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公有制才是雷鋒精神的土壤
作者:老蝸牛
今年3月5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49周年記念日。當年,正是毛澤東主席的這一號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了學習雷鋒同志的高潮,全國人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社會主義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涌現出了一大批雷鋒式的好干部、好工人、好學生、好戰士等,對國家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但是,近30年以來,隨著私有化的步步推進,社會主義公有制下培養出來的道德情操被逐漸淡化,“人不為已、天殊地滅”成為了當今社會的意識主流,金錢至上,物質享受,追名逐利,一夜暴富,成為了人們向往和奮斗的主要目標,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嚴重扭曲,雷鋒精神已經被極端利已主義所取代,彭宇案、小悅悅案等社會悲劇不斷上演,不知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今天,終于從主流媒體上又聽到了學習雷鋒同志的聲音,仿佛一婁春風吹進了心田,有一種久違了的親切感,說明我們的精神文明和社會道德在私有化的道路上已經出現了極大的倒退,現在確實需要雷鋒精神回歸了。但同時又讓本蝸牛感到一絲苦澀與滑稽,在私有制的土壤中能生長出雷鋒精神來嗎?
什么是雷鋒精神?歸納起來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就是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就是心底無私、甘愿奉獻的精神;就是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精神;就是寧可犧牲自己,也要顧全大局的精神;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就是不計名譽,助人為樂的精神……,而這些精神恰恰是與私字是背道而馳的,這樣的精神在私有制的土壤里能成長起來嗎?我看難!
比如,在改革開放最知名的小崗村雷鋒精神就難有生存的土壤。眾所周知,小崗村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源頭,分田到戶的先鋒,全國推廣私有制的樣板。可以推斷,小崗人在“改革”前是沒有奉獻精神的,一定是不好好干活,出工不出力,吃集體的大鍋飯的,所以在自然條件并不十分惡劣的情況下還要年年吃國家返銷糧。而分田到戶后,他們不再為集體干活為自己干活了,干勁立馬就上來了,就能解決吃飯問題了,就不用再吃國家的返銷糧了。顯然,在集體所有制時代,他們是沒有奉獻精神的,是不愿為集體多出一分力,多做一點貢獻的,其精神道德是與雷鋒精神相悖的。
小崗人自私自利的行為雖然解決了自己的吃飯問題,但卻解決不了自身發展前進的難題,盡管國家給予了大量的資助,卻選不出一位能夠帶領大家奔向共同富裕之路的村支書。省財政廳干部沈浩臨危受命擔任了村支部書記,而且嘔心瀝血地倒在了小崗的土地上,仍然沒能給小崗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因就是它的村干部和村民(包括當初“按血手印”的那幫人在內)面對沈浩的一腔熱血,卻依舊我行我素,抱著個人小利益不放,誰也不愿為小崗村的發展多做一點奉獻。從沈浩同志的日記中可以看到,省里已經撥來了修路的錢,為了節省開支,沈浩決定組織小崗村人自己動手修路,但開動員會的時候幾乎沒有人來參加,為了召集大家,沈浩只得自掏腰包請大家吃飯,一聽說有不要錢的飯吃,村民們呼啦一下子全來了,有的甚至攜家帶口全家到場,其自私自利的行為可見一斑,所以他們至今仍然難以邁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南街村在班長王宏彬的帶領下,堅持走集體化道路,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精神指南,不怕吃虧,勇于奉獻,甘當群眾的二百五(每月只領二百五十元的工資),最終帶領全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成為了全國聞名的紅色億元村,這就是最生動、最鮮明的對比。
雷鋒精神,說穿了就是現在被人譏諷的“傻子精神”。在“人不為已、天殊地滅”的意識形態下,在提倡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下,誰愿意為別人犧牲自己?誰愿意讓自己吃虧讓他人獲利?在高房價、高通漲的生存壓力下,誰又愿意白白為他人作奉獻讓自己忍受一輩子清貧?在兩極分化嚴重的私有化體制下,資本家愿意當傻子少剝削一點工人(不拖欠工資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或是打工仔愿意當傻子自愿加班不要工錢向資本家作奉獻?
在“一切向錢看”、“不管白貓還是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輿論導向下,貪官污吏在進行權錢交易時想到過雷鋒精神嗎?“精英”們在讓幾千萬企業職工下崗失業、自謀生路時想到過雷鋒精神嗎?官員們在出賣國企、化公為私的時候想到過雷鋒精神嗎?無良奸商在摻雜使假時想到過雷鋒精神嗎?開發商在房價一路飚升時想到過雷鋒精神嗎?資本家在克扣打工仔工錢時想到過雷鋒精神嗎?……。
可能有網友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那些為慈善事業捐款的富人應該屬于雷鋒精神了吧。烏呼,本蝸牛只能說諸位大腦可能短了路也。在私有化體制下,富人通過剝削積累了財富,拿出一點銀子來用于慈善,不管他們是真心實意還是為了沽名勺譽,當然是值得贊賞的,但這種行為卻不能叫奉獻,也不能稱為雷鋒精神,只能解釋為有良心的施舍行為。如果富人的施舍行為也能叫做雷鋒精神,豈不是證明雷鋒精神只能是富人的專利,與窮人無緣,將大多數老百姓排除在學雷鋒之外,這說得過去嗎?
可能還有網友不服氣,拿2008年汶川地震來舉例,汶川抗震救災難道不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嗎?本蝸牛承認,汶川抗震救災中,的確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也的確可以稱為雷鋒精神的發揚光大,但這些感人事跡卻不是私有制市場經濟運作的結果,而正是社會主義公有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現。如果不是中央統一號令,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一馬當先奔赴災區開展抗震救災,而是采取市場經濟的辦法,救一個人多少錢,那后果簡直令人不敢想象。
有朋友問,《感動中國》人物中,白芳禮老人的行為應該稱作雷鋒精神吧。這一點老夫當然承認,但要說明的是,白芳禮老人的行為也不是私有制市場經濟培養的結果,而正是毛澤東時代培養和造就的人生觀、價值觀在現代社會的延伸,是良心尚未被私字所污染的結果。
總而言之,只有社會主義公有制才是產生雷鋒精神的土壤,只有社會主義公制才能產生雷鋒,產生王杰,產生歐陽海,產生焦裕綠,產生陳永貴,產生王進喜……,產生千千萬萬個雷鋒式的感人故事。而資本主義私有制只能產生人心冷漠,產生見死不救,產生官商勾結,產生假冒偽劣,產生投機取巧,產生爾虞我詐,產生營私舞弊,產生嫖娼賣淫,產生黑社會,產生黃賭毒,產生“我爸是李剛”,產生“藥八刀”,產生“彭宇案”,產生“小悅悅案”,甚至產生漢奸賣國賊。人民不需要這樣的社會,讓資本主義私有制帶著一身銅臭見鬼去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