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編者按:近日,約翰•帕金斯的自傳體新書《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引起海內外眾多媒體的關注。約翰曾擔任查爾斯-T-梅因公司的首席經濟師,同時接受美國諜報機構的任務充當“經濟殺手”,利用各種欺詐手段幫助美國實現全球經濟和政治統(tǒng)治。在書中,作者對自己不光彩的經歷進行了深刻的反省與懺悔,并將其公之于眾,同時也揭露了“美國援助”背后的真實企圖。
………………………………………………………………………………………………………
一、“殺手”入行
在一次接受采訪時,約翰講述了自己成為一名“經濟殺手”的經過。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最機密的諜報機構國家安全局招募了當時還在經濟院校讀書的約翰。據約翰介紹,第一個個真正的“經濟殺手” 出現在50年代初,他叫克米特•羅斯福。克米特協助推翻了當時民選出來的伊朗政府。整個過程很少流血,沒有采取軍事干預;只花了數百萬美元。
不過,克米特當時是政府工作人員,一旦被抓,美國政府將有許多麻煩。此后,美國政府決定利用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局來招募“經濟殺手”,將他們派到私營咨詢公司、工程公司、建筑公司工作。這樣,“經濟殺手”一旦被抓,與政府沒有任何瓜葛。
約翰畢業(yè)后在一家波士頓公司工作,公司名叫查爾斯-T-梅因。當時公司有近2000人,約翰成為公司的首席經濟師。不過,約翰的真正工作是交易談判——為其他國家提供超出他們償還能力的巨額貸款,貸款的條件之一是其中的90%要返還給承建的美國公司。據約翰介紹,美國公司幫助建設的不少電力系統(tǒng)、港口或高速公路其實只為當地的有錢人服務,而窮人們卻跟著背上這筆巨額債務。一旦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美國政府和國際援助機構將聯手控制該國經濟,并利用其石油等自然資源為美國建立“世界帝國”的目標服務。
約翰說,作為一名“經濟殺手”,他的足跡曾經遍及非洲、亞洲、歐洲、拉美和中東,是不少重大歷史事件的直接參與者或重要目擊者。“經濟殺手”利用各種手段游說其他國家的要人,包括偽造財務報告、操縱選舉、賄賂、勒索、色情引誘和暗殺,等等。
二、揭開黑幕
該書的前言寫道:“謹以此書獻給我所敬重的兩位總統(tǒng)。”據約翰介紹,厄瓜多爾前總統(tǒng)海梅•羅爾多斯•阿吉萊拉和巴拿馬前政府首腦奧馬爾•托里霍斯•埃雷拉都曾經是他的客戶。這兩位總統(tǒng)都死于神秘的飛機失事。約翰在新書中披露,這兩位政府首腦并非死于事故,而是被暗殺,因為他們識破了美國的真正企圖,拒絕接受援助。
20世紀 70年代初,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降低石油產量,美國經歷了“石油危機”。約翰說,美國政府害怕類似情況再次發(fā)生,于是雇傭了他和另外幾名“經濟殺手”進入沙特。他們使沙特王室同意把石油收入匯到美國并投資有價證券。美國利用這些證券雇傭美國公司幫助沙特建筑新設施和新城市。沙特還同意把石油價格維持在美國能接受的范圍。
約翰還舉例說,厄瓜多爾的債務超過了它財政預算的一半,根本無力償還。當美國需要石油時,就會對厄瓜多爾說:
“瞧,你們還不起債,把亞馬孫雨林給我們的石油公司吧,那里有豐富的石油。”現在,美國已經進入亞馬孫雨林還破壞了它。
三、懺悔之路
約翰建立了一個個人網站(www.Johnperkins.org),通過該網站,人們可以了解到,約翰經歷了四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他做過“經濟殺手”、首席執(zhí)行官、生態(tài)環(huán)保專家以及作家。他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不同的杜會角色之中。
在做了多年的經濟殺手之后,約翰最終決定結束這樣的生活,并決定寫一本書講述自己的經歷,揭露出受雇于美國政府的“經濟殺手” 的真實面目。而在這一過程中,約翰也受到了無數次的威脅和利誘,歷經23年,這本自傳才于2004年底面世。那么,又是什么最終促使他不顧威脅利誘,毅然站出來揭露真相呢?約翰在該書前言中給出了答案。他說,最簡潔的答案是因為女兒給了他勇氣。杰西卡是約翰的獨生女兒,當得知父親正在考慮出版《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但內心又充滿了恐懼時,杰西卡挺身而出,說:“爸爸,不要焦慮。如果你被抓走了,我將從你停止的地方繼續(xù)你的工作。為了我的下一代,我們需要這么做。”
約翰同時也說,更復雜、更深層的觸動恐怕來自“9•11”事件的發(fā)生。他感到美國政府、所謂的國際救援組織和一些公司的所作所為對這一悲劇的發(fā)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覺得自己不能再袖手旁觀,應該做些什么。
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
約翰曾擔任查爾斯•T•梅因公司的首席經濟師。與此同時,他接受了美國諜報機構的任務充當“經濟殺手”,利用各種欺詐手段幫助美國實現全球經濟和政治統(tǒng)治。
約翰在其自傳《一個經濟殺手的自白》中指出,美國政府利用各種欺詐手段控制全世界的貧窮國家,而他則是這些行動的參與者。約翰在書中坦言,他曾受雇于美國情報部們出任秘密諜報人員,其中主要工作就是發(fā)布一些虛假預測,讓國際金融機構向第三世界國家發(fā)放它們根本無力償還的巨額貸款,從而在經濟上控制這些國家。
約翰并非來自學術機構,也不是一個激進分子,而是受雇于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名情報人員,接受過專門培訓,隨后又被委派到一家“合法的”公司任職。他從情報.機構領取薪水,表面上卻與他們沒有任何瓜葛。然而他的任務卻十分明確,正如他自己在書中寫到的一樣:通過各國際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擴張美國在全球的經濟和政治影響。
一、慣用手法
約翰的慣用手法是:前往一些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如沙特阿拉伯、伊朗、哥倫比亞或厄瓜多爾,或者像巴拿馬這樣的擁有世界上最重要海上運輸通道的國家,通過操縱統(tǒng)計數據,發(fā)布虛假經濟預測,再將結果告訴給貸款機構,讓目標國家陷入無力償還巨額貸款的窘困境地。一旦這個國家背負上沉重債務,政府就不得不作出妥協,在經濟上受控于美國和那些國際金融機構。
作者在書中前言部分指出,“謹以此書獻給我所敬重的兩位總統(tǒng)”。據約翰介紹,厄瓜多爾前總統(tǒng)海梅•羅爾多斯和巴拿馬前總統(tǒng)奧馬爾•托里霍斯都曾是他的客戶。這兩位總統(tǒng)都死于神秘的飛機失事。由金斯指出,他們實際上是死于暗殺,因為他們識破了美國的企圖,拒絕陷入政府與銀行間的陰謀游戲中。約翰說,“我們這些‘經濟殺手’沒能把羅爾多斯和托里霍斯拖入圈套,于是另外一些殺手實施了暗殺行動”。
約翰指出,這些行動的真正受益者永遠是美國人。因為發(fā)放貸款的條件之一就是讓哈利伯頓這樣的美國公司承接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因此,這些所謂的“貸款”永遠都不會逃離美國人的腰包,債務國家也因此被巨額債務套牢,這些債務往往占到財務預算的50%。80年代的厄瓜多爾就曾落入這樣的圈套。
約翰還在書中指出,印度前總理英迪拉•甘地也曾被這樣的美國代表拜訪過。他們給這位印度女總理帶來了這樣一個信息:只要她的政府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貸款,70位美國投資者就會帶上300億美元的投資前往新德里。然而,英迪拉•甘地拒絕了美國代表的建議,理由是政府剛剛吃力地償還過一筆高達20億美元的貸款,實在不知道如何再接受這筆“交易”。一位見證了這一過程的印度高級官員評價道,“她以生命作為代價拒絕了美國。”
二、控制石油
70年代末,在美國經歷了“石油危機”之后,這些“經濟殺手”隨后開始了在沙特阿拉伯的行動。約翰在書中介紹,美國絕不能讓自己受制于阿拉伯國家的隨意增加或減少石油產量的決定。其實早在此之前,美國人就成功地控制了伊朗,使得伊朗成為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目標。華盛頓資助了最終推翻穆罕默德•摩薩臺的政變,扶植禮薩•汗•巴列維王朝的復辟。石油危機之后,由于不滿伊朗政府的態(tài)度,美國開始在伊拉克尋找盟友,以便更大限度地控制石油資源。約翰指出,“在那一時期,美國在這些阿拉伯國家出資建設整個城市,不滿西方化的情緒也因此在這些地區(qū)滋長蔓延”。
美國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薩達姆•侯賽因——強硬的前伊拉克領導人。美國試圖推翻他的一切努力都以失敗告終。約翰說,“薩達姆的保鏢極其忠誠,無論什么誘惑在他們面前都不起作用,哪怕是價值不菲的賄賂”。于是,美國只有通過最直接的軍事于涉的方法將薩達姆趕下臺。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