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 題: 英國萬人請愿詛咒撒切爾,新自由主義已先于她死掉
發信站: BBS 未名空間站 (Sun Jan 8 04:36:52 2012, 美東)
鐵娘子,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也。她如今還活著,但身體虛弱,且患老年癡呆癥。但
已有24000人以上在給政府的請愿書上簽字,讓政府按照撒切爾夫人政策安排她的后事
。請愿書要求撒切爾死后不進行國葬,而是舉行私人葬禮。請愿書寫道:“這是一次獨
一無二的機會,是一種減少政府支出、進一步證明撒切爾女男爵率先倡導的自由主義經
濟價值的理想方式。”
這段話如果用中國人的習慣表達就是:撒切爾夫人如果死了,應該私人辦喪事,而不應
該用公款為她舉行國葬。因為按照她倡導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她應該以身作則減少政
府支出。這將是她落實自己經濟政策的最后一次機會。
這個請愿書和這些英國人似乎太刻薄,在撒切爾夫人還活著的時候就提她死后的事,好
像在盼人家去死。不過話說回來,這也確實在表達對撒切爾夫人政策的憤恨。
認為她對英國危害很大的,說她是擁護正統自由市場理念的無情斗士,以犧牲窮人利益
為代價。在她執政期間,對礦工工會實施了嚴酷而猛烈的打擊。她推行的人頭稅引起廣
泛不滿,曾在1990年引發騷亂。工業化的英國還曾陷入長期的失業和衰退。她的任期是
“雅皮士”興起的時期,也是貪得無厭、崇尚個人主義的資本主義文化盛行的時期。許
多人現在將英國面臨的經濟困境和缺乏社會凝聚力的現狀歸咎于這種文化的出現。全國
鐵路、海運與公路運輸工會的鮑勃·克羅說:“瑪格麗特·撒切爾執政時期的做法后來
引起了紛爭,從政治上助長了‘貪婪至上’的風氣。這種風氣正是目前爆發的銀行危機
的根源。我們今天都正在為這場危機付出慘重代價。”
正如路透社記者說的那樣:“這個國家將再次努力應對高失業率、削減開支、與歐洲大
陸關系緊張、工會不滿和社會騷亂等問題。這些全是撒切爾任首相的那些年中出現過的
情況。”人們看到英國的現狀,就會觸景生情,想起撒切爾時代就是這樣,而且影響至
今。
一些英國人咒她死,而且讓她自作自受,最后一次為縮減政府開支做貢獻,原因就在這
里。
非常巧合的是,英國實行撒切爾主義改革和中國改革開放同時開始(1978年12月中共十
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79年撒切爾上臺)。英國的改革是將原來的“準社會主義經濟”
改為完全的自由經濟。中國則是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改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的
是,中國實行自由經濟沒有那么徹底,被認為是混合經濟。結果是,30多年過去了,英
國撒切爾的改革成果曇花一現,最終完全失敗。但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功。但有
一點雷同之處,即前面說的英國出現的“貪得無厭”、“崇尚個人主義的資本主義文化
盛行”、“缺乏社會凝聚力”、“貪婪至上”等,在中國也有濃重表現。只不過中國是
“見壞就收”,開始下力扭轉。
撒切爾夫人還活著,但已經和死了差不多,她大力倡導和推行的新自由主義,已經先于
她死掉了。而這種主義給全世界造成的惡劣影響還在危害著世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