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亟需用雷鋒精神正本清源
提要:我們當然明白,這個雷鋒精神的基本內涵有時代的匠心,但是我們也無法否認當今社會亟需這樣的雷鋒精神來正本清源,亟需用雷鋒精神來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自1963年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每年的3月5日,人們或歡呼“雷鋒叔叔回來了”,或呼吁每天都應是學雷鋒活動日。其中有對社會主流價值的認可,也有對背離社會主流價值的批判。
雷鋒這個普通戰士的名字構成了幾代中國人的共同記憶,雷鋒精神又凝聚了黨和人民的共識。用官方的話說,就是雷鋒精神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體現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本質要求,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品格,彰顯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要義。所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采取措施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學雷鋒活動要常態化,正是對百姓“365天天天都是學雷鋒活動日”呼聲的響應。
我們注意到,中央有關部門部署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時,都緊緊扣住了一個關鍵詞,那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中不光有打造的含意,還有濃濃地重建意蘊,而雷鋒精神就是一個有力的抓手。
中宣部對雷鋒精神基本內涵下了的五個方面的定義,一是學習弘揚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祖國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二是學習弘揚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以服務人民為最大幸福,以幫助他人為最大快樂,用實際行動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三是學習弘揚雷鋒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立足本職、忠于職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四是學習弘揚雷鋒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不斷創造工作新業績。五是學習弘揚雷鋒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以勞動為美、以樸素為美、以節約為美,自覺到艱苦環境中磨練意志、砥礪品行,自覺到基層崗位上接受鍛煉、成長成才。
我們當然明白,這個雷鋒精神的基本內涵有時代的匠心,但是我們也無法否認當今社會亟需這樣的雷鋒精神來正本清源,亟需用雷鋒精神來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所謂核心價值,意識形態也。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心中只有錢,卻丟了我們自己的意識形態,或弱化了自己的意識形態,致使社會道德的滑坡成為一種必然。不僅如此,還讓西方的意識形態乘虛而入,形成了一股食洋不化的思潮。正要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一針見血指出的那樣,中國到目前為止,社會中有很多自由成分,意識形態非常多元化,這些都是自由的因素,可是中國的自由主義者不去研究這些新現象,不去考慮中國的自由主義,還是拿著西方的理論來衡量中國,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這就好像拿蘋果來衡量橘子,說橘子存在的問題就是不像蘋果。
不能拿蘋果來衡量橘子的道理是淺顯易懂的,但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沒有建立或基礎相當薄弱之時,拿蘋果來衡量橘子就會比比皆是了。這些年,一些專家、精英們不遺余力干的就是這檔子荒唐事,有人云亦云的,也有別有用心的。
怎么辦?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用雷鋒精神凝聚社會共識,用雷鋒精神打造時代的精神坐標,用雷鋒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用雷鋒精神強化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用雷鋒精神重塑中國人的精神。
說到底,一個沒有自己核心價值體系的國家是根本無法強大起來的。正如鄭永年指出的那樣,意識形態的作用很重要。很多人說中國太意識形態化了,其實正相反,現在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主流意識形態太弱。社會上各種意識形態左的、右的多得不得了。政府應該把最優秀的知識分子集中起來,加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策略。共產黨以前有兩個法寶,一個是意識形態,一個就是組織。現在光靠組織的力量,淡化意識形態,這樣很難持續。沒有意識形態就意味著沒有軟實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