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的詩歌名作《仰望星空》,已經成為中國航空航天大學的校歌歌詞。但曾經寫過詩自認對詩歌“詩言志”本質有一定把握的筆者卻覺得,溫總理詩詞中的“星空”按照詩歌“形象思維”的創傷規律,應當是另有所指而且可以大體落實為具體事物。
溫總理的這首詩在每段的寫法上有個規律,就是前句較虛而后句較實。所以我們解讀的重點應當放到后面一句。把每段后句串聯起來,我們看到:
星空有“無窮的真理”,而且讓詩人“苦苦地求索、追隨”,說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恐怕并不離譜;
星空有“凜然的正義”,而且讓詩人“充滿熱愛、感到敬畏”,更加可以說是心目中理想的社會環境;
星空有“博大的胸懷”,而且讓詩人的心靈“棲息、依偎”,表明詩人對這種社會環境強烈向往寄托;
星空有“永恒的熾熱”,而且讓詩人“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表明詩人決心為之不懈地奮斗。
再把各段前句中的“自由、寧靜、莊嚴、壯麗、圣潔、光輝”等形容詞綜合起來,我們完全可以得出結論:“星空”就是溫總理心目中最理想的社會。而且由于能夠仰望,所以在現實中其實已經存在。
這是一個怎樣的美好社會呢?根據溫總理在國際國內的很多次深情表白,這是一個實現了人類普世價值的社會,是一個需要腳踏祖國實地、至死方休推動政改才能實現的社會,是一個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的社會,是一個面臨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的情況必須奮力推動前進才能達到彼岸的社會。在這個星空里,飄動著像藍天和海洋一樣泛著美麗波紋閃爍燦爛星光的旗幟。為這美麗星空早日來到華夏大地,讓我們再次深情朗誦溫總理的這首杰作: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
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圣潔;
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
那博大的胸懷,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
那永恒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