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觀察:習奧委會交涉監聽 美再現強盜邏輯
習近平日前與奧巴馬會面,要求美方解釋美國國安局監聽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企業的事宜,奧巴馬辯稱美國的目的是國家安全,非為商業利益,其蠻橫無理的強盜邏輯讓人嘆為觀止。
奧巴馬向習近平強調,美國不從事間諜活動以獲取商業優勢,以國家安全為目的的情報活動與以商業利益為目標的活動,是有明顯差別。他認為美中有關網絡安全對話,主要是希望合作,設置防堵竊取商業機密、侵犯知識產權規則。
奧巴馬這套說詞漏洞百出。甚么是國家安全為目的?甚么是商業機密?根本沒有統一標準,只不過是美國為了給自己破壞互聯網規則的罪行披上一層面紗。事實上,美國國安局入侵中國國有銀行、巴西石油公司等,何嘗不是為了商業利益?
美國在國際政治博弈中歷來是雙重標準,只許州官放火,不許他人點燈。以今次克里米亞問題為例,想當年美國以人權高于主權為名,直接出兵干預南斯拉夫內戰,又支持科索沃透過公投獨立,導致南斯拉夫四分五裂,當時俄羅斯呼吁要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權完整,但美國置若罔聞。如今美國為了阻擋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又強調主權高于一切。昨是而今非,這便是美國霸權的特色。
把握機會對美制裁
事實上,究竟是人權高于主權,還是主權高于人權,美國從來沒有固定的標準,哪個對自己有利,就支持哪個。主權和人權不過是美國干預他國內政、打壓對手的雙節棍而已,哪個更能打擊對手、更有利于美國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華盛頓就會舉起哪個。
在情報領域也是如此,美國中情局向世界各國滲透,無孔不入,而且不斷爆出虐囚的丑聞,但美國打著反恐的名義,似乎師出有名,一切都是合理合法。另一方面,美國又不斷繪聲繪影地制造中國間諜威脅論,讓人感覺中國間諜無處不在。事實證明,美國只不過是用中國威脅論轉移焦點,混淆是非,對華進行遏制而已。
美國對華長期竊聽是公開的秘密,過去沒有確實的證據左證,今次斯諾登曝光的密件,不僅坐實了美國的罪惡,而且也折射出美國對中國的入侵和監控能力、滲透程度之深之廣,遠超外界想象。一直以來美國對中國提出各種指控,聲稱中國黑客部門竊聽美國軍事和商業機密,現在看來,美國對中國的指控恰恰是自己對華的行動。
中國不應輕易放過今次事件,應把握機會對美進行制裁。巴西是中國的樣辦,美國長期竊聽巴西總統羅塞夫的消息曝光后,羅塞夫極為憤怒,不僅擱置訪美計劃,而且取消了與美國的軍售大單,中國如果僅僅停留口頭抗議,顯然會被其他國家輕視。
陽光華夏:深化改革出奇招 辦法總比困難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已成立多個月,至今沒有多少聲響,讓海內外頗為失望。改革步入深水區,阻力大、困難多是事實,但如果變一變思路,道路就在眼前,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以整治各地豪華辦公樓為例,看似無處下手,實際上若中央提前做好規劃,對新興建的政府、學校、醫院、廉租房等公共設施統一設計、統一建造,無論一磚一木還是一櫈一桌都統一配置、統一規格,何愁不能解決?尤其適值新一輪城鎮化建設,正好將這個計劃在全國擴大,不僅可約束地方的建設沖動,又可管住貪腐之手,還可確保工程質量,一舉三得。
再比如,老弱病殘的安置問題是政府的棘手難題,其實,這些弱勢群體并不是社會的負資產,只要政府建立完整、有效的慈善體系,能安置這些弱者之余,又能給國家創造數不清的財富。中國擁有大大小小的寺廟幾十萬座,這些佛門圣地很多淪為旅游景點,商業化日益濃厚,甚至滋生出腐敗,早已名不副實。當局何不撥亂反正,重新賦予這些寺廟以慈善的功能?在寺廟內成立養老院、殘疾人士工廠等機構,既接受外來的捐贈,又能以商養老,一舉兩得。
多動腦筋 下定決心
說到殘疾人士工廠,當局可按照這些人的身體狀況分門別類,設計一些方便他們的機械設備,專門生產政府辦公用品,像信封、紙張、鉛筆等,一律免稅,產品由政府統一采購。對于那些已無法從事勞動的老弱病殘,寺廟則可利用香油錢以及政府撥款專門成立養老院,給他們提供免費食宿。
除此之外,寺廟亦可設立殯葬服務,為孤寡老人送終、安葬,每逢清明或祭日,還可派專人上香掃墓。如此一來,寺廟可以對老弱病殘者提供從就業、養老到送終的一條龍服務,真正實現老有所養、殘有所助、弱有所扶的目標。
還有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問題。中國水污染嚴重,加上人口膨脹,必須改造城市水管網,將飲用水管道與生活污水管道分開,建立一套生活用水再循環體系。沿海城市應建立海水化淡系統,用于城市潔凈和居民沖廁,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再就是軍隊組織形態改革問題,現有的七大軍區編制已不符合形勢發展的需要。其實,解放軍只須設立東、南、西、北四大軍區便可,每個軍區針對一個方向,省下的軍費可著重用于海軍、空軍、二炮、天軍、網軍的建設,組建太平洋、印度洋艦隊,保護中國貿易能源通道。
中國問題看似一團亂麻,無處可解,實際上事在人為,只要愿意動動腦筋,下定決心,當可迎刃而解。怕就怕當局有眼不識金鑲玉,將良方妙藥拋諸一旁。
龍吟大地:安倍拉俄抗中幻滅
筆者認為,中國在烏克蘭變局中得大于失,失者多屬芝麻綠豆,得者則南瓜西瓜,是重大戰略利益,尤其是延續和平崛起的戰略機遇期方面更得之甚豐。奧巴馬雖在第二個任期將重返亞太改為再平衡,但針對甚至圍堵中國的大目標不變,美軍繼續在完成二○二○年前將六成兵力調往亞太的部署。
馬年開初,中國在東海、南海兩個方向繼續吃緊,而疆獨、藏獨等在背后國際勢力支持下行動升級,港獨也在這臺大戲中扮演角色。在這個背景下討論一七年香港普選,自是有緊沒松。
世事變幻莫測,往往聰明反為聰明誤。烏克蘭的變局本是針對俄羅斯,是圍堵普京的一局。誰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烏克蘭的亞努科維奇被趕走,惹來普京把心一橫鯨吞克里米亞。顯然,歐美都沒有想到這步棋,就如臺灣馬英九想不到學生竟占領行政院。由于美歐和俄羅斯相爭,北京意外得到坐收漁人之利之機。美國無可奈何,必須再度戰略西移,不是重返亞太,而是重返歐洲,至少必須將僅剩六萬兵力的駐歐部隊翻幾番,否則如何與已在烏克蘭周邊的十多萬俄軍對峙?
許多看官不留意的是,北京還有一個小收獲,就是安倍和普京的曖昧不攻自破。為了與中國死磕,安倍煞費苦心,除了拉攏中國周邊小國,也打莫斯科主意,甚至不惜冒觸怒奧巴馬之險,親臨索契參加冬奧開幕式。為了離間中俄,安倍還在北方領土問題擺出讓步姿態,并以經濟利誘俄國。
烏國變局華檢便宜
偏偏,非常現實主義的普京也吃這一套。安倍拜鬼,莫斯科也予以譴責。安倍愈是挑戰二戰后的秩序,世界主流社會愈是反感,對于日俄有關北方四島的爭執天平愈是倒向俄方。不過,俄羅斯批日的火力不是很猛,顯然,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當莫斯科顧及中國過于強大的時候,也會尋找日本和俄國的共同利益,給予北京適當的制衡。
國際政治就是如此。中蘇交惡期間,北京強力支持日本收回「北方四島」,現在中國和俄羅斯是戰略伙伴,故順從莫斯科,不再使用「北方四島」的概念。所以,北京前些時候對于普京和安倍的「接吻」只是冷眼旁觀。一個烏克蘭變局,令安倍不能不緊跟美歐制裁莫斯科,普京和安倍的蜜月瞬間消失,安倍對中俄的離間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北京白檢了便宜。
古呂
龍吟虎嘯:專項巡視整肅吏治
「兩會」剛一結束,中紀委立刻再亮劍,啟動第三輪中央巡視。今次規模超過前兩次,派出十四個中央巡視組,多前兩次四個組。更為「突出」的是,王岐山在動員會上,強調今次巡視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除「常規巡視」之外,還特設「專項巡視」。王岐山說機動靈活開展專項巡視,將使之成為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今次中紀委首次提出和開展的「專項巡視」先鎖定三個政府機關「中央企事業單位」——科技部、復旦大學、中糧集團。何謂「專項巡視」?即「針對前期發現的特殊問題進行針對性巡視」。那么「前期發現」了哪些特殊問題呢?據稱在過去兩次巡視中,發現了「在用人上存在很大問題」,表明「腐敗基本上是因用人不當造成的」。
根據這樣的「發現」,中紀委把「專項巡視」定為「問題導向」,認為「這樣的問題在某個部門或單位已經具有普遍性」,有的甚至發現了重要線索。比較而言,「專項巡視就某一問題了解的深度和廣度會更高,而常規巡視對普遍情況會有所了解」,「對單項問題的了解比較局限」。
因此,專項巡視的威懾力超過常規巡視,「不單是被巡視單位感受到壓力,對于其他單位也是一種警示」,這就是王岐山所說的高懸于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
今次中紀委如此高調的宣傳「專項巡視」,那么兩個多月巡視工作后,看來必會有一批「用人方面有很大問題」的部門和單位的「重大線索」被提交到中紀委和中組部,會有更多的「問題官員」官帽不保。
第五代強化中央巡視,大力反腐,一個主要功能就是要自上而下「清理官員隊伍」,整頓吏治。周永康貪腐集團之所以富可敵國、權可傾國就因為在「用人方面」早建「馬房」、經營彌久且深也。
柳扶風
笑看天下:動作雖多未敢撒野
據悉,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此次來中國訪問,只賞美景嘗美食。米歇爾一行的家宴有烤鴨、炸醬面及水餃。
三月二十日米歇爾一行抵京,當晚的家宴選擇在大董烤鴨店,然而,米歇爾本人因為過于疲勞沒有去吃飯,其母和兩個女兒一共十人前往用餐,二十二日,她們在大董烤鴨店的菜單曝光:前菜:酸辣黃瓜、櫻桃鵝肝;主菜:董氏宮保蝦、招牌豉椒牛仔粒、宮保雞丁、董氏燒茄子、炒桂花粉絲、雪菜燒筍衣、燒二冬、清炒豌豆尖、蒜蓉西蘭花、蔥爆小牛肉、大董酥不膩烤鴨配黑魚子兩只……
照道理,這應該比「烏魚頭」與「烏雞腳」或「慶豐包子」、「羊肉泡饃」更多姿多采,可見,米歇爾的「親善之旅」志不在吃,然則,不談政治,何以指定訪華最后一餐安排在藏式餐廳?有評論指其選擇「藏餐」,從中發出的政治訊號,乃是美國仍「關心」中國的西藏問題,與奧巴馬早前會見達賴行程呼應;前腳奧巴馬會見達賴,后腳米歇爾到訪藏式餐廳,可見后者的舉動和奧巴馬是「夫唱婦隨」。
第一夫人訪華不談政治目的?信你都傻!二十一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與米歇爾去到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書法課上,彭麗媛寫了「厚德載物」贈予米歇爾,而米歇爾也現學現賣寫了「永」贈予彭麗媛。
據說,米歇爾回到美國白宮,拿出「厚德載物」的題詞給老公奧巴馬看,并用剛學會的普通話念「好多債務」。奧巴馬問:你怎么回?米歇爾害羞地說:「我回了個『永』字,永遠不還的永!」兩人相視大笑,舉杯慶祝!
這雖是笑話,事實是中國至今持有最多美國國債,逾一點三萬億美元。實用主義的美國人,即使把中國視為最大威脅者,米歇爾訪華,動作雖多,也不至于夠膽撒野!
施友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