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慷慨建議,同時又是一個鼠目寸光的建議,是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嚴重誤讀。 13億多人的泱泱中國,每人發3000元國企紅利,在歐元危機、世界經濟低迷、中國股市繼續走低的背景下,我擔心會雷死全世界人民!
每人發3000元,真金白銀,誰不愛?這些代表委員可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計其一,不計其余。
3000元,當下的CPI 環境,教育環境、醫療環境、房價環境下能干些什么呢?什么也干不了,干什么也無濟于事。到時候。13億人的錢袋子也空了,國庫里的4萬億也沒了,以后的家日子、國日子怎么過?這些代表委員又說了,這4萬億的消費券不是可以大大拉動消費市場嗎?想得美!對中國的富人而言,這3000元算個啥?他們銀行卡上的零頭尾數也不夠。對中等收入家庭而言,有它不多,無它也不少;對低收入家庭來說,3000元可以算一筆大補貼,差不多可以添置夢寐以求的一件大家電;對困難戶來說,3000元就是一筆救苦救難的基金,只能存之藏之,以備急需。因此,這些代表委員想入非非的拉動內需的熱鬧場面是不會出現的。
這些代表委員還找出理論根據說這樣做是完全符合此前政府工作報告中“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全民共享機制”的主張的。看來,這些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水平能力就這么一點點,我很擔心啊!要我把自己的福祉交給這些人去決定,老實說,我只能實事求是的說NO!
政府工作報告說的“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全民共享機制”就是把錢分而食之?由此,我想起了這與讀過的施耐庵的《水滸傳》里那種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的“有福同享”的分配機制何其相似乃爾。“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全民共享”有許許多多“共享”方式,這樣分而食之的方式是飲鴆止渴、竭澤而漁的最最最下策。我甚至就得隱隱約約帶有富人對窮人的一種居高臨下的歧視性“恩賜”。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言,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說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說,治理一個并不算大的國家,不僅要認真辦民生大事,還要講信用。既要節約開支,又要愛護官員,更要讓老百姓不誤農時搞好生產,增收致富。孔子的這個謀略當然是替統治者在出謀劃策,教他們如何執政治國;但是,他說的“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我們與時俱進的來解讀,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壓縮“三公”開支,最大限度的把有限的財政資源用于民生福祉!當今之中國,已是“億乘之國”,大手大腳,圖一時之快怎么行!“千金散盡還復來”那是李白的酒話,萬不能效仿的。
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全民共享,是要求細水長流,有出有進,保本增值,有計劃步驟,分輕重緩急的用于解決基本民生大計。比如投資于眼下最要緊的醫療、養老(中國的老年社會問題已經刻不容緩了)、教育、就業、住房。。。這才是高瞻遠矚為人民謀福祉!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63年的經驗,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政府能夠統一集中財力辦大事。如果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有什么優越性,我看這當數是第一條!
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說的“恒產”,在今天來看就是國民生老病死工之“社會保障”。沒有這個東西,想社會穩定、治安穩定是不可能的。把公共財政資源投放于民生之社會保障建設方面,這才是江山永固,福澤萬民之舉!也才是對《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全民共享機制”的唯一正確的解讀與貫徹。
主張用4萬億分紅,是光棍過日子的辦法,寧可餓殍十日,也要饕餮一餐。 中國有一句至理名言:錢,要用在刀刃上。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家是這樣,一個國也是這樣。有錢一次花光,不是敗家子,就是傻子。仍然處于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不能干這種傻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