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志,昆雞常笑老鷹非。自己狗肚雞腸眼光不行,又總戴著有色眼鏡看別人,當然不可能有正確的評價。正所謂“狗眼看人低”是也。
看人是個大學問,要正確認識和評價一個人,是很不容不容易的。社會是復雜的,人也是很復雜的,不管是誰,在社會上往往會給人以假象和錯覺,其真實面目和真實意圖就不易看出。韓信曾經乞食漂母,受過胯下之辱,有人就以為他不過是個屌絲而已,但是蕭何卻獨具慧眼,能看出他是個了不起的大英雄。劉備落難時投奔曹操,每天種菜以表示自己胸無大志,曹操卻一眼看穿,說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這是慧眼識英雄的例子。越王勾踐兵敗后在吳王夫差面前裝孫子行韜光養晦之計,吳王夫差就是狗眼看人,硬是沒看出明堂,最后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民國初年袁世凱稱帝,蔡鄂假裝在妓院鬼混以迷惑袁世凱,后在小鳳仙幫助下潛回云南,發動護國戰爭討袁。
所以看人也和看問題一樣,不能光看表面。有一首寫仙鶴的詩是這樣的:貌似悠閑中心苦,似是而非誰得知。在水邊覓食的仙鶴,看上去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舉止何其優雅,其實心里早己如熱鍋上的螞蟻,苦不堪言。在外人看來,一個老人,能和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每天衣食無憂,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樂,當然不會孤獨不會寂寞了。可是如果是一個老驥伏櫪的戰士,如果是一個胸有大志的政治家,遠離了斗爭的第一錢,脫離了日新月異的時代,離開了組織和戰友,就如離群的大雁,是最大的孤獨和寂寞,其內心的痛苦和煎熬,那些世俗眼光小人心態怎么能夠理解呢?
動物也會偽裝,也會冬眠,也會蜇伏,也會裝死,人就更不用說了。當年袁世凱也曾裝模作樣地回老家“養病”,蔣介石也曾數次下野,跑回老家奉化去享天倫之樂,你以為他真的很淡定很快活嗎?其實呢?就如熱鍋上的螞蟻,不過暫時裝死,是用了等待時機,以求一逞的手法罷了。
以小人之心俗人之眼看毛澤東,那就更是不得要領了。毛澤東何許人也?是甘為人民的利益而奉獻一切戰士和斗士,而且老而彌堅,終生不渝。“人生七十古來稀”,人過七十,應當頤養天年,享享清福了。可是毛澤東卻在古稀之年“重上井岡山”,義無反顧地向著舊世界發起了主動進攻;為了鼓勵年青一代到大風大浪中去鍛煉,在七十三歲高齡不顧個人安危去長江游泳;又在垂暮之年發起乒乓外交,直到生命的最終前一刻,還在為人民的事業操勞。對于一個把整個生命都投入到為人民的解放事之中的戰士,對于一個為理想為事業不斷創造豐功偉績引領時代潮流的革命者,對于一個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的斗士,所謂孤獨寂寞從何談起?有個叫梁漱溟的人,曾被毛澤東狠狠批評過,可是在毛澤東逝世后,這位梁先生卻說沒有了毛澤東他感到深深的寂寞和孤獨,和這位梁先生有同感的,恐怕還有不少吧?
披著畫皮的惡鬼,在現實中確實存在。當面是人,背后是鬼,外表美貌如花,實則蛇蝎心腸,看似忠厚老實,實際卻是亂臣賊子,掛著羊頭賣狗肉,說一套做做一套,這些都是客觀現實。所以如何閱識人,白居易曾有詩云: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毛澤東則認為,看人要看其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不要把人看死,對犯錯誤的人,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能輕信其檢討,而是要留有余地,以觀后效。總之,歷史是公證的,也是無情的。給人以假象的陰謀家和政治騙子,終究要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2014/8/2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