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稱將向兩會建議在人民幣上印孔子名言
(2012.2.10)
主持人:陳光標稱,“將向全國兩會建議在人民幣印孔子名言”:
昨天(8日)下午,陳光標參加了江蘇省“兩會”的小組討論,他的江蘇省“兩會”提案也將是他旁聽今年全國兩會的建議,內容就是建議人民幣改版,在人民幣上印上《道德經》、《弟子規》、《論語》等名篇名言,以弘揚傳統文化。另外,陳光標還表示將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在北京發放2000輛環保單車和環保袋,并根據效果逐步向全國推廣。
那孔老師怎么看待陳光標這個發言?
孔慶東:陳光標啊,是我比較欣賞的人物,因為他經常做慈善事業,做了很多好事吧。當然,在他做了很多好事的時候,社會上對他也有很多議論,有很多質疑,有很多人不喜歡他。我記得我們的節目呢,就多次評論過陳光標。我都是說:我們對他具體這個事情怎么做呢,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呢,不能侮辱這個人。我覺得這個人呢,是個好人,他是一個慈善家——不信你做做試試,這是很難的,不是說一個人有了錢就能做的。有錢、搭時間、搭精力,還要忍受很多人的誤解,所以我說,這個人是個好人。對陳光標很多的做法、很多的倡議、很多的舉措,我都是支持或者是理解的。那么這一次呢,陳光標他希望在人民幣上印上孔子名言,很多人一想,孔老師就是孔子后代呀,孔老師一定舉雙手贊成吧,是吧?你看,人民幣都印上我們家的話,我當然是占便宜啦,我覺得這是對我有好處嘛。但是,恰恰這個事呢,孔老師有不同意見,或者說,明白地表示,我不同意這樣做。人民幣、人民幣,我們的錢為啥叫“人民幣”?我們看看,我們這個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第五版人民幣,我們看看這人民幣上圖案的變化。比如現在我們的人民幣,100元,上面印的是啥?(主持人:毛主席啊。)印的是好幾個領袖的像,是不是啊?有毛主席的像,以前還有那個毛劉周朱,是吧?印的是領袖的像。印領袖的像呢,好像是對領袖的尊重;對領袖的尊重,我理解這個心,但是呢,在我心目中,人民幣就應該印上的是人民的形象,就是普通人民,這人沒有名字。(主持人:一塊、兩塊的那個就是。)就是過去的那個錢,上面印的工人、農民、解放軍、知識分子、少數民族(主持人:對,我記得原來不就印的那個),我覺得這才是人民幣。人民幣就印上人民就完了,不要印那個政治人物。我不管這個政治人物多么偉大,我們多么愛戴他——毛主席也好,或者是現在的胡總書記也好——不管是誰,我覺得,都印到人民幣上不合適。別的國家愛怎么印,我們不管;別的國家把他們的總統印上,那是人家的自由,人家同意。我不同意。當然,它現在已經這么印了,我覺得這也沒什么害處,但是,離我心目中的理想,還是有距離的。我的理想就是:我們的人民幣永遠印普通人民。(主持人:普通老百姓。)嗯,普通老百姓,可以在普通老百姓中找模特。我們過去都是有模特的,比如開拖拉機的那個,就是我們國家第一代女拖拉機手,也是咱們黑龍江的。比如印上那些普通勞動者,我覺得呢,拿著這個錢之后呢,覺得“哎呀,我跟這個國家有歸屬感”。(主持人:有“接地氣”的感情。)對,你說的那個特別對——“接地氣”了,我是這個國家的一員。那么,陳光標先生主張人民幣上印孔子名言,他的出發點我是理解的,他覺得這個便于弘揚傳統文化嘛。就是他這個心是好心,但是,我認為這個不好操作。為什么?你說印孔子名言,印孔子哪一句話,印孔子哪一句名言?(主持人:名言多了。)啊,名言多了。那么,我告訴大家,孔子所有的話,就《論語》里的每一句話,都有不同的解釋。這恐怕你是不知道的——“哎,這句話挺好啊”——這句話啥意思啊?我問你。你說出一個意思來,馬上有一個專家說是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論語》里面沒有一句話,是沒有爭論的,你咋印?《論語》這話還夠簡單的了,那老子的話那更不好理解了,還印《道德經》,還印《弟子規》?所以,出發點都是好的。我們弘揚傳統文化,可以有許許多多的方法,有許許多多的途徑,不需要非得在人民幣上印。因為任何一個話呢,它都可能有它的文化立場,都有人不同意,每一句話都有人不同意。我覺得就是印上勞動人民的形象,這沒啥爭論。你要印上一句話,每一句話有不同的理解,還有不同人的立場,他就不同意呀。比如過去蘇聯的貨幣,上面就印上“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馬克思的話,多好的話啊,但是那資本家拿了,他不高興啊。人家資本家也要花錢啊,上面光寫著“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聯合起來干嘛?就“打我啊”,是不是啊?肯定每個人政治立場不同。所以我覺得,好話呢,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它是好話。你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是不是好話?我認為是好話,那可能有的人,他就認為不是好話——三人行都不如我,世界上最聰明就是我,三人都是傻帽——就有人心里這么想的。就是我們大多數人,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少數人的頭上。所以這個事情必須慎重。漢語是世界上最復雜的語言,每一個字都有很多很多種解釋,這些字組合起來,它的意思就更加復雜。所以在人民幣上印上一句話,印上哪句話呢?那肯定全國就亂成一團了,吵成一鍋粥啦。你想印儒家的話,那邊還想印上法家的話,那邊想印道家的話,還有陰陽家,這么多家呢;還有的說,印馬克思的話,那人說印胡總書記的話,印上“科學發展觀”,印上“八榮八恥”。這不吵成一鍋粥了嗎?所以我覺得這個事,還是慎重為好。
網友:陳光標還舉例子,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這都是倡導要助人為樂。
孔慶東:那個字打錯了,“恕”,不是“怒”。恕,忠恕的“恕”,忠恕二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個話在我們今天看來,都是非常好的話了,但是,一定有不同的解釋。在語法上、在意義上,就有不同的解釋,比如什么叫“恕”,專家講起來就不一樣了。所以,凡是容易產生爭議的話,都不印到錢上為好。印到錢上只有這么幾個字我同意,就是“中國人民銀行”,就這幾個字,沒什么爭論。就這幾個字,還有人讀出“中國人民很行”來呢,你說中國人多壞啊,非得念“中國人民很行”、“中國農業很行”、“中國交通很行”,中國啥都行,“中國建設很行”。
網友:讓人民幣成為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大可不必,影響了人民幣的美觀大方,也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意境。
孔慶東:有些貨幣上是印字的,我知道,以后我可能在文章中還會談這個問題。但是,印上某一個思想家的話,這在目前起碼是沒到那一步,就是中國人的思想,還沒有統一到那一步。
網友:教育的歸教育,社會的歸社會。人民幣作為貨幣的代替形式,主要承載的功能是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而傳統文化的普及是個社會文化領域的問題,交由社會這個大學校來完成就可以了。
孔慶東:嗯,對。還有,我們今天的弘揚傳統文化呢,大家都認為孔子的《論語》非常重要,但是在古代,《論語》其實并不重要。這很多人都不知道。“五經”里面沒有《論語》,是吧?后來有了“四書”,里面才有了《論語》。原來的經書里面,《論語》是不算“經”的。《論語》就是一本孔子的語錄,就是孔子上課“嘚啵嘚,嘚啵嘚”,像閑言碎語,被學生記下來了。這在宋朝以前,《論語》的地位沒那么高,后來是到了朱熹這一代人手里,才把《論語》捧得這么高的。當然,你要是說把人民幣,一套人民幣全印上孔子的話,印上孔子十來句話,那我最高興了。但是,我覺得從全國人民的角度說呢,還是慎重為好。
網友:近日網友指出第五代100元人民幣存在“跪拜貓”引發爭議,中國人民銀行應“藏貓貓”,是戰國時期漆器上的圖案,但具體是什么圖案需要專家論證。如果人民幣上面加上《道德經》、《弟子規》、《論語》的話,就不用考證了!
孔慶東:這是你天真的想象,那更需要考證了。因為這個《論語》,什么《弟子規》、《道德經》,這些話呢,到底原文是什么,專家之間都爭論不休。因為我們看到的,你看到的書,都是出版社印出來的。出版社印出來的古書,全都不靠譜,哪天從地下挖出一根竹簡來,就把你全部推翻,說“這書是假的”。所以,我們不要給子孫后代留笑話。
主持人:好。那看來這個弘揚傳統文化,還是應該要慎重考慮行事啊。
孔慶東:對。
男子嫌父母穿著“土氣”殺死雙親
(2012.2.10)
主持人:廣西貴港一名男子因穿著“土”的父母常到游戲廳找他,令自己“沒面子”,遂將父母殺死于家中并繼續去玩游戲。孔老師,你看,這樣的孩子,生他干什么呀?
孔慶東:你說這種人該不該罵啊?我現在有點出離憤怒了,我覺得這種人還不算禽獸不如嗎?!就是禽獸做不出來的事,是吧?你說這個大老虎怎么打小老虎,小老虎不能把大老虎咬死吧,是吧?禽獸是做不出這種事來的。可是在人類社會,恰恰有這種事!所以這種事情,罵已經沒用了,就該殺,這種人絕對該殺了吧?剛才那新聞說,現在已經刑拘了哈?那這個沒有什么話說,應該判死刑。就是即使不是你的雙親,隨便殺死兩個老人,這也是應該判死刑的,何況還是你的父母!拿著父母的錢,不去干好事,不去學習、不去工作、不去上班、不去做生意,干啥?去游戲廳玩。而且多大的孩子了?26了。(主持人:已經成人了。)那不是16歲、6歲,是不是啊?你要說16歲,還是個不懂事——26歲了,成年人,過去就應該(主持人:都娶媳婦兒了)應該成家立業,過去孩子都能打醬油了——現在說娶媳婦,過去孩子打醬油,孩子八九歲了,是吧?這樣一個人,還沒有“成人”,還有殺死雙親的這個理由,是非常荒唐的。假如你雙親是漢奸賣國賊,你雙親是殺人放火犯,一氣之下,不小心捅死了,這還有另一種說法。雙親第一個是管他打游戲;第二個特別不能容忍,說雙親“土氣”。(主持人:穿得“土氣”。)這是一個新的現象,就是他即使不殺死雙親,他長期看不起他的父母了。那么這就讓我想到另一個詞,叫“時尚殺人”。年輕人追求時尚,這可以理解,大家都追求時尚。但是時尚這東西是變的,比如你今天穿黃衣服是時尚,明天可能大家說穿黃衣服特土,明天時興綠的,這東西沒有一個絕對的真理,說什么東西就是時尚。你所追求的時尚,可能明天別人看就特“土”;你認為特“土”的你父親那個裝束、你母親那個衣服,可能明天就是最時髦的。這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可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這個道理不懂,竟然把時尚絕對化,把自己暫時這幾天看為時尚的東西,認為它價值無限,為了這個可以付出一切,人倫、道德、身體都可以付出。我們去年不就評論過一個孩子為了買“蘋果”,把他那個腎賣了嗎?(主持人:對,還買ipad。)買個ipad,把腎賣了——這就是“時尚殺人”。你說你買那個破東西,現在值幾個錢?這腎是永遠不可再生的,這父母是永遠不可再有的。所以這個“時尚殺人”很厲害。這個事情,一個案子后面,說明整個我們社會上充滿著靈魂空虛的這么一些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這種事情在我來說是匪夷所思的,我動用我許多的知識,我拼命去理解他、去想:“這孩子咋想的,怎么想的啊?”在我覺得他靈魂里沒有東西,就為了這么一個完全虛無縹緲的所謂時尚,就讓別人看著面子好,說你父母有錢、父母穿得很棒,就為了這個,要把他父母殺死。還有一點,我覺得尤其也令我不可思議,殺死父母之后他還不跑——一般人殺人了,他就跑,他說“一時喪失理智了,把人殺了”,那趕緊跑——他還不跑,他沒事把錢斂吧斂吧,繼續玩游戲去了!這人還有心嗎?我們東北話說:“這心咋這么大呢?這心太大了。”還有那趙本山小品說:“長點心吧。”就他長心了嗎?就這人簡直就是一個沒有心的人哪!所以我格外感到痛心的是,我們社會上怎么出現了一批這樣的人?我為我活在這個時代,真是感到幾分羞愧。
主持人:在孔老師你們那個年代,是不是不會出現這樣的事啊?
孔慶東:不但不會出現,有人要說有這么個事,沒有人信,說:“你也太能瞎編了,你編點靠譜的事行不行?”說這種事怎么可能呢?這種事如果有人說出來,那一定大家認為他是瞎編的,就是你編的都不圓,說:“這人殺了人還不跑,還繼續去玩去,哪有這種人呢?”還有說是因為父母“土氣”——嫌父母“土氣”的人,是有,他可以跟父母吵嘴,可以愛慕虛榮,自己穿得“洋氣”一點,有,但是決不能說因為父母“土氣”,把父母殺死了——殺死他就不“土氣”了?殺死不更“土氣”了嗎?
網友:與上條選題聯系一下,找不著工作的農村大學生,也許他的父母給他買上公務員,他就墮落了。
孔慶東:這個聯系非常有道理,聯系得非常好,就是我們整個這個社會體制,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化生活,是有關聯的。一個人他在這個社會里活著,沒有上進心,沒有一個高尚的目標,既不為人民服務,也不想自己堂堂正正做人——我們不反對人掙錢發財,但是你要堂堂正正的。比如說現在我窮,我窮我也有自尊,我不因為我衣服穿得不好,我覺得我沒面子。就拿孔老師來說,孔老師直到上大學,穿的衣服都帶補丁的,你知道嗎?不是說我們家沒錢,因為我覺得這衣服還能穿,雖然有補丁,我覺得何必把它扔了呢?就是我父母都不讓我穿那衣服,說:“你看你這么大個子,你還穿有補丁衣服。”我說:“這衣服挺好的。”我從來不因為說是身上有塊補丁,被同學看不起,相反我同學都很尊重我。
主持人:對,我發現跟孔老師就是經常做節目以后呢,我也變了,原來可愛美呢,現在天天反正就這幾套衣服,可愛穿了,因為也沒壞。
孔慶東:因為咱不靠穿什么衣服受人尊重,是吧?(主持人:對。)那個不重要,但是說你不要穿得臟,你穿得臟了對別人不尊重,盡量這衣服要常洗。
主持人:對,能讓觀眾覺得看得過去就行。
孔慶東:對,特別是對自己的親戚朋友,特別是對父母,他愛穿啥就穿啥,他穿什么東西不影響你的這個自尊哪。這些都是常識,不需要什么普及,不需要掰開揉碎來講的。
主持人:對,如果你覺得父母穿得“土”,那你就掙錢給他們買新衣服。
孔慶東:嗯。我還成天拿著人家的錢去打游戲,到底誰“土”啊,是吧?(主持人:就是。)我覺得這樣的人才是“土鱉”!真是“土鱉”。
主持人:那孔老師,其實現在,他只是一個個案,但是確實有很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是不是這個網絡的游戲,也讓他們看問題的思維產生了變化?
孔慶東:網絡適當地上、適當地玩,是有好處的,開發智力啊,了解社會生產,這都是有。但是它有一個度,一旦過了這個度,沉溺于網絡,就說明什么呢?他在現實中是個失敗者。越不敢面對現實的人,才越到游戲里去找那個尊嚴。因為游戲里,現實生活中誰也看不見他,比如說打僵尸啊、偷菜啊,在這個虛擬的空間中,獲得這樣一種成就感,覺得自己挺牛。在這里越成功,得的分越高,到現實生活中,落差越大,他就越要逃避現實。所以為什么說沉溺于網絡它有害呢?沉溺于什么都有害,沉溺于抽煙、沉溺于喝酒,它都有害。它都是一種逃避現實,而且它是一個惡性循環,越沉溺,現實中就越不敢面對。所以這是一種心理疾患、心理疾病,這才是真正的“土氣”。
主持人:對,我記得我剛開始在北京跟我一個同住的那個人,我親身感受到了一個游戲迷,我經常覺得跟跟她在聊天過程中,我感覺很震撼,我理解不了!就是她們經常,比如說在一個游戲里面玩一個什么“大戰”,里面就會有個“將軍”,她們就會在語音聽著這個“將軍”的指令,去打殺,她們就覺得這個“將軍”特帥,特別崇拜他,但是事實上,他可能在現實生活當中什么都不是。
孔慶東:對,我是這樣體會——在玩網絡游戲——我們要在網絡游戲那個游戲中獲得很多智慧、靈感、能力,把這些能力呢,用到現實生活中來。比如說我們為什么下棋、打牌啊,包括我們在電腦上玩最簡單的紙牌游戲,它里邊都包含著人生的道理,包含著怎么對待他人。比如說這個打麻將,只要不沉迷,打麻將里邊也有人生道理啊,不能光你一個人和牌啊,你得既看著上家又防著下家啊,是不是啊?就是這些道理在人生中都是能用的。就是做這些游戲,是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活得更好,而不是放棄了現實人生,光在這個虛擬的空間里玩,這就本末倒置了。
主持人:對,有人說,你想這個人品質怎么樣,你就帶他去打牌。
孔慶東:沒錯。
主持人:你就能看出他的這個牌品,你就能看出他的人品。
孔慶東:牌品、棋品、酒品,都能夠看出人來。
主持人: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