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為啥突然有了火藥味?
呂永巖
剛剛看到一篇談改革的文章,通篇都是就改革談改革,火藥味挺濃,仿佛改革的阻力相當大,必須予以爆破拆除。因為文中談的“改革”究竟要“改”啥,要“革”啥,一點都沒說清楚,所以火藥爆破拆除的目標也看不出來。
改革在中國是一個很動聽的詞匯,并且改革即可擋矛,又可當盾。當矛可以攻擊,當盾可以防御。但無論把改革當矛還是當盾,都掩蓋不了改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通過改革要達到啥目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就中國目前的情形來說,改革的目的應該是強國富民,特別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這一條老一輩革命家早就講過了,也是黨的宗旨,更是現實的迫切要求。中國貧富差距已經到了危害社會穩定的程度。古人尚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有人把改革的目標定在將自己的親屬子女安排到有權有錢的顯赫位置上;把中國的要害企業、產業鏈“改開”給外資,任憑外資控制;把中國的稀有資源不加限制地出賣,以滿足發達國家的需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有機農業改成風險重重的轉基因農業,這樣的改革不是太可怕了嗎?黨會答應嗎?人民會答應嗎?當然不會。因為這種“改開”必然會把中國引向死路,把中華民族引向死路,這樣的“改開”怎么可能行得通呢?
有人惟改革馬首是瞻,以改革打人,以改革壓人。其實改革不是衡量的標準,民意才是衡量的標準。不是民意要服從改革,而是改革要服從民意。改革只有服從民意,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才是正確的,可行的。違背民意,損害人民利益的改革,人民必然反對,這樣的改革早晚都要失敗。胡錦濤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共產黨打天下,靠的是為人民服務,坐天下同樣要靠為人民服務。離開人民的利益,背離人民的利益,這樣的改革無論怎樣粉飾,人民都不可能擁護,叫得再響,再以勢壓人也沒有用。
衡量改革還有一條標準是強國。毫無疑問,改革應該以民族工業、農業、軍事方方面面強大為目標,以國家強大為目標,絕不能以外國資本進入和控制中國企業和產業鏈為目標,更不能以削弱國力,任憑國家命脈被他國企業財團控制為目標。打著改革的旗號對個人甚至對外輸送利益,公然貪腐賣國,不但不得人心,而且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審判。
改革作為手段,必須服從強國富民的目的。這個順序不容顛倒。不能離開強國富民的目的講改革,更不能把改革凌駕于強國富民之上,不能讓強國富民去服從改革,以犧牲強國富民去迎合改革,這是本末倒置,是絕不能允許的。
改革要把話說清楚。到底是何種改革?為誰的改革?是為強國富民的改革,還是為少數富人為外資的改革?是改革人民痛恨的種種弊端,還是以改革的名義繼續擴大弊端?所謂的死路一條,究竟是誰的死路一條?是國家和人民的?還是某富人或外資的?是愛國者的?還是賣國者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