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現在官員們的德性
在全國政協十一次五屆會議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趙啟正有這樣一段驚人的答記者問:
[經濟日報記者] 不知道發言人注意到沒有,最近世界銀行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名字叫做《2030年的中國》。這里面對中國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意見,但是我們有網民和學者對此提出了很激烈的批評,認為這是要把我們的國企私有化,認為這是在給中國投毒,不知道發言人對此有什么評價?謝謝。[03-02 16:27]
[趙啟正] 這篇報告是對中國今后20年經濟社會發展作了綜合性的研究。有的學者和網友認為,這篇報告是要將國有企業私有化,由此引起更多網民的質疑,他們表示強烈反對國有企業私有化。我的理解,他們是擔心國有資產的流失。[03-02 16:28]
[趙啟正]這篇報告的全文在世界銀行的網站上有,我下載了,有400多頁,我只能看它的摘要。對這400多頁我用Word的檢索功能做了檢索,我沒有查到國營企業私有化的建議。因此,這篇報告還要細讀才能判斷。[03-02 16:28]
[趙啟正]這篇報告是兩家合作的,世界銀行和我們中國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50多位專家做了一年多。報告中提到了國有企業股份多元化的問題,提出國有企業占有較多的公共資源,理應承擔更大的公共責任。國有企業的股權多元化是我國“十五大”以來的國家重要政策。實際上我國現有國營大企業中的多數已經上市,已經實現了股權多元化,這樣可以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我注意到的是,股權多元化還不等于私有制,這點請大家在研究這篇文章時細心一點。[03-02 16:31]
“股權多元化還不等于私有制”?這是哪家的經濟學理論?愚雖然不懂得經濟學,但是,僅憑一般常識,一家國有企業賣給私人,由一家或幾家私人所控制,這難道不是私有制嗎?
現在這個年代,可能有很多所謂的精英、專家、學者會認為“股權多元化還不等于私有制”。因為類似的奇談怪論這多年出現過不少,每年的“人大”、政協會議都會出現很多奇談怪論,現摘錄幾條,以資證明。
*“中國看病不算難,也不算貴,而是患者求醫標準過高。”
*“我只代表我個人。”
*“10年提一個提案就很不容易了,更別說一年提一個,這簡直是過分要求。”
*“大家有工作就行,政府不要再搞最低工資標準了”。
*“我建議全國人大動議,授予溫總理‘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高收入階層不知該怎么花錢、該消費什么,應該考慮把私人飛機產業作為重要的消費點。”
*“現在極個別的‘釘子戶’動不動就玩命,好像他是弱者,其實地鐵才是弱者!”
*“能不能發行大面額的人民幣?比如500元、1000元的。”
*“要在煙盒印上醒目的爛肺、爛牙、骷髏。”
*“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原因有三:簡化漢字違背了漢字的藝術性和科學性,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一樣,利于兩岸統一。”
* “呼吁為孩子著想,恢復繁體字”。
*“現在春節仍有大量乘客連夜排隊還買不上票,大量歸家心切的乘客不得不出高價買黃牛票,還不如直接把票價漲上去。”
*“春運期間鐵路一票難求的現象始終得不到緩解,根本原因在于鐵路票價太低。”
*“對于所謂壟斷要科學界定,比如電信行業,固話業務、移動業務都有競爭,怎么能算壟斷企業呢?當然不是。”
*“看病難、看病貴是一種誤導。”
*“現在老百姓所反映的‘上學難、上學貴’的論調是不對的,我們從來沒有過‘上學難’,也沒有過‘上學貴’,我國也不存在‘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
*“不應該鼓勵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
* “社會貧富差距就是要大。”
* “農民也要持證上崗,沒有證件不得從事務農工作。農民也分5個等級:無證農民、初級農民、中級農民、高級農民、特級農民。填補國際空白。”
*“ 80后男孩子如果買不起房子,80后女孩子可以嫁給40歲的男人。80后的男人如果有條件了,到40歲再娶20歲的女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
* “鼓勵部分女性回歸家庭,這是中國幸福的基礎。我還建議全民打太極,太極天天走,活到九十九。”
* “房價上漲根本是一個貨幣問題,因為老百姓手中的錢太多了。”
* “改革就是我要拿走你的,你也可以找我拼命。”
* “要大幅提高農藥、化肥的價格,讓他們用不起,農民要一大早起來拿筐子出去拾糞。”
* “高房價說不定是好事。”
* “‘仇官’心態將使百姓遭殃。”
* “建議立法禁止父母帶兒乞討。”
* “今年我們幾個政協委員還是聯名提交了關于取消‘嫖宿幼女罪’罪名的建議。”
* “政府應明令禁止公款買煙。”
* “建議剩女應改稱為‘ 翡翠王小丫’”。
這類的奇談怪論能夠在“兩會”上出現很多,平時就更多了,如“給你尊嚴”,“讓你體面的生活”,“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等等,讓人們感到真是無知、無聊、幼稚、肉麻、無恥、狡辯、可笑。難道是因為他們知識少嗎?水平低嗎?不是,是因為他們太自私、太缺德了!總認為自己是諸葛亮,別人都是阿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