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股繼續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墊底,據新浪的一項“2011年投資收益調查”中,共有8.44萬網友參與調查。其中34.9%的股民在2011年虧損幅度超過50%,34.1%的股民虧損在30%-50%之間,虧損5%-30%的也有20.1%,合計虧損比例高達89.1%。是大陸股民財商低下,還是制度缺陷?
數據統計,從1990年末到2010年末,A股累計融資高達4.3萬億元,但現金分紅總額約1.8萬億元,分給普通投資者的紅利更少,只有區區5400萬元,收益率只有十萬分之一,而09年中國遠洋一家虧損即達到75億元,另有33家企業21年來從未分紅。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卻收益客觀,最近三年外資股東拋售中資銀行股份套現總額已達2230億港元。
從2011年10月29日,郭樹清正式履新證監會主席,如同前任一樣,被賦予改革者的厚望。“中國證監會對內幕交易和證券期貨犯罪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這些出自這位學者型主席的觀點,儼然已經成為了當下資本市場的經典語錄。近4個月來,郭主席領導下的證監會密集推出了上市公司治理、投資者利益保護、退出機制探討、長線資金入市、新股發行改革等內容的多項新政,查處了廣東中恒信案、高管季敏波涉嫌“老鼠倉”交易案、解聘涉嫌違規并購重組委委員吳建敏;造假上市、虛增收入2.96億元,IPO募資近3.5個億的云南綠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罰款400萬元、五名被告人集體緩刑。
但股市不領情,股民不滿意,為什么呢?
根源是避重就輕,抓小放大,只做表面文章。
整肅股市要自中國石油始,這是因為它的影響最壞,危害最大,手法最典型。
讓我們翻回2007年,重新回顧一下當年的“黃金市”。
上證指數從2006年10月23日突破了5年來的高點1800點后,使出了旱地拔蔥手法,一路高歌猛進,2007年10月16日創下6124駭人高點。
此刻,更令中國人振奮的消息是中國石油回歸A股——我國利稅總額最大的公司,占央企利潤總額的1/4多,連續多年位于中國企業500強利潤之首;在普氏能源“2006全球能源企業250強”中,中國石油排名第6位,在《財富》500強中則排名第24位;此外,中國石油還多年蟬聯亞洲最賺錢企業……電視、網絡、報紙,只要是能夠用得上的媒體全部用上了,董事長蔣敏潔也是親自上陣,搖旗吶喊,要讓利于民。還是大學生的侄子在濰坊打電話問我,準備好買中石油的錢沒有?會不會成為百元大股?我愛人單位的余姐則四處借錢,搶著要申購。我在中石化和中海油工作過,愛人在中石油,算比較了解,結合自己的財務知識,我的結論是20元以下有投機價值,10元以下有投資價值。
中國石油10月21日公布招股意向書,確定10月25日至26日進行網下、網上申購。消息一出,市場流動性開始出現“異動”。根據中國貨幣網顯示的信息,10月22日銀行間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上漲了107.2個基點至4.2956%,其中,14天回購品種上漲的幅度最大,其加權平均利率上漲168.24個基點至8.4905%,最高利率則觸及10%的高點。由于對14天資金的需求強烈,也導致14天利率普遍高于1月期以上各期限利率,利率結構呈現倒掛現象。市場對中國石油追捧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數據顯示,中國石油此次申購凍結資金約3.3萬億元,而銀行體系的居民存款還不到17萬億元,也就不難解釋那幾天國內銀根空前緊張的“異動”景象了。
2007年11月5日 ,中國石油以48.62元開盤,較發行價每股16.7元大漲191.02%,終盤以43.96元/股報收,比發行價上漲163.2%,成交達699.91億元,占整個滬市成交額1571億元的44.5%,其市盈率為53倍,換手率為51.58%。中國石油登陸A股后取代工商銀行成為第一權重股,市值已經超過俄羅斯全國的GDP總值。
隨后,中國石油好像坐上了滑梯,飛快地從山頂跌落到山腳,2008年9月18日,創下9.75元的低價。
令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在價格飛速下跌過程中,成交量也在縮小,首日的買盤瞬間消失了,難道它的價值只體現在最高點?
“我剛涉足股市就碰到中石油上市,在電視上聽蔣潔敏說將還利于民,東借西借,借來20萬,加上兩口子省吃儉用積攢的30多萬,賣了一處房子20多萬,湊了80萬都買了中石油,從38塊多一直跌到17.65塊多。現在我要是賣損失慘重,不賣不知道要套多久。”一位股民提起中石油就痛心疾首。
一邊是16.7元的瘋狂申購,一邊是股神巴菲特14.5港元的全部清倉。
這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但目的只有一個,將股民套牢。輿論造勢,詢價失真,券商、承銷商、機構、大股東合謀操縱抬價,共同導演執行了這一完美計劃。
為什么外資能集體打壓中國石油海外上市價格?大陸中資機構卻一致哄抬?
他們非但操縱了中國石油單只股票的價格,而且由于中國石油是最大的權重股,但流通股只有30億,總股本卻有1830億,杠桿率高達61倍,如此可以輕而易舉地將整個A股指數玩弄于鼓掌之間,輕松地將大部分股民套牢。
其次,中國石油涉嫌美化財務報表,欺詐上市。
上市前三年財務狀況良好,保持遞增態勢,每股收益2005年為0.72元,2006年0.76元,2007年為0.81元。
然而,2008年并沒有如分析師普遍預計的0.97元,而是0.62元,落差近50%,2009年更是衰減到0.56元!這種低劣的財務移形換位嚴重誤導了股民,為什么國企的不良財務狀況對外資都是公開的秘密,都是垃圾股癩皮狗?轉眼間到了大陸就成了績優股金鳳凰?對誰披露了真實信息,虛假信息?
其三,中國石油涉嫌對外資利益輸送
2000年,中國石油在香港上市的發行價為1.28港元,在國內卻為16.7元人民幣,開盤價更是達到48.62元,對此,中國石油方面的解釋是當時國外投資者對它低估了,而現在國內投資者對它高估了。既然低估了為什么還要還賣?并且不惜打折出售?聲稱要讓利于民,為什么迫不及待地趕上末班車,高價發行,天價開盤?
中石油兌現了每年分紅率高達45%的承諾,截止 2007年,該公司堅持每年兩次分紅,累計分紅達3,055億元人民幣,中石油在美國上市融資29億美元,分紅累計高達119億美元。然而,對于國內股民來講,每10股年分紅3元,即使最近幾年來的低價10元,收益率不過3%,還不如一年期定存高,就甭提40元以上買進的了。
盡管A股股民以13倍的高價獲得股權,但H股股民卻享有事實上的類別表決權,而且在國際市場估值體系的保護下,其話語權則明顯強硬很多。據媒體報道,2008年3月,中石油預定10股派現金紅利2.2元,股東大會擬將分紅方案改為10股派現金紅利1.7元,另10送1股轉增3.5股。最終,該方案因為遭到H股股東的反對,經14個小時協商仍未有結果,甚至導致當年年報未能如期披露。
同樣的事情不止一次,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都是以原始股的超低價位賣給了外資,然后再高價拋給國內股民。
為什么即使賠本也要拼命送給外資?為什么竭盡全力、想法設法高價套牢本國國民?
難道2000年國內股市不夠高?也在2000點以上啊,即使是在最低迷時期,也從沒有過1.28元的發行價!為什么對外總是有求必應,低三下四?對內卻有求不應,人五人六?!
如果說政治上有獻金之說,比如911后為了略表安慰,緊急采購波音,但那是領導人的事,而今將股份廉價送人,是必然義務嗎?還是為了日后索要回扣,給妻兒子女的美元賬戶添磚加瓦?
對于中國石油如此惡劣的表現,總裁蔣潔敏表示道歉:“我們非常同情大家。但這不是公司可以左右的事。將來發展中我們會以業績和其他方式,對小股東進行回報。”并且當場表示,在高油價的大背景下,中石油將不改造、不新建辦公樓、不買小汽車。
股民不接受道歉,他們要賠償,當然法院是不會立案的,證監會更是鴉雀無聲。
如此重大的戕害股民的行為被證監會合法化,正常化,熟視無睹,那么,欺詐上市、惡意圈錢、股價操縱、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就會不停上演,郭主席的新政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