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要靠文火煎熬,打仗有賴于武火爆炒,這是戰略問題,順者昌,逆者敗。我可以隨便舉出一大堆可資佐證的例子,相反的例子也會有,但罕見。中國崛起是大戰略,中國對中東局勢的應對也屬于戰略問題,這就進入了國際政治范疇,它需要文火慢慢熬。既然是熬,就不能寄希望于一招定輸贏,必然層層設防,并拉長每道防線的攻防時間,最后一道防線才是大決戰。
中東動蕩不是正義與邪惡的斗爭,因為攻防雙方不是爭政綱優劣,甚至根本就沒有政綱。它是教派之爭,教派之爭一旦開打,理性退后,慘烈登場。地區動蕩介入大國博弈后,慘烈便被放大。由于中美俄歐都不是中東動蕩的局外人,中國沒必要忌諱“國家利益”,盡量維護當事國利益才是真的。增加從伊朗的石油進口即符合中國利益,又對伊朗有幫助,還有利于世界和平。
第一道防線:和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人類社會免不了戰爭,但盡可能減少戰爭、推遲戰爭到來時間和降低戰爭烈度則是有可能的。中國希望將敘利亞問題放在阿盟框架內解決,為的是減少大國介入,但阿盟硬生生捅到了安理會,辜負了中國的信任,所以中國不得不投否決票。隨后,阿盟將被安理會否決的方案轉到聯合國表決,企圖占領道義上風,但中國仍然投了反對票,中國必須表明態度。至于拉票,因為沒有法律約束力,犯不著浪費外交資源。信任是相互的,我把鑰匙交給你,就是相信你不會將鑰匙隨便轉交給他人,否則就要對你的信任度打折扣。
中國希望敘利亞和伊朗能避免戰亂,除了自身利益考慮,也符合當事國利益,戰爭只能是政治的最后手段,在開打前,理性的做法就是尋求政治解決方案。當事雙方先得坐下來談,談得攏談不攏另說,談了就有希望,不談肯定不會攏。由于中國和中東國家普遍友好,平時也不介入他國內部的派別之爭,所以派特使翟俊做敘政府和反對派溝通的橋梁,希望雙方坐下來談談,沒準能成呢,畢竟各自內部都有不希望打內戰的人。
不能說沒有一絲一毫的和平希望,比如說在正式開打之前,說不定又增加了阻止戰爭的因素呢,例如一些武裝派別意識到被外人利用,或者西方國家經濟危機驟然升級自顧不暇。有人促和,能坐下來談,就是談不攏,至少能延緩戰爭的爆發,讓戰爭瘋子著急不是壞事。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還能被敘利亞對抗雙方所接受,美俄歐都不具備這個條件,中東那幾個封建王朝同樣是一邊倒,恨不得馬上派軍隊推翻巴沙爾。有錢又有美國撐腰,牛逼哄哄,完全不考慮同樣的事情哪天落到自己頭上。須知那些被消滅的人曾經也是西方的座上賓。我以后不會再對以色列攻打阿拉伯國家生以前那樣大的氣了,要是美軍攻打阿盟哪個封建王朝,我很可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
如果敘利亞免于戰禍,伊朗就不會爆發戰爭,中國要的就是中東和平。動輒鼓吹戰爭乃至滿世界大打出手,是與人類文明背道而馳的。
第二道防線:敘利亞問題持久化但烈度不高
敘利亞問題,中國是勸和者,不是決定方,也無力決定敘利亞前途,中國只是盡量讓敘利亞不走向疾風暴雨式的大戰。這里的“疾風暴雨式的大戰”指的是教派激情加西方武力導致敘利亞出現大批人員傷亡。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死亡人數之多是現代文明無法認同的,利比亞戰爭死了多少人,至今不好意思公布,不敢公布。前兩場戰爭,中俄基本是旁觀,敘利亞戰爭如果爆發,中俄都不會遠遠地看著。有一種聲音讓中俄互相猜忌,國內國外都有,但我仔細看了俄外長拉夫羅夫的言論以及中國外交部的發言,發現中俄的目的的確不完全一樣,但要說相互猜忌,暫時還不至于。
敘利亞是和以色列真刀實槍干過的,巴沙爾的軍力對付國內武裝派別不成問題,成問題的是面對西方國家的先進戰機。敘利亞的防空系統肯定無法抵御西方的狂轟濫炸,但如果俄制導彈能隔三差五干下兩三架飛機,西方軍隊便有所顧忌。敘利亞有少量的S-200,美歐不可能像在利比亞那樣如入無人之境愛炸哪炸哪,如果俄能再提供幾套S-300,再加上伊朗的幫助,西方想啃下敘利亞,難免崩掉幾顆牙齒。
巴沙爾的錯誤在于鎮壓武裝叛亂時拖拖拉拉。面對和平示威,你開槍是錯誤的,面對武裝叛亂和恐怖襲擊,撓癢癢似地會要了自己的小命。如果不幸走向了戰爭,什么飛機導彈,千萬別藏著掖著,能打下幾架西方戰機就還有一線曙光,否則死路一條。伊拉克戰敗后被發現在沙漠藏了飛機,利比亞戰敗后被發現絕大部分導彈在武器庫里睡大覺,最后一大批導彈落到基地組織手中或流向黑市。
敘利亞應該重點考慮這個選項:一旦北約攻打敘利亞,迅速拋開反政府武裝不管,竭盡全力殺向土耳其。敘利亞當然打不過北約庇護下的土耳其,但只要橫下一條心,非打他個半死不可。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讓北約在開戰前仔細盤算。土耳其是反政府武裝的支持者,是敘叛軍大本營,不冤。
伊朗在7月1日之前的現在就斷英國和法國的石油,是勇氣的表現。善戰是一個方面,敢出手也很重要。
如果敘利亞多多少少一直能得到一些外援,公開的如伊朗,或明或暗的如俄羅斯,再加上中國繼續充當勸架者,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含戰爭時間在內,只要能拖上兩三年,歐美經濟必將遭受重創。
第三道防線:大國決戰
美國出售F-35給亞太國家,是為了暗示中國周邊國家大膽地往前走,我用先進戰機支持你們,而究其實,還是騙他們的錢。F-35是一款問題戰機,耗資巨大、問題多多,等到他們全部部署到位,中國的殲-20差不多也列裝了。在這之前,我們有梟龍。梟龍不像F-35那樣具備隱身性能,但綜合性能不差,用5架梟龍對付1架F-35勝算很大,此外我們還可以將退役的殲-6改裝成無人機,50架殲-6同時沖過去,何況F-35要在中國雷達面前隱身也是相當困難的,中國的導彈還是呱呱叫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在本土作戰,并非F-35推銷者假設的在太平洋戰場作戰。中國離拉到太平洋打仗還早,美軍現在只是從第一島鏈退到第二島鏈。
在北約最終拿下敘利亞后,伊朗就成了孤島。受戰爭拖累和經濟危機的雙重打擊,美歐差不多也從一鼓到二鼓再到三鼓,只不過伊朗是美歐這一趟旅行的最后一站,打還是要打的,而中俄那時候也沒必要扭扭捏捏,公開支持反侵略戰爭就是了。有些人很不爭氣,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波斯人不屬于這種人,大國肯支持還是有出息的,中俄都支持,能讓北約在數十年后再打一次平手。弱對強,平手就是勝利。
筆者曾經給大國衡量給了兩項指標,一項是超級機器,另一項是黃金儲備,今天再加上一項:否決票數量。
聯合國辦過一些好事,壞事也沒有少干,光中國一家維護它的權威有什么用?打伊拉克、打利比亞,聯合國批準了嗎?罔顧人命的人權是虛偽的,勸和錯在哪里?等到中國否決次數相當于另4國的平均值就算崛起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