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起,改革開放搞活以來,出于出口創匯的需要,中國大陸學著日本和臺灣搞起了人工養殖鰻魚,當時的鰻魚苗多呀,價格嗎說起來年輕人不敢相信,大概87年以前每條只有幾毛錢到一塊幾毛錢,高時也就在兩塊以內吧,87年那年,鰻魚苗猛漲到兩塊七一條,大家驚為天價。
89年中國經濟跟世界經濟一樣由過熱轉為疲軟,通貨膨脹,出口不暢等原因,導致了一些養鰻企業出現了虧損(鰻魚苗價格高也是虧損原因之一),當時江蘇省出口成鰻數量第一的一家養鰻場由于本身管理不善,加上鰻魚苗價格高,出現了數百萬元的虧損。此后一蹶不振,高水平的養殖經驗沒有了,高水平的管理經驗沒有了,茍延殘喘了幾年嗚呼了!
鰻魚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魚類,生長在談水中,但性成熟后,必須洄游到大海產卵,孵化成幼鰻后,幼鰻在大洋隨洋流長距離飄游,此時身體扁平透明, 薄如柳 葉,在接近大海沿岸水域時,身體轉變成流線型,減少阻力,以脫離強勁洋流,人類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造化,此時的幼鰻稱之為線鰻,也就是常說的白仔。 每公斤白仔有多少條呢,可能有8000條左右吧。人們早就把白仔喻為軟黃金,而白仔的價格去年是17元/條,現在已經飆升至38元左右一條,每 公斤已達30萬元左右。每公斤黃金是多少錢啊,每克130元,1000克黃金也就13萬元,一公斤的鰻魚苗遠遠超過了黃金,而幼鰻白仔到養成成鰻,每公斤4條,單單白仔的成本就是152元了,即使都養到每公斤2條,單是白仔的成本已是76元,而這是不可能的。理想的狀況下,從白仔到黑仔再到每公斤4條的成鰻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其中成活率的影響,餌料、藥品、水電費用、設備和人工等等因素,每公斤的成鰻成本要達到多少?是兩百多多少?
早在八十年代我們這兒,就流傳著這樣的傳說,某某人網到一只死豬崽,豬崽的肚里有多少多少的鰻魚苗,某某發了!現在這種傳說也沒有了。
大家想一想,鰻魚苗價格如此高,成鰻的價格是那么的貴,全國還有多少人吃得起?能吃得起又是些什么人?又是有多少人是買來吃的?不管你吃不吃得起,不管你這幾年有沒有吃過,我反正是幾年沒吃過了!
也許有讀者問了,鰻魚苗咋那么貴呢?物以稀為貴!可問題的實質在于鰻魚苗為什么會稀呢?過去捕苗人還沒有部門去管,如今要去捕撈鰻魚苗,要辦捕撈證,我們這兒每人要600元,還要交每人360元的保險費,,另外還要交1500-2000元的場地費/人。造成鰻魚苗稀少的原因在哪呢?
有人說是過度捕撈。確實如此,曾幾何時,長江口內外千舟競捕鰻魚苗,大海沿岸大小船只不計其數;窮追猛打,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有人說是環境污染。有道理,各地為了DGP,不管什么地方的 都敢砍,不管污染多么嚴重的廠都敢辦,不管多么毒的水都敢排,江湖湖泊那里還有鰻魚安全的港灣?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把 海污染到那個程度也沒見天朝怎么的!
有人說可能是人類亂開墾亂圍墾,破壞了生態環境。是啊,有的地方為了眼前的一點利益,無視自然規律,做了許多蠢事,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有人說鰻魚苗資源稀少,為什么還要把鰻魚苗出口給日本?中國鰻魚網披露說,11年11月日本就從中國運走490公斤白仔,12月又運走1488公斤白仔。飯不吃不行,鰻魚不吃無關緊要,何況只要洋鬼子有得吃、假洋鬼子有得吃就行了。不是嗎,中國稀土蘿卜價在賣,日本地震中國石油一送就是4萬噸。
反正改革開放前,老百姓錢不多,但魚呀、蝦呀、鰻魚、甲魚等不是希罕物,還能吃得起,現在嗎,前幾天不是吵吵 13歲女孩從沒有吃過肉,即使有得吃,還得擔心有沒有毒!
2012年2月24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