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博弈走向激化,決不能在戰略上倒向美國!
作者:猴王 來源:猴王博客
當前全球政治經濟資本矛盾斗爭已經到了全方位、白熱化的程度,各主要大國的國內經濟矛盾不斷升級,傳導之后,致使國際政治矛盾升級,現在已經到了政治矛盾激化和軍事沖突的邊緣。全球已經從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再到地緣政治危機!
中國與美國的利益交割顯然是遇到了巨大的阻力,首先中東伊朗問題上,中國無法消除俄羅斯的影響力,同時美國方面也無法保證以色列的問題。另外國內矛盾的激化,也掣肘了中美利益的交換,顯然美國是沒有太多耐性的。
現在美國國內也有兩撥勢力,就是我前面說的美國本土勢力和猶太勢力。我們現在經濟層面聯合的是美國本土勢力,因此猶太勢力會使用各種手段來破壞。 2月21日 中國中東特使說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中國開始敲打以色列了,應該這樣做的。一個不受控制的以色列是伊朗最擔心的,伊朗在不能得到這個保證之前是不會跟中美來和談的。
歐洲方面,德國非常強勢!歐洲在德國的主導之下,似乎胸有成竹,毫不讓步。不得不說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是很厲害的,正因為如此,將導致歐美之間、中美之間的政治矛盾進一步激化。馬上20國峰會財長會議召開,將再次考驗中國。
如果大的妥協不發生,那就只能戰爭來解決了,對誰有利對誰不利各自心里都有本帳的。如果不想打仗,接下來很短的時間內,必然要有一方做出巨大妥協。前面中國杠在那邊造成美國無法收割中國,現在假如歐盟杠在那邊造成美國無法收割歐盟,那么最終會走向暴力破局,也許是巴爾干,也許是中東。這個就要看最終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猶太勢力這幾撥勢力談判的結果了。
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 2月22日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接受《中國證券報》專訪時卻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資本賬戶開放的戰略機遇期,我國資本項目開放的風險不大,不能過分強調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或者人民幣國際化條件完全成熟再進行資本賬戶開放,推進開放時可先推行預期收益最大的改革,后推行最具風險的改革,先推進增量改革,漸進推進存量改革,從長期看,可用5-10年的時間,依次審慎開放不動產、股票及債券交易。
我完全反對這個論調!在中美既合作又博弈過程中,匯率不能市場化、利率不能市場化、房地產不能崩盤、匯率不能崩盤、資本賬戶不能對外完全開放——這幾條是我們的根本,任何一條做不到,我們就什么籌碼都沒有了。
大家覺得為什么現在我國外圍的形勢這么好,各方都有求于我們?原因就是我們扛住了,美國從2010年11月份開始砸盤中國股市,到2011年全年拉高中國通脹,到2011年10月份綠城集團開始砸盤房地產,到2011年12月份開始砸盤人民幣匯率,直到美國要干掉伊朗這個中東的據點,中國都扛住了。因為扛住了,所以我們就有籌碼了,美國人發覺搞不定我們,因此決定改而去收割歐盟和日本。假如美國現在發覺還能搞定我們,那么還會回過頭來收割中國。所以在和美國談判的過程中,這幾樣基本的東西決不能放開,就是我上面說的幾樣不能放開,一旦放開,我們就什么籌碼都沒有了!
最近發生很多事情,巴基斯坦那邊政府要求國際刑警抓捕前總統穆沙拉夫(巴基斯坦政府現在親美多一點,軍方親華,穆沙拉夫是軍方人物),美國重新開始對巴基斯坦的無人機偵察行動,南蘇丹驅逐中國石油公司的老總,日本自衛隊要進入南蘇丹維和,日本準備把釣魚島寫入日本的領土范圍等等——其實就是美國在敲打中國,向中國施壓。為什么?
因為前面日本財長訪問中國,王岐山和日本財長達成共識:中日貿易拋開美元用本幣結算,這個直接威脅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元霸權。當年美國打伊拉克,就是因為伊拉克以為美國在打阿富汗,沒有能力去攻打伊拉克,所以宣布原油貿易改用歐元作為結算貨幣。
那王岐山為什么會和日本財長談這個事情呢?你懂的(就算你不懂我也只能說到這了)。在當前中國外部各方矛盾全方位白熱化的情況下,中國國內各系的矛盾斗爭也在激化升級,好多動作可能并不是按照我們最好的結果去走的。但我還是那句話,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要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出賣國家利益!假如中國此時貿然去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就會變成中美全面直接對抗,結果將是俄羅斯和歐盟得利。
我們現在應該是在經濟層面和美國合作,在地緣政治和軍事層面和俄羅斯保持協調,等到歐元區和日本被美國收割完成,我國經濟基本上也完成了軟著陸,我們就不用怕美國再在經濟層面卡我們脖子了。
所以我一直說戰略上傾向于俄羅斯,戰術上和美國交換籌碼,就是這個道理。切記不可完全倒向美國,也不可完全倒向俄羅斯。
從前面的過程來看,我們承受了高油價,但是俄羅斯沒有保障我國的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俄羅斯這么做的前提,是它認為中國沒得選擇。說句實在話,這個不能去罵別人,因為假如我是普京我也很可能這么做,因為這個做法是俄羅斯利益最大化。其實關鍵在于我國在地緣政治關系處理上面要有戰略眼光。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其實說白了就是軍事和地緣政治上面和俄羅斯保持一定的關系,在經濟上面和美國進行籌碼交換。因為后面美俄之間必然是進入一個對抗階段,中國有這樣做的資本。俄羅斯不期望在西面面對北約軍事和經濟和政治壓力的時候,東面又面臨中國的軍事和政治壓力。當然美國是期望中國不要倒向俄羅斯而形成歐亞大陸的聯合,或者進入上合組織體系框內自我運行。另外美國也需要中國的配合,來實現美國的“特里芬問題”節點的過渡。
研究一下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次保衛戰就兩個關鍵詞:堅持和時間。我們現在也是這兩個關鍵詞,堅持和時間。前面1年我們堅持住了,我們扛住了,后面就是時間。一旦我國經濟實現軟著陸并且安穩渡過18大交接,做好分配方案的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基礎,后面就是中國走向帝國的過程了。
前面美國給我們設置了一個陷阱,什么樣的陷阱?就是說GDP要到8%才能夠保障就業率。這個就是個屁話,就像美國給我們設置一個陷阱叫做“北京共識”一樣的道理,什么只有GDP的快速發展才是政權合法性的來源。
而且我們的經濟決策層大力發揚以上兩個論調,什么GDP一定要在8%以上,簡直就是胡說八道。老百姓安居樂業了,GDP是2%又怎么了?老百姓吃不飽了,GDP是90%照樣政權不保。
現在一些地方開始把就業率放到官員考核指標中了,這個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后面還要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放入到官員的考核指標中。
我鄭重的說明一點:GDP保8和就業率沒有什么大關系!后面做好分配方案的傾斜,這個才是政權合法性的真實來源。你GDP再高,分配方案沒做好一樣政權倒臺。
后面幾個核心的東西一定要糾正過來:一個是經濟發展模式,一個是文化輿論引導模式;一個是貨幣發行模式;一個是分配方案模式;一個是官員監督模式。
這幾樣改革才是核心!
人民日報說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這句話是對的,我舉雙手雙腳贊成!但是,關鍵是改革的方向,醫療、教育和房地產完全拋向市場的惡果,大家都看到了,再這樣下去的話,基本上政權存在的合法性就蕩然無存了。所以現在的改革要做的是什么?向民生領域傾斜,分好蛋糕,不能再以GDP為綱來發展經濟,不能再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我們后面2年做好經濟軟著陸,同時一定要做好分配方案的改革。我真心的希望人民日報說的改革是以上的這種改革,而不是教育醫療和房地產拋向市場的這種禍國殃民的改革。
猴王:全球宏觀局勢分析——中國可能迎來國際環境的10年戰略機遇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