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韓寒神作,
正視韓寒成功,
反思周正龍坐牢
1
由于介詞和狀語很容易受口語影響,所以作者運用時很容易出錯。但老練的作者很容抗拒這種影響,使介詞和狀語的運用輕松而精煉。研究文章的介詞和狀語的運用情況,能看出作者的筆齡、語法水平和寫作功力。
韓寒今年近30歲,近日寫了《這一代》;而“據說”韓寒16歲時寫了《杯中窺人》。那么我分析一下這兩篇文章的介詞和狀語的運用情況。重點分析《這一代》第一、二段的文字。
我首先明確地說《這一代》文字有嚴重的語法問題,要么是缺主語,要么是動賓配搭不當,要么是狀語用得莫名其妙,要么就是介詞用得多余。這里我單就此文的第一、二段作語法細析,并改錯重寫,與韓粉交流一下。下面是第一段原文:
昨天開始,我在家中翻看我以前的博客,從2006年開始,我從有一筆沒一筆,寫寫賽車寫寫養狗,一直到今天盡量希望保持文章的質量的寫作(前十篇不算⋯⋯)。就在兩個月之前,我還在說不光光要殺戮權貴,還要殺戮人民,我唯獨忘記了還需要殺戮的,那就是自己。殺戮是一個嚴重的詞語,而且一般不用在個體身上。但是有的時候,自己并不是只有一個。一個不殺戮自己的人是危險的,哪怕被迫無奈戳了自己一下,也要報復,比如1962年⋯⋯接著1966年⋯⋯接著三七開了⋯⋯接著老時代過去了。
開頭這一段,真讓我一頭霧水,不和所云。我反復讀了多次,才猜出大意,也不知是否猜對了。前面的幾句大意是:我從昨天開始,在家里看自已博客里的博文,那些博文是從2006年開始寫的。都寫什么?寫開車養狗。后面的幾段有點那個意識流,跳躍得很突然,用了“殺戮”詞,這詞含有“批評” 的意思吧,韓寒為了使語言有形象感,或者說為了裝逼,充深刻,用了這個血腥的詞。后面那句“比如1962年⋯⋯接著1966年⋯⋯接著三七開了⋯⋯接著老時代過去了” 意思跳躍得更大,20幾歲的讀者恐怕看不出是什么意思,我是猜出來了:62年指的是大災荒,66年指的是文革,三七開是指打倒四人幫后對毛的評價,老時代過去了指的是改革開放。我不得問,寫這些謎語般的文字作者是為了充老成,但跟前面的語句有什么聯系?什么聯系也沒有。我作如下修改,意思就比較清楚了:
昨天我在家中翻看以前的博文。2006年開始,我斷斷續續,寫寫賽車寫寫養狗,一直到現在,我盡量要求自己的寫作要有一定質量。兩個月前,我就說不僅要殺戮權貴,還要殺戮人民,我唯獨忘記了還需要殺戮的,那就是自己。殺戮是一個嚴重的詞語,而且一般不用在個體身上。但是有的時候,自己并不是只有一個。一個不殺戮自己的人是危險的,哪怕被迫無奈戳了自己一下,也是必須的。
我把“不光光” 改為“不僅”, 把“也要報復” 改為“也是必須的” ,狀語“我從有一筆沒一筆” 實在費解,刪去,好幾個多余的介詞也刪去,標點符號也要改。最后的那句“比如1962年⋯⋯接著1966年⋯⋯接著三七開了⋯⋯接著老時代過去了”我是搞不懂跟前面的有何聯系,韓寒的意思可能是想舉例說明“殺戮” ,可是這個說明也實在莫名其妙了。
作者再分析韓寒《這一代》第二段的介詞和狀語使用錯誤。下面是第二段的一句話:
在等到開學后,我將要去母校開始我的演講,我想我已經找到了主題,那就是再有7個月,我便30周歲了。我要告訴我的少年校友,在這一萬多天里,我犯下的各種錯誤和反思。
這句話僅70字,又是錯誤一大堆。介詞狀語用得多余,主謂動賓配搭也有問題?!霸凇薄ⅰ昂蟆?、“要”,“開始我的”等介詞和狀語(狀詞)完全可以不要。作者說找到了演講主題,可是沒說,說了長長的一句話,即“主題”后面缺了賓語,可在“主題”后面用句號,解決這問題?!胺赶赂鞣N錯誤和反思”又是動賓錯誤?!胺赶路此肌笔遣煌ǖ?。
修改如下:
等到開學,我將去母校演講,我想我已經找到了主題。再過7個月,我便30周歲了。我要告訴我的少年校友,在這一萬多天里,我犯下很多錯誤,我務必進行反思。
從修改后的文字可看出,“對錯誤進行反思”便是演講的主題,這樣意思就清楚了。韓寒現在三十歲了,但對介詞狀語的使用就像一個初中生的水平,很羅嗦。為什么說韓寒只有初中語法水平?在中學讀書時,我們都經??吹揭粋€語法改錯題:
通過努力學習,使我提高了英語水平。
這題是狀語用錯,主語被狀語埋住了,整個句子便沒了主語。去掉“使”就改正過來了:通過努力學習,我提高了英語水平。
這種錯誤在韓寒近年的博文里很多。所以說他只有初中語法水平。他高中沒畢業嘛,算是符合事實。但我要向韓寒強調:你韓寒可以不做道德的典范,但你必須做語法和語詞運用的典范,因為你以寫作為生,并賺了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錢,你要對得住你的讀者。
一個老練的作者,他的介詞和狀語的運用都是很精簡和準確的。我們研究韓寒文章的介詞和狀語的使用情況,便能檢驗出他的筆齡和寫作功底。我們拿他的《這一代》與《杯中窺人》的介詞和狀語運用情況對比。就能得出兩文的作者非出自同一人。在《這一代》的第一和第二段,字數不到400字,介詞、狀語方面的錯誤多達十幾處,介詞用得重重疊疊。特別要說的是,寫作《這一代》的時候,是要面對千萬雙質疑的眼睛,在這樣嚴重的事態下,而他又有充足的時間思考、修改、校對,但依然寫得“百孔千瘡”。
《杯中窺人》字數1000多字,沒有發現錯處,至少沒有明顯的錯處。而他那時16歲,而且在1個小時寫成。這是開頭第一段:“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國的民族劣根性。魯迅先生闡之未盡。我有我的看法?!?/p>
此段不多一字,不少一字,精煉、老道。如果此文真是他寫,只能說是見鬼了,鬼幫了他的忙。
單就介詞和狀語的運用這方面的研究我得出這個結論,我對韓寒不再是質疑,而是認定:《三重門》、《杯中窺人》不是韓寒所寫。當然還有很多理由支持這個結論,這些理由已有很多專家論述了,這里就不說了。
2
韓寒的語法水平低,但并不能阻礙他在文學上取得成功。的確,語法水平壓抑不了他某方面的文學天賦。
他的成功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應該說韓父用這種特別的方式幫助兒子走上了文學之路,而文學又是一個最容易通過自學獲得成功的行當。這是偶然性。人生奮斗,許多資本家的原始積累都是鮮血淋淋的,韓寒發跡,為父者弄點手段也應給予理解。
市場經濟造就了韓寒。市場的運行規律告訴我們:市場的成功需要品牌打造,品牌包裝。韓寒便是新浪打造包裝的產物,此外他還有其他的打造包裝方法,這是他成功必然性之一,之二是:他有一定文學天賦,他的博文受到青年人喜歡是事實,應正視和肯定。他的博文思想和文字都很直白,情調輕松(臺灣的陳文茜諷其像放屁一樣輕松),這與原生態的一代獨生子女的口味天然一致。為什么現在的獨生子女是原生態的一代?因這代人沒有受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污染” ,整個行為都從生命的原本狀態出發,他們養尊處優,享受第一,娛樂致死,欲望萬歲,這是市場經濟和獨生政策的必然結果。正是這種原生狀態造就了一股足可席卷大江南北的力量,這就是自由。這是一種幾乎每個地球人都喜歡標榜的價值觀。
韓寒的文章如果融入一些崇高的東東,放入那些學究的成分,必與“原生態” 相抵觸而失去大眾。因此迎合真實而廣泛的人性原生狀態,是韓寒文章受歡迎的原因?!豆适聲返陌l行量數百萬,而《上海文學》的發行量只有萬把本,就是那個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道理。另外,讀書是很苦的事,他不讀書成功了,多令人羨慕??!多數人都不喜歡讀書,能讀書成功者也只是少數。韓寒便是以這種“特質”吸引粉絲。
至于他近年的博文有無代筆,追究他意義不大,因為他這些年的博文,就是一個高中生隨便都可寫出來,誰寫都一樣的,掛上他的名就好。他賽車累了,泡妞忙了,請一個人幫寫一篇應付粉絲,不是很平常的事嗎?這種事在原生態的社會很“普世”的,不要把文化工作者們(注意不是性工作)想象得那么高尚,那么偉大。他們是經濟動物,要養家活口,要傳宗接代,空閑時還會考慮要不要三妾四妻。足壇都爛成什么樣了?文壇算個屁嘛!
韓寒們也不要整天叫嚷“凈潔癖”,什么凈潔啊?是性凈潔,文字凈潔,還是思想凈潔?他的清白和崇高跟那個“失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先圣差不多了。當你把價值取向的基礎定在“動物的原生狀態”的時候,當你認同“自私有理,剝削有功”有普世意義的時候,那么你那個賴以養家糊口的工作,本質上與“性工作者”是一樣的。多年前,韓寒罵老作家,罵得他們落荒而逃,罵得他們屁滾尿流,連“手淫”“做愛”“性招式”的詞也用上罵,還凈潔癖呢!那次罵戰,讓我想起在一個鬧市看到一個潑婦罵街,那招式還真跟韓寒的如出一轍。我感嘆,不得不給韓寒們敬贈一句:潑婦罵街我不怕,就怕潑婦有文化。可是你何曾記得,“新概念”便是一些老作家弄出來的。余秋雨說韓寒吃里爬外,忘恩負義,“新概念”養出了兩個怪胎,另一個是郭敬明。
在這個時候,我不得對那些韓粉說:我寧可敬重清貧的雷鋒,不敬重富有的韓寒;因為幾乎任何人只要心血來潮都能做一次雷鋒,而想做上代言費上千萬的韓寒,我們即使走彩票雙色球之路也末必能行??!不是有人也質疑董薦瑞、雷鋒嗎?質疑董薦瑞是合理的,因為那個炸藥包的確會把許多小皇帝和公知們嚇得膽水四淺;但質疑雷鋒就不應該了,雷鋒那些“破事”,不就是做點好事送老大娘回家什么的,每個心智正常的人都能做到,也值得質疑?一個少年寫了些滿是中年人心跡的文章不應該質疑,豈不是咄咄怪事?
3
當許多公知為韓寒吶喊的時候,當一些主流傳媒為韓寒撐腰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一個人,他叫周正龍,他坐牢三年了。當年何止是質疑,簡直就是全民打虎。站在他那邊的人少得可憐,但打他的人多如牛毛,小孩出來打,科學家出來打,大名鼎鼎的偵探刑警出來打,就連國防大學的少校少將什么的也用“導彈”打。最后他被打到牢房里去了。那時候有幾個公知為他說話,有幾家媒體為他撐腰?為什么?就因為他是農民?因為他沒罵過政府,沒罵過出版不自由?沒說過一人一票?沒寫過“周三篇”?或者是因為他的代言費沒有一千萬?
在這里,我不得不提出一個問題:周正龍造假,罪夠三年牢役嗎?
現在對韓寒來說,假如質疑不能成為直接證據,文本考證不能成為直接證據,邏輯推理不能成為直接證據,那么韓寒不會有三年牢役之苦,反而作為質疑者的方舟子將受到法律處罰。那么我不由得要問:周正龍的直接證據是什么?據說警方從周正龍家中搜出那幅年畫,這幅畫能成為致周正龍三年牢役的直接證據嗎?因為我們沒有看到警方重建現場,拍出接近或類似周虎照的照片。既然這張照片不能重建現場,說明這張照片不能成為直接證據,只能是間接證據。
這樣,我提出三個問題:
一、方舟子的間接證據不能使韓寒坐牢,而警方的間接證據則能使周正龍坐牢?這是為什么?
二、退一步說,這張年畫是直接證據,周正龍造假成立;但周正龍只是為了獎金而造假,這夠得上詐騙罪?即使夠得上,三年牢役夠得上?當地政府懸獎100萬,最后只給兩萬。沒收這兩萬,給周正龍一些批評教育,或關上半年一年,這才是最合理的處罰。三年牢役對這樣一個貧窮的農民來說,絕對是過頭了。因此我認為,周正龍有必要通過法律手段,申請重審此案,要求國家賠償。
三、周虎案有一個嚴重缺陷:警方沒有重建現場,用年畫拍一張周虎照,這是打虎派和挺虎派的期盼,也是結案的起碼要求。假如方舟子不能用他的間接證據證偽韓寒的作品而敗了官司,那么我們是否可以要求警方拍一張周虎照,彌補這個缺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韓寒是富人,可以得到法律保護,而周正龍是農民只能被法律遺棄。
寫到這里,我想起前些天看到一則新聞,說的是吳英非法集資套騙數億被判死刑,知名人士前北大校長助理張維迎在一次會議上發言說,希望出一個鄧小平救吳英,下面竟然掌聲雷動,事后更有十一位高級別的律師呼吁吳英無罪。
我搞不懂吳英何故得到那么多精英的捧場撐腰,莫非因她年輕漂亮,還有五億資產?我不得不為周正龍嘆息,你人老珠黃了,你騙兩萬太小了,騙兩億就沒罪了。我們大家都要告誡兒孫:寧做大盜,不當小賊。我想起一個成語故事,說的是倉鼠和廁鼠的命運。倉鼠吃香喝辣,還得到層層保護,而廁鼠粗茶淡飯,則步步驚心。當然這里無意把周比作廁鼠,我覺得用它來描述現實則是很恰當的。我知道直到現在還有人堅持周虎照為真。我只能祝其好運,也認為他起碼不應判三年,拘留一二個月就合適了。
最后說幾句溫情的話:《三重門》、《杯中窺人》和“周虎照”都是不可重復的神作。倘若不信你叫韓寒現在再用一個小時寫一篇千字文,保證再也寫不出《杯中窺人》的水平。讓周正龍再拍一張周虎照,也拍不出現在這張虎照的水平。歷史上的神童也有不少是“大未必佳”,不少世界冠軍也是“一次性紙巾”。原諒他吧!但愿我的這種說法能成為韓寒現象的一種合理解釋;也希望我這種解釋能使人們對還在獄中的周正龍多幾分佩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377fc0100wwtx.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