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2012年02月27日刊文說,主流媒體要發揮“穩壓功能”。文章先是用實例說明了《人民日報》這些年是怎樣發揮“穩壓功能”的,分析了新興媒體的出現所造成的“信息碎片化、表達情緒化等問題”;接著,文章重點重申了主流媒體的使命。
我同意文章關于《人民日報》以往成績的結論,也基本接受關于信息渠道多樣化的分析。但對于主流媒體的使命,文章的論述讓人感到不滿足。比如說,“主流媒體的作用不僅是傳播信息,更有著強大的社會政治功能”,這話雖然不錯,但是沒有交代自己的政治立場。這樣一來,“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就變成了空洞的外交辭令,讓大家感到這里的“立主導”好像是“隨風倒”,“謀共識”好像是“和稀泥”。在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前,主流媒體應當旗幟鮮明,把黨的主張明明白白地告訴人民大眾,用不著、也不應該與那些背離黨的主張的聲音“謀共識”。
文章重申了小平同志“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的要求。這是非常正確的。要成為思想上的中心,就要有中心的思想。這個中心思想就是黨的宗旨、黨的主張。有了這個中心思想,才能確立主流價值,也才能在“面對多元多樣多變的輿論場”時分清良莠,這里用不著怕什么“割裂社會共識”、“偏激情緒”。有人主張多黨制,為什么要和這種人達成共識?“偏激情緒”如果表達了黨的宗旨和主流價值,為什么就不能支持或“迎合”呢?
說到“偏激情緒”,《人民日報》也應當檢討一下自己,看看有無刺激這種情緒的言論。前兩天發的“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文章,那個標題就很情緒化,更不用說這篇文章引起的熱議和猜測以及對安定團結的負面作用了。至少這篇文章就沒有起到“穩壓”的作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