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勝利萬歲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九六九年四月)
第三部分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1965.9——1969.4)
前 言
由我們偉大導師毛主席親自發動的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偉大創舉。這個大革命,是一場政治大革命,是一場上層建筑領域里的大革命,是一場大規模的,真正的無產階級的大革命。這個大革命,不僅使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而且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的一個偉大的新貢獻。
十九世紀,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二十世紀初,列寧不但從理論上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并且親自領導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但是,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一小撮蘇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背叛了無產階級專政,使蘇聯走上資本主義全面復辟的道路。這是五十年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最大的教訓。這一嚴酷的事實,把如何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的問題,突出地提到了全世界馬克思列寧主義者面前。
在帝國主義走向全面崩潰和社會主義走向全世界勝利的歷史新時代,毛主席在領導全中國和全世界革命人民同帝國主義、各國反動派,特別是同以蘇聯叛徒集團為中心的現代修正主義的斗爭中,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全面地總結了國際無產階級專政的正反兩個方面的歷史經驗,解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毛主席以他偉大的氣魄高度的智慧,勝利地發動和領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到第三個里程碑——毛澤東思想階段的一個極其重大的標志。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黨內一小撮走資派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最危險的敵人,階級斗爭突出地、集中地表現為黨內兩條路線的斗爭,也就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斗爭。正如林彪同志所指出的,“在我們黨內,毛主席是最正確的,是革命的,代表無產階級的。而劉、鄧是錯誤的、反動的,代表資產階級。一個是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一個是要走資本主義道路。所以就形成兩條路線的激烈斗爭。”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始終貫穿著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同以劉少奇、鄧小平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激烈斗爭。要不要發動群眾、是不是依靠和相信群眾,是文化大革命中兩條路線斗爭的焦點。全國億萬革命群眾,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親自發動和領導下,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鼓舞和指引下,高舉“對反動派造反有理”的革命大旗,沖破劉、鄧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層層枷鎖,向以劉少奇為首的黨內一小撮走資派展開了猛烈的進攻,堅決粉碎了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瘋狂反撲,摧毀了中國赫魯曉夫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把他們篡奪的權力重新奪回到無產階級手中,極大地鞏固了我國的無產階級專政,極大地鞏固和加強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同時,這個偉大的群眾運動還沖刷出了一批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和隱藏在各個陰暗角落里的牛鬼蛇神,大破四舊,大立四新,用毛澤東思想這個無比強大的思想武器對各個領域內的資本主義勢力進行了革命的大掃蕩。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在全國人民中間大普及、大傳播,全國人民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正如林彪同志所指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思想同廣大人民群眾新結合的運動,毛澤東思想一旦為億萬群眾所掌握,就會成為不可戰勝的物質力量,就可以保證我們的無產階級專政永不變色,就可以使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沿著毛澤東思想的道路勝利前進”
斯大林說:“十月革命并不是單只‘民族范圍內的’革命,它首先就是國際性世界性的革命”。就像十月革命并不是單只“民族范圍內”的革命一樣,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也不是單只的“民族范圍內”的革命,它同時也是國際性的革命。中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打開了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復辟、通向共產主義的道路。它的基本經驗,反映了無產階級專政建立以后,向共產主義過渡的整個歷史時期中階級斗爭的普遍規律,在人類發展史上,已經和正在產生深遠影響。這場大革命,震動了世界,沉重地打擊了美帝蘇修和各國反動派,獲得了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和一切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兄弟黨和兄弟組織。全世界廣大無產階級和革命人民以及許多友好國家、有好團體和人士的熱情贊揚和支持,是全世界人民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提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全世界革命人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毛澤東同志是當代無產階級偉大的導師和杰出的領袖,毛主席就是當代的列寧。毛澤東思想是當代最高水平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當代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動派聞風喪膽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無產階級和廣大革命人民最強大的思想武器。全世界革命人民熱烈歡呼中國這個世界革命中心,經過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變得更加鞏固、更加強大了。
毛主席一再教導我們:“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輿論,總是要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階級是這樣,反革命的階級也是這樣。”毛主席的話,打中了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的要害。我們要從政治上打倒他們,也必須首先用革命的輿論粉碎他們的反革命的輿論。遵照毛主席的教導,文化革命的英勇旗手江青同志首先在藝術領域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一批光輝奪目的樣板戲登上了戲劇舞臺。接著,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對“三家村”和舊北京市委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進行了公開的批判,為大規模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做了輿論準備,同時揪出了彭、羅、陸、楊反革命集團,粉碎了他們篡黨篡軍篡政的反革命政變陰謀,為全面開展文化大革命運動準備了條件。毛主席親自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通知》,徹底批判了彭真反革命修正主義集團在劉少奇支持下精心炮制的破壞文化大革命的“二月提綱”,提出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理論、路線、方針、方法和政策,吹響了文化大革命的進軍號角,成為整個運動的偉大綱領。這個《通知》決定成立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組,堅決執行了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利用毛主席不在北京的機會,公然對抗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拋出了一條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在他們暫時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瘋狂 地實行資產階級專政,竭力扼殺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這條反動路線受到無產階級革命派的堅決抵制。正在斗爭的關鍵時刻,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回到北京,親自主持召開了八屆十一中全會,徹底批判了劉鄧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制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十六條》。在八屆十一中全會期間,毛主席寫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報,這個最光輝的文獻,揭開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兩條路線、兩個司令部斗爭的蓋子,使全國人民進一步明確了這場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對象和主要任務。它指引無產階級革命派和廣大革命群眾向資產階級反動路線、資產階級司令部發動總攻。八屆十一中全會粉碎了劉、鄧資產階級司令部篡奪中央領導權的陰謀,進一步確立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在全黨全國的最高權威,并確立了毛主席最好的學生和最親密的戰友林彪同志作為我們黨的副統帥。這對加強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領導,保證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前進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對我黨和我國的命運,對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都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一九六六年國慶,林彪副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代表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徹底批判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戰斗號令。他指出:“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以毛主席為代表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同資產階級反對革命路線路線的斗爭還在繼續。那些堅持錯誤路線的人,只是一小撮人,他們脫離人民,反對人民,反對毛澤東思想這些決定了他們一定要失敗。”在毛主席熱烈支持和倡導下,興起了震撼世界的紅衛兵運動和革命大串連。毛主席八次接見一千三百萬紅衛兵小將和其他革命群眾,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革命的工人、農民,以及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識分子,迅速地投入戰斗。大字報更多了,好像燎原烈火,萬炮齊鳴,“對反動派造反有理”的口號響徹全國。億萬群眾炮打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的戰斗,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任何反動階級都絕不會自動地退出歷史舞臺。在劉少奇已經垮臺以后,劉少奇修正主義集團重要成員陶鑄之流,跑出了“懷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形“左”實右的口號,妄圖同 的革命路線對抗。而當這個陰謀被粉碎以后,一九六六年冬到一九六七年初又出現了一股矛頭指向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逆流,即“二月逆流”。他們企圖推翻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的決議,替劉少奇的資產階級司令部翻案,對革命群眾運動實行鎮壓和報復。在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領導下,億萬革命群眾堅決粉碎了這股反革命逆流,英勇地捍衛了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捍衛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線。
革命實踐使群眾懂得了政權的重要性。一九六七年一月,具有革命傳統的上海工人階級,在毛主席和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領導和支持下,挺身而出,同廣大革命群眾、革命干部聯合起來,于一九六七年一月自下而上的地奪了舊市委、舊市人委中走資派的權力。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決定發表了上海工總司等十一個革命組織聯名寫的《告上海全市人民書》,并向全國人民發出發出“無產階級革命派聯合起來,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奪權”的戰斗號召,高瞻遠矚地提出“在需要奪權的地方和單位,必須實行革命的‘三結合’的方針,建立一個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無產階級權威的臨時權力機構。這個權力機構的名稱,叫革命委員會好。”全國各地的革命派,堅決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戰斗號召,一月革命風暴迅速席卷全國。在一些地區開始建立了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無產階級權威的、實行革命“三結合”的臨時權利機構——革命委員會。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奪權斗爭的關鍵時刻,堅決響應偉大統帥毛主席“人民解放軍應該支持左派廣大群眾”的戰斗號召,懷著對偉大領袖毛主席、對毛主席革命路線的無限忠心,投入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運動。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由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親手締造、由林副主席直接指揮的舉世無雙的紅色軍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堅強柱石,是保衛社會主義祖國的鋼鐵長城。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廣大無產階級革命派的堅強后盾,對于更好地貫徹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就在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關鍵時刻,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一九六七年八、九月間,親自視察了華北、中南和華東地區,發出“要斗私批修”的偉大號召,作出“要辦學習班”等一系列最新指示,引導廣大革命群眾逐步地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進一步實現革命的大聯合和革命的三結合,把小資產階級思想引導到無產階級革命的軌道。全國廣大革命群眾,以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為武器,緊跟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為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而奮斗。運動從此向更深階段發展。
一九六七年夏和一九六八年春,全國的無產階級革命派,在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正確領導下,粉碎了凱子右的和極“左”方面的翻案邪風,擊退了資本主義復辟逆流。王(力)、關(鋒)、戚(本禹)和后來的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這些反黨野心家、反革命兩面派和反革命陰謀集團,把矛頭指向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指向偉大的人民解放軍、指向新生的革命委員會和挑動群眾斗群眾的罪惡陰謀遭到徹底破產。這一小撮壞人,同他們的主子劉少奇一樣先后被揪出來。全國人民,緊緊掌握斗爭的大方向,從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對黨內最大的一小撮走資派和他們在各條戰線上所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展開了更加充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群眾性的大批判。在毛主席“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的號令下,無產階級革命的主力軍工人階級和它的鞏固的同盟軍貧下中農,登上了上層建筑的斗、批、改的政治舞臺。這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偉大事件。從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七日起,工人階級肩負偉大的歷史使命,浩浩蕩蕩地開進了被那些走資派統治的場所,開進了一切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這是能不能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關鍵問題。實踐證明: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工人階級能夠領導一切。經過一年零九個月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反復較量,全國軍民實現了毛主席發出的“無產階級革命派聯合起來,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奪權”的偉大號召,到一九六八年九月,全國除臺灣省以外的二十九個省、市、自治區全部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全國山河一片紅,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取得了偉大的、決定性的勝利。
一九六八年十月,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通過決議,把大叛徒、大內奸、大工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宣告了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的徹底垮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為黨的“九大”勝利召開,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在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的時刻,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于一九六九年四月一日在北京隆重召開。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他的親密戰友林彪副主席主持了大會。毛主席在講話中說:“我們希望這一次代表大會,能夠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大會以后,在全國取得更大的勝利。”大會一致通過了林彪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所作的政治報告。這個報告高舉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深刻地闡明了毛主席關于在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系統地總結了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經驗,分析了國內外形勢,提出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今后的戰斗任務,是指導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綱領。大會一致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章。新黨章明確規定了黨的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同時明確規定林彪同志是毛主席的接班人,這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勝利,這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大會在極其熱烈的氣氛中選舉了以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第九屆中央委員會。新的中央委員會的組成有力地表現了我們黨在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下空前的朝氣蓬勃、空前的革命團結。大會于四月二十四日勝利閉幕。大會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圓滿地實現了毛主席“開成一個團結的大會 ,勝利的大會”的號召。這次大會,必將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和國家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產生十分巨大的、深遠的影響。
毛主席告誡我們:“我們已經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但是,失敗的階級還要掙扎。這些人還在,這個階級還在。所以,我們不能說最后的勝利。幾十年都不能說這個話。不能喪失警惕。按照列寧主義的觀點,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最后勝利,不但需要本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努力,而且有待于世界革命的勝利,有待于在整個地球上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是整個人類都得到解放。因此,輕易地說我們革命的最后勝利,是錯誤的,是違反列寧主義的,也是不符合事實的。”我們要念念不忘階級斗爭,念念不忘無產階級專政,念念不忘突出無產階級政治,念念不忘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在毛主席為首、林副主席為副的無產階級司令部的率領下,高舉“九大”旗幟,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錄入后記
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上午,閑來無事,我在庭院里與幾位70歲開外的老師傅們聊大天,交流著看過電視劇《紅色搖籃》感想。一位老人說道:他手上有一本小冊子,是他年輕時的讀過的,是“路線斗爭大事記”。我馬上接上話茬:能不能借我讀讀?我給您打借條,保證原樣奉還。老師傅拉上我就走:打什么借條!走,跟我回家拿去!就這樣,《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勝利萬歲——黨內兩條路線斗爭大史記》(一九二九年七月——一九六九年四月),這本翻印于一九六九年七月的小冊子,我拿回了家。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黨內的兩條路線的斗爭就一直進行著。電視劇《紅色搖籃》,就展示了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四年這五年多的時間里黨內路線斗爭的情景。現在,先把小冊子的《第三部分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1965.4—1969.4)的《前言》送給大家一閱。其他部分,隨后錄入。錄入未經校對,脫字、衍字難免,請諒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