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自釣魚島爭端以來,中日關系達到了四十年來的冰點。12月26日上午,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執政一周年之際,突然參拜靖國神社,再一次激怒了中國,使中日化解矛盾的可能也不復存在。中國方面對安倍否定歷史、制造“中國威脅論”、針對中國擴充軍備、在釣魚島周邊與中國軍事對抗等,中方一再表示忍讓性的譴責,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中方表示“愿意奉陪到底”的譴責。事實上,這樣的譴責毫無作用。安倍的參拜迎合了日本的一部分勢力,雖然有統計稱反對安倍參拜的人占46%,但仍然不占多數,恰恰證明了日本社會整體右傾化的事實。
安倍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所為的“正常國家地位”,要完成修憲和擴充軍備,鐵了心要與中國爭奪海洋利益,配合美國遏制中國。簡要地講,就是要重振軍國主義,走對外擴張的道路。不要過以樂觀地認為與中國交惡,只是為了謀求擴軍的借口,實施“近攻遠交”的外交政策,必然要擴張,與中國不斷交惡,與中國周邊國家大搞金援外交,搞價值觀同盟,其用心是昭然若揭的。不要認為中國是因在安倍要掩蓋擴軍的借口中而中槍。從地緣上講,日本要擴張,中國就是日本覬覦的目標,而且是在幾百年前就把這種目光盯上了中國,所以中國的任何發展和強大,對于日本永遠是威脅。“中國威脅論”,中國必須是威脅,沒有威脅也得有威脅。中國有個童話故事說:一只在上游的狼想吃在下游喝水的羊,于是就借口說羊弄臟了它的水。所以,譴責安倍和勸告日本都是豪無用處的,只是想講理也是沒有用的。
認為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是在破罐破摔,他就是要破摔了,有消息稱:羅援將軍建議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塑日本甲級戰犯跪像。這與我曾想塑安倍跪像相類似,但冷靜之想,這只是泄憤之舉,又只是在中國國內,對日本影響不大,反讓人覺得有點小兒科。 安倍站在萎靡的經濟上,一手舞著修憲大棒,一手舞著擴軍大刀,要反對安倍,就必須在根本上給予回擊。所以,我認為:在外交上降低與日本的外交級別,利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在國際上擠壓日本;在軍事上針鋒相對,做好戰爭準備;在經濟上減少從日本進口,抵制日貨,對與右翼勢力有聯系的日本企業進行制裁。動搖安倍的經濟基礎,就能動搖安倍的執政基礎;動搖日本的安全環境,就能動搖安倍的支持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