在暗淡的燭光映照下,大家圍坐在一起漫談馬列主義哲學。毛澤東每次都親自主持,并事先指定報告人準備好發言提綱作中心發言,發言后大家跟著發表意見。對每個人的發言毛澤東都認真聽,并做筆記。毛澤東同時是誨人不倦的導師。無論是在湖南一師附小任教,還是在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和中央黨校講課,毛澤東都能深入淺出,講得非常生動、活潑,且循循善誘。關懷警衛戰士學文化是毛澤東誨人不倦的另一個重要例證。1955年,毛澤東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接見警衛團一中隊的全體戰士,用商量的口氣要衛士學文化。學校開學后,毛澤東不斷地關心衛士們的學習情況。他常問一些外出執勤的衛士:“你們工作累不累?你們把學習的東西都帶來了嗎?”在一次冬季的旅途中,飛機快要起飛了,毛澤東還在向隨行的衛士了解文化學習情況,并溫和地說:“代數一定得學好!物理、化學好多計算都是用代數計算的,你們要學不好代數,物理、化學也學不好。不要怕難!”他還鼓勵衛士說:“你們在這個學校學習七、八年,就成了工農出身的大學生。”毛澤東除詢問衛士文化學習的情況外,在日常生活中還常常提問,以啟發衛士的求知欲。從天上的行云到地上的流水,從空中的飛鳥到院子里的花木,毛澤東見到什么就問什么,如在游泳的時候就問水的成分是什么?人在水上為什么會浮起來?海水為什么是咸的?在廣州就問廣州為什么這樣熱?天熱有什么好處?見到老鷹就問老鷹在云中為什么翅膀不動就可以飛?等等。

  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 

  毛澤東是理論聯系實際的行家,他明確指出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在《實踐論》中他曾這樣說:“如果有了正確的理論,只是把它空談一陣,束之高閣,并不實行,那末,這種理論再好也是沒有意義的。”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所作的《整頓黨的作風》的演講中,針對中國共產黨內存在的教條主義學風,毛澤東對人們在理論家、理論和實際聯系等問題上存在的糊涂觀念作了澄清。他說:“如果我們身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卻對于中國問題熟視無睹,只能記誦馬克思主義書本上的個別的結論和個別的原理,那末,我們在理論戰線上的成績就未免太壞了。如果一個人只知背誦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或哲學,從第一章到第十章都背得爛熟了,但是完全不能應用,這樣是不是就算得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呢?這還是不能算理論家的。我們所要的理論家是什么樣的人呢?是要這樣的理論家,他們能夠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地解釋歷史中和革命中所發生的實際問題,能夠在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種種問題上給予科學的解釋,給予理論的說明。我們要的是這樣的理論家。”毛澤東進而明確指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如果你能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觀點,說明一個兩個實際問題,那就要受到稱贊,就算有了幾分成績。被你說明的東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績就越大。”對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中國革命實際的聯系,毛澤東把它們比作“箭與靶的關系”。他說:“拿一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有的放矢’。”但“有些同志卻在那里‘無的放矢’,亂放一通,這樣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壞。有些同志則僅僅把箭拿在手里搓來搓去,連聲贊曰:‘好箭!好箭!’卻老是不愿意放出去。這樣的人就是古董鑒賞家,幾乎和革命不發生關系。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箭,必須用了去射中國革命之的”。另一方面,毛澤東把對理論的應用或實踐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學習。這主要是投身中國革命和中國革命戰爭的億萬革命群眾不是先通過學校培養出來的,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不斷加入的。人們往往不是先學好了再干,而只能是從干中學。因此,毛澤東就有了如下一段著名的話,這就是《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的一段話:“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沒有進學校機會的人仍然可以學習戰爭,就是從戰爭中學習。革命戰爭是民眾的事,常常不是先學好了再干,而是干起來再學習,干就是學習。”從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貢獻來看,他無疑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模范。他在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于中國革命過程中時,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創造出了許多新的理論,如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黨的建設尤其是農村環境中建黨的理論,革命根據地及其建設的理論,軍隊建設理論,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戰術,統一戰線理論,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等。正是有賴于這些正確的理論,中國共產黨才領導中國人民取得偉大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毛澤東論學的內容,除了以上十二個方面外,還有很多。例如,關于學習要恭恭敬敬、老老實實,不要不懂裝懂的論點;知識的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的論點;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學習必須從不自滿開始的論點;學習一定要學到底,學習的最大敵人是不到“底”的論點;拜一切內行的人為師的論點;學習外國一切好的東西的論點等。限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論列了。需要指出的是,毛澤東的學習方法為我們獲取新知、積累精神財富提供了有益借鑒,毛澤東熱愛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全黨和全社會大力弘揚。當前,要落實建立學習型政黨組織的任務,就要像毛澤東那樣認真讀書學習、學以致用。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正是時代所需,全黨全民所需。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不卡 | 尤物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 伊人亚洲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