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忍耐的民族”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或許是幾千年華夏文明傳承中融入了太多的動蕩與災難,又或許是華夏文明史本質上就是一部“戰天斗地”對自然界的“征服史”,歷經太多的災難和動蕩的華夏兒女早已養成“沉穩與內斂”的民族氣質。“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兒膝下有千金”早已經深入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基因中,然而回顧6年前由天災引發的這場國家災難與民族之殤,回望地震災區那慘不忍睹的災難現場,回望救援軍民那英勇無謂的英雄壯舉與被災難激發出來的空前高昂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情緒,面對此情此景我想再鐵石心腸的人也不得不為之動容。
至今不能忘卻,在6年前那個悲慟異常的時刻出現的令人難以忘懷的幾個畫面:面對極其復雜的地質條件15名空降勇士義無反顧的縱身一跳、一位衣衫襤褸的拾荒老人在地震善款募捐處傾盡家財、一位護住3名孩子擋住掉下大梁的老師,當然還有那位站在廢墟面對鏡頭潸然淚下的官員……我們更不能忘卻,就是在那個鏡頭記錄下的感人畫面的背后,還有更多鏡頭無法記錄的隱蔽的場景,就在眾志成城參與抗災的時候,就在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被空前激發出來。境外的法輪功勢力竟然會同境內敵對勢力大肆攻擊誣蔑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有人竟冒天下之大不韙宣稱這是報應,有媒體非但不是積極參與救災而是對抗震救災指手畫腳、說三道四,有人對空前高漲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驚恐萬分并極盡誣蔑之詞。就是那年,美國的海外華僑與法輪功勢力暴發空前激烈的沖突;就是那年,一則事涉平安保險集團的“謠言”由法輪功推向境內,并引起廣大左翼愛國力量對法輪功勢力的集中抵制與聲討。
然而短短的六年,正所謂“天不藏奸”,正義畢竟終究還在痛苦地掙扎,反動的還在演繹最后的瘋狂,而虛假的與掩飾的事情終究會被時間無情地剝開表皮、露出真相。空前高漲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浪潮,雖然在一系列政治浪潮中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并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卻深刻地影響并改變著中國的歷史進程。那些看不清卻摸得著的唯境外力量“馬首是瞻”的媒體和精英,盡管受到逐漸清醒的民眾的怒罵與抵制,式微力弱的他們依舊頑固而執著地利用每一次可能的動亂煽風點火。而六年前那個被境外謠言纏身的“政客”卻背叛了當初義無反顧給予他信任與支持的人民,甘做“叛徒”委身境外勢力的人生軌跡難免不令人唏噓。
回顧我們由支持到強烈反對這個政治人物的歷程,其實就是一個對事物的逐漸認識過程,也是對真相的逐漸了解的過程。如果要問我是否為支持過那位政治人物感到后悔,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回到六年前的此情此景,我想我或許還會堅定不移地對他給予支持,畢竟此人的演技畢竟太好了,我們與之相比還是自愧不如。不過此事應該給予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也是對事物的認識過程和判斷一個政治人物政治立場的評價標準。我們對事物的全面認識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和一個相對完善的過程,需要經歷一個辯證客觀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對真相的判斷需要較長時間,對政治人物的評價尤其如此,如果我們根據“只言片語”來判斷一個政治人物的立場與功過是非,無疑是草率的,而且也是極不負責任的,在現實而殘酷的政治環境中,政治立場不是我們選擇支持或反對一個領導人的唯一標準,而現實政治實踐中對人民有益的舉措我們也應該支持,對人民不利的舉措我們就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