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正否定民族主義對嗎
最近,趙啟正、吳建民接受臺媒專訪,趙對臺灣記者說:
“我們主張愛國主義,但和民族主義不同。民族主義是沒有原則,只要對本國有利就是正確的;但愛國主義不同,愛國時要考慮到國際主義,國際間要平等。我們要防止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最能蠱惑人心,民族主義的報紙最好賣。”
其結論是:“愛國主義≠民族主義。”
我以為,趙啟正片面否定民族主義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愛國主義固然不等于民族主義,但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有緊密聯系,不可分割。國家建立的基礎是什么?答曰:是民族!沒有民族這個基礎,國家就不會存在。從來源上講,民族是本,國家是末;民族是源,國家是流。民族為大廈之基,國家為大廈之蓋。國家的政治行為就是為本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服務。民族來源于家族,家庭來源于家庭,家庭的成員就是民眾。所以,為民族服務的落腳點就是為民眾服務。
演而言之,沒有民族主義就沒有愛國主義;沒有民族的存在,就沒有國家的存在;沒有民族生活,就沒有政治生活。民族賴土地以生存。換一個角度說,民族和土地不可分割,土地是民族的土地,是民眾的土地。建立在民族基礎之上的國家把這片土地叫住“國土”。一個國家守住國土就是守住民族的利益,守住民族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是不是有了國家民族就可以消解了呢?如果消解了民族,也就消解了國家。“皮之不存,毛將焉夫。”
第二,正義民族主義不應當否定。盡管民族主義的表現形式非常復雜,但自古以來,民族主義大體只分為正義和非正義兩種。只顧本民族的利益,采取各種非禮非德非法手段,甚至采取武力手段侵吞其他民族利益的行為就是非正義的民族主義,也可以叫有害狹隘民族主義。狹隘民族主義往往帶來社會動亂或世界動蕩,例如二戰的根源乃狹隘民族主義。當代霸權主義也經常表現出狹隘民族主義的行為。
所謂正義的民族主義,就是在本民族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受到內外敵人的巨大威脅時產生的自救精神和自救勇氣。毫無疑問,這種自救精神和自救勇氣是無可厚非的,是正義的,是值得肯定的。它往往是慈善對邪暴的抗爭,是自我保護,以期本民族戰勝內外敵人的攻擊,保證本民族的生存發展。事實上,一個民族如果既然考慮本民族的利益又考慮其他民族的利益,在謀求本民族利益的同時不損害其他民族的利益,追求共存共榮,平等交往,互利互惠,相互取長補短的價值目標,這樣的民族主義不僅是正義的民族主義,而且是優秀和高級的民族主義。趙先生以為民族主義沒有國際主義精神,這種認識是片面的。趙先生的民族主義不過是狹隘的民族主義。
第三,民族主義的運用帶有時效效性。民族主義屬于政治文化的范疇,而很多觀念性的政治文化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起作用。大規模民族主義運動作用于本民族利益受到威脅、侵占大的時候。因此,站在國家的立場,要好好培育和引導本民族健康的民族主義,只有健康的民族主義才能泛發出民族精神,例如中華民族在抗“5.12”特大地震中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國家的代言人是政治組織,而政治組織是由一批官吏組成的。如果這批官吏很多有腐敗了(例如晚清政府),國家主義必然墮落,國運病衰,此刻,最需要大義的、勇毅的、正義大的民族主義。
西方人對中國的民族主義頗有微詞。中國人自己否定中華民族主義,無異于自毀長城,他人竊喜,我獨昏瞀,豈不悲哉!
如果否定了民族主義,是否必然否定了岳飛、史可法,以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評介的民族英雄毛澤東?
世界形勢表明,當代中國不僅不能否定民族主義,而且應當高揚正義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旗幟。
(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晨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