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2月23日第三版“人民觀點”欄目發(fā)表了“人民日報評論部”的文章《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文章,各大網站迅速以《人民日報:寧要“不完美”的改革 不要不改革的危機》為標題紛紛轉載,各論壇的網民也迅即在網上開展了熱議,其言辭之激烈,反應之強烈不說是空前,至少是罕見。
網民的熱議,首先集中在“不完美”的內容上,通過對諸多“不完美”事實的羅列,實際上可以說是對三十多年來的“改革”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反思。網民的議論仿佛有意與“微詞”過不去,討論的已經不再是一時一事是與非的“微詞”,而是開始從究竟為什么要“改”?“改”什么?怎么“改”?依靠誰來“改”?“改”到什么樣子才“完美”等一系列根本問題上提出問題,發(fā)表意見的“宏論”,而且觀點明確旗幟鮮明,充滿了斗爭的火藥味。
針對“不要不改革的危機”,“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的危言,網友們進行看深入客觀的分析,認為當前最大的危機恰恰來自于改革,來自于不講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改革,來自于脫離了毛主席的群眾路線,來自于一部分人打著“改革”的旗號,借“改革”名義搞資本主義復辟,謀取個人的私利。進一步的深入則是對進一步的改革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從開始的“人民群眾的改革16條清單”到《人民網E政廣場:民眾熱切期盼的“新改革36條”》,就是最切實最強烈的聲音的反映。
毛主席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毛主席經常告誡全黨: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敵人最終都壓不倒我們,而只能被我們所壓倒。離開人民,黨的一切斗爭和理想不但都會落空,而且都要變得毫無意義。我們黨要堅持革命,把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前進,就必須堅持群眾路線。
從網民對“人民日報評論部”這篇掛著“人民觀點”文章的反應來看,說明《寧要微詞,不要危機》的思維恰恰遠離了人民的觀點。如果從進步的意義來看,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機關報和中國最具權威性、最有影響力的第一大報《人民日報》的一篇關系到中國第一大事“改革”的文章,能夠在人民網的論壇進行如此公開激烈的討論,應該說是人民民主進程的一個大的進步。同時,“人民日報評論部”的這篇文章雖然本身沒有積極意義,卻出乎他們意外地點燃了網民“關心國家大事”的激情,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還是應該感謝這個“人民日報評論部”作出的貢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