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昌明:中國共產黨是干什么的?
——讀《人民日報》“七一”社論的疑惑
年年“七一”,今又“七一”。為紀念中國共產黨的生日,《人民日報》按慣例發表社論一篇。細看這篇社論,不由讓人產生兩點疑惑。
疑惑一,不講“理想信念”何談黨員“責任”?
“社論”開篇就講:
“今天是黨的94歲生日。仰望黨旗,每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更加深切感受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正當筆者想認真領會什么是“黨員責任”時,沒想到,所讀到的竟盡是些不著邊際的華麗虛詞:
“從上海石庫門尋找光明的探路人,到駕馭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領航者,肩負執政興國的神圣使命,我們有一往無前的豪情,更有時不我待的警醒”。
按照社論的意思,原來94年來共產黨人的“責任”就只是:“光明的探路人”,“第二大經濟體的領航者”,“執政興國的神圣使命”,一句話,是歷史與現實混合的“一往無前的豪情”和“時不我待的警醒”!
那么,共產黨人同林則徐、魏源,同康有為、梁啟超,同孫中山、黃興等歷史人物還有什么區別呢?共產黨同國民黨還有本質區別嗎?
社論就是避而不談共產黨的奮斗目標——為共產主義事業而斗爭!這就從法理上違背了《黨章》,也從根本上閹割了黨的性質。
回顧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建立,會上通過的第一個黨綱——黨的奮斗目標就是: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消滅階級差別。
1922年,黨在認清了當時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后,正式制訂了黨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
黨的最低綱領,即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是: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黨的最高綱領: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制度,漸次達到共產主義。
以后,隨著斗爭形勢的發展,盡管黨在不同歷史時期均有不同的歷史任務,《黨章》中對黨的現實斗爭任務也會有不同表述,但黨的最終斗爭目標始終是明確不變的。
1949年中國民主革命勝利后,中國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實踐。經過半個多世紀具有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與教訓,認識到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共產主義不是在短時期內所能建成的;但共產主義的奮斗目標并沒有改變。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與制度自信。
今年紀念黨的生日,對共產黨員應該有什么樣要求?其實,習近平總書記6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講話中,已經講得很明白。社論如果能夠把總書記的講話詮釋清楚就可以了。那就是,共產黨員應該:
“一是要做政治的明白人”;“二是要做發展的開路人”;“三是要做群眾的貼心人”;“四是要做班子的帶頭人”。
這四個“人”,“政治的明白人”是最為重要的,其原文是:
“對黨絕對忠誠,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執行黨的紀律和規矩,真正做到頭腦始終清醒、立場始終堅定。”
要求共產黨人應始終牢記自己的政治理想信念,就是最為重要的。缺了就一條,實際上就是丟了共產黨人的靈魂;也就喪失了理論自信、道路自信與制度自信。
疑惑二:“共產黨”與“中華民族”是什么關系?
社論提到“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構成當代中國最為關鍵的‘命運共同體’”。“近百年來,這個共同體合力將一個曾經飽受屈辱的國家重新帶上康莊大道,我們離民族復興的夢想從未如此之近。”
政黨與民族的關系能是“命運共同體”嗎?這得首先弄清楚:什么是“命運共同體”?
“命運共同體”,是個新名詞,《辭海》里找不到這詞條。估計是個外來詞,可能是從“歐洲共同體”一詞演變而來。據《百度百科》解釋:
“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可見,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可以因某種條件,結成“命運共同體”。顯然,只有是兩個平等的個體,才可能形成“命運共同體”。
中國境內56個民族歷史地形成為中華民族,她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國與亞洲鄰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結成“命運共同體”┄┄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是由中華民族的優秀分子組成的。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理論基礎的革命政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
可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不是兩個平等的個體。共產黨是中華民族這個機體本身的重要組成部分,豈可分割?把共產黨與中華民族說成是命運共同體,這實質上是把共產黨自外于民族的一種荒謬!客觀上就是要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的領導地位。
《人民日報》是中國共產黨的喉舌,寫出這樣水平的社論,實在令人咋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