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 ,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當天,有一個叫陳志武的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在論壇上表示,他個人不是太喜歡博鰲這類論壇,以官來作為導向的文化必須改變。他說,可能大家習慣性的只認同政府安排的會議和論壇,而不一定認同別的,我個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太喜歡這種會議?!耙驗橛质强偫碛质歉鱾€國家的首腦過來,讓我們這些學者等,受到重視的程度低很多,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說的內容就比他們講的內容價值和意義低多少?!保〒P凰網)
其實,喜不喜歡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講的內容價值和意義”。陳志武教授在論壇上的言論就很有價值和意義,起碼具備了三個特點:中國式的弱智、美國式的別有用心以及安定醫院的語境?! ?/p>
關于中國人的退休年齡,他說,“讓官員可以強制性的60歲退休,但是企業(員工)和教授們不一定要60歲,可以到80歲?!薄暗液髞硐胍幌?,這樣也不行,讓那么多官員都提前退休,享受退休養老的醫療待遇,納稅人的負擔不斷地快速上升。也許有一個辦法,讓官員在40歲-80歲之前,40歲之前不能做官,這是最好的。”
雖然語法不通,意思可以明白。讓工人80歲退休、讓官員40歲以前不能做官,僅這么兩個論點,換做你或我在會上這樣講,會不會當場被保安“架”出去?
他的論據是什么呢?“想一想二戰之前世界的人均壽命預期不到40歲,中國今天的壽命預期是78-79歲,過去40-50年人均壽命翻了一倍,但退休年齡并沒有往上調?!蔽易⒁獾竭@里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壽命預期”和“人均壽命”。陳教授將它們放到一起說事,不知是自身邏輯混亂還是有意偷換概念?壽命預期是一種可能性,生物進化都有遺傳設計的生命代謝過程,這個過程是經過千百萬年的演化而被固化在不同種類生命體的基因中的,絕不會在40-50年翻一倍。而人均壽命則是人的實際壽命的平均值,它取決于生命體的生存環境,如營養狀況、環境、戰爭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控制生育的技術手段,棄嬰也會直接影響到人的壽命平均值的?! ?/p>
即便中國今天的壽命預期是78-79歲,讓工人80歲退休又是出自什么理論?據美國政府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公民人均預期壽命達歷史最高的77.9歲,和中國差不多,美國的工人是不是80歲退休?
陳教授極力鼓吹80歲退休調子,好像還有悲天憫人的緣由。他說,“我看到中國這么多人,包括我的親戚60歲被強制性退休蠻可憐、蠻殘忍。……強行60歲退休,55歲女性退休,這太殘忍了,犧牲了太多的人力資本。”假如他的親戚是煉鋼鑄鐵或拉車砌磚的,不知80歲時還是不是“人力資本”?
與陳志武相比,中國專家的思維能力似乎還強一點。陳志武也能當上美國的什么教授,看來,我們應該對美國學術界重新認識了。
經過對陳志武可能查得到的資料的查閱,我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陳志武并非那樣弱智,一切不正常的言論后面,確實有一顆美國心。這也是我要寫這篇小文的原因?! ?/p>
陳志武,1986年被國防科大留校任教,隨后留學美國,1990年獲耶魯經濟學博士學位。隨著他的《人口老齡化和資本市場》、《日本基于產出為基礎的資產定價》等論文獲獎,其大名在美國、歐洲、日本,以及中國香港等地的金融經濟學圈子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近來,他在中國的金融學術界日趨活躍??梢哉f,他正在不遺余力地將華爾街引向中國,或者說,將中國引向華爾街?! ?/p>
他要求中國政府“要結束獨生子女的政策”,除了“基于人的生育權(人權)”以外,主要是養老方式要轉變,必須以發展“金融市場”的方式來取代原來儒家傳統的家庭,給中國人在生老病殘、養老方面有更多的幫助。通過放松金融行業的管制,包括“溫州金融特區”的推出,讓金融行業有更大的創新和發展空間,可以更可靠的應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發生和深化發展以后帶來的挑戰。也就是說,中國人養老必須依靠“華爾街”法則。還有,就是要“把醫療衛生,特別是養老行業必須要放松管制。我最近了解到這些行業的管制,總的印象是政府管制太多,包括醫療和養老差分化的空間太少?!薄 ?/p>
關于消費低迷的問題,中國老百姓一般認為是貧富差距過大,窮人無錢消費,富人將大量的奢侈消費用到國外市場上了。陳志武卻認為,“國有制是中國私人消費增長的主要“抑制劑”,它阻止了土地價值增值、企業產權升值所可能帶來的對居民消費的推動作用?!比绻麌兄票凰接兄铺娲?,“土地價值增值”、“企業產權升值”能推動中國居民的消費?
引用陳志武自己的一句話把一切“說白了”吧:“讓官員在40歲之前不能做官,這是最好的,這樣一來讓政府的能力,老了以后能力有一些下降了,這也是一種辦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