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國企私有化的輿論可謂聲勢浩大。2月28日,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親自出馬,在北京保利大廈召開記者會,以威脅的口氣宣稱,中國如果不按世界銀行設計的私有化方案“深化改革”,“將會面臨危機。”而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提法“深入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機制。”也使有關改革國企的討論再次升溫。某些人以為時機成熟,不斷拋出“重型炸彈”式言論。3月18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原院長、教授張維迎表示,國有企業已成為未來中國成長的最主要的障礙之一。張維迎稱,未來幾年,中國在經濟領域上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二是土地的私有化;三是金融的自由化。
私有化果真是萬能良藥,能解決中國的成長問題、發展問題嗎?我看未必見得。外有蘇聯的前車之鑒,內有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后的“國退民進”帶來的各種沖擊與社會動蕩。鼓吹私有化的這些人的立場究竟代表了哪方面的利益?習慣了圍觀與從眾的國人啊,我們必須保持必要的警惕,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觀察與思考。
“這件事情本身并不難。大量國有企業,尤其中央的國有企業都已經上市,他們的股票都有價格,可以通過市場轉讓這些股份到非國有部門和個人,也可以通過像英國那樣半轉讓、半贈送的辦法分給普通的老百姓。我想如果這個步驟采取之后,中國居民的財富就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大的增長。”果真是這樣嗎?我們不妨簡要地看一下英國上世紀私有化以后的經濟績效。
上世紀英國私有化的高峰莫過于撒切爾夫人當政時期,在英國鐵路私有化成幾家公司剛開始的那幾年,事故發生率之高令人畏懼,服務質量下降之程度也令人咋舌;水和污水處理也按地段私有化了,私有化之前為,政府為了讓私人公司輕裝上陣去盈利,抹去了5億英鎊之高的欠債,雖然僅僅5年時間,這些公司的盈利就超過150%-1200%不等,效率不可謂不高,但要注意的是,政府當初抹去的債務是無人歸還的,盈利都是總裁和股東分,盈利的來源就是提高價格。
私有化以后,老百姓的福利下降在國內也不是沒有先例的。試比較上世紀90年代以后私人資本高度進入的公路運輸與私人資本鮮有進入的鐵路運輸。如今,很多人對鐵路意見相當之大,主要詬病的是,它由國資壟斷。但從票價(我所在的這個地方,相近距離的公路票價是鐵路的兩倍)、服務與安全性上(哪個的車廂更整潔、哪個事故傷亡人數更多,應該是一目了然的),相同距離的情況下,難道多數人更愿意選擇汽車而不是火車?再想想,這幾年國內市場“豆你玩”、“蒜你狠”、“蘋什么”、“送你蔥”,最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特征的農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他們大多可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啊)都沒有得利,得利最多的是游資,但未見國有資本的影子。
國有企業效率低,私有企業效率高?不要忘記,資本的屬性就是“逐利”。有些領域的私有化,引入更多的競爭,可能會引致價格的下降,比如上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的通訊市場,但如鐵路、自來水、公共交通、供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領域,即使放開資本進入限制,也不是就一定會增加競爭的,價格上漲幾乎難以避免。
為什么有些機構和個人如此固執和急切地堅持“國有企業就是搞不好”,要加速實行私有化?以下的提醒或許對大家有些作用。
哪些人有能力從國企私有化中直接撈到好處?跟上個世紀90年代的私有化可能不同的地方在于,這一輪私有化牽涉到的資本規模相當之大,我們國內的絕大多數私人資本還沒有積累起足夠的實力,尚沒有能力撈到最大的好處。這個過程中有直接利益的,第一可能是外資及他們的代言人和代行者,第二則很有可能是國內的一些“權貴資本”,當我們注意到有些人推薦把整個國有企業賣掉的辦法的時候,不妨想象一下,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堅持?他們口口聲聲所考慮的“老百姓”有能力買下國企嗎?果真國企私有化后就可以直接進入共產主義,老百姓的福利可以大幅提高?
世行為什么如此熱衷于讓我們解體國有企業?眾所周知,即使是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西方,他們國家的核心工業,諸如軍工、造船、飛機等等,其企業內部的所有制結構是非常不透明的,外來的、政府或者大財團大家族不信任的人是不可能控制這些企業的,更重要的是,外國的那些個存在了幾百年的大財團大家族,比如羅斯柴爾德家族,他們有著強烈的使命感,或者說,他們相當“愛國”,因為政府甚至就是他們的“前臺”。
我想,那些熱衷私有化的那些人,如果不是出于無知在跟隨起哄,再沒有比別有用心更能解釋他們的行為了。私有化會給全體人民帶來福利,是建立在資本家變成慈善家的基礎上的,在中國,國有資本的經營者尚且不能做到的事情,難道你們相信外國資本、私人資本的企業家就可以做到?
不管你們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的。
作者系安徽大學經濟學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