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大會議閉幕后,按照慣例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溫總理“認真地沒有敷衍地回答了記者朋友的每一個問題,整整三個小時”中,說到了他感到很痛苦。原話是這樣說的:“在我擔任總理期間,確實謠諑不斷,我雖然不為所動,但是心里也不免感到有些痛苦。這種痛苦不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痛苦,而是我獨立的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我對社會感到有點憂慮。我將堅持人言不足恤的勇氣,義無反顧地繼續奮斗。”
溫總理在答記者問時也說到另一個詞匯,那就是“歉疚”。原話是這樣的:“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體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的工作還有許多不足。雖然沒有因為不負責任而造成任何一件事情上的失誤,但是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對于我在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所發生的問題,我都負有責任。為此,我感到歉疚。”
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有這么一段話:“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溫總理博覽群書,肯定知道這段話。借這段話的意境,我們也可以說,人固有痛苦,為人民而痛苦,重于泰山,為個人而痛苦,輕于鴻毛。對于任職期間中國經濟和社會所發生的問題只感到歉疚,對于自己受到謠諑不斷,對于自己獨立的人格不為人們所理解,卻感到痛苦,兩相比較,境界是不高的。事實上,人民比溫總理更痛苦。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主要是回顧和總結2011年的工作。溫總理擔任國務院總理已經9年,在9年之中發生了很多事,比如:毒奶粉、毒大米、地溝油等等事件屢屢發生;在2008年內連續發生的甕安事件、孟連事件等惡性群體性事件;發生在通化鋼鐵廠的嚴重事件;因強拆導致的百姓自焚事件屢屢發生;安元鼎黑監獄公然發生;汶川在有關部門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生特大地震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慘痛損失;事隔不久又在有關部門聲言“近期不會有破壞性地震”的聲音中發生了玉樹地震;攜巨款叛逃國外的高級官員多達幾千人;以及物價惡性上漲、房價惡性上漲,礦難頻發;火災頻發;等等,等等,都足以令百姓痛苦。百姓的痛苦不是“我秉承‘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念,為國家服務整整45年,我為國家、人民傾注了我全部的熱情、心血和精力,沒有謀過私利”所可以抵消的。
溫總理說的另一段話讓我們略感寬慰:“在最后一年,我將像一匹負軛的老馬,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績彌補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諒解和寬恕。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我將堅守這個做人的原則,并把希望留給后人。”溫總理,請抓緊最后一年的時間,把能夠做的、應該做的事都善始敬終,盡量“以新的成績彌補工作上的缺憾”,因為百姓比你更痛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