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四點談話為訪美“定調”!
劉 鈞
2月13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抵達華盛頓開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抵達后即刻會見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奧爾布賴特,前財長保爾森,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布熱津斯基、伯杰,前勞工部長趙小蘭等。
會見中,習近平說中美一要鏡鑒歷史,珍惜40年來中美關系發展中積累的四條歷史經驗:一是雙方共同利益是內生動力;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是制度保障;相互了解和戰略信任是重要前提;與時俱進的開創精神是前進推力。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繼續遵循。
二要登高望遠。中美建設合作伙伴關系是當今世界大國關系的一次偉大嘗試,事關兩國人民福祉和世界前途命運。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相信美國各界有識之士都不希望因大選因素給中美關系發展留下令人遺憾的“后遺癥”。
三要互尊互信。中方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發展對美關系的意愿是坦蕩的、真誠的,也是一以貫之的。希望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采取有助于增進互信的實際行動對待中國,特別是慎重妥善處理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
四要互利共贏。去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到4400多億美元,這反映了兩國經貿合作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本質特征。對于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也要本著互利雙贏的精神,用積極和建設性的方法處理分歧和摩擦。
顯然,國家副主席訪美還未與東道主美國的主要角色副總統拜登,總統奧巴馬會晤時,就言簡意賅地通過美國歷屆政府中的重要政治人物表明了他的立場,涵蓋政治、經濟、安全方面的議題,特別是包括選舉因素給中美關系的影響也作了重要的說明。
不難看出,習副主席對這次訪美有著明確的期待,希望美國政府不管是哪個黨派成為下一個時期的領導者,都應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重妥善處理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以相互合作和互利雙贏發展經濟,用積極和建設性的方法處理分歧和摩擦。
事實說明,從習近平副主席訪美的細節安排,再與美國歷屆重要政治人物的預先對話,用政治的角度來解讀,筆者認為習副主席訪美,對他本身是一次信心之旅、宣傳之旅、認識之旅,站在發展中美關系的戰略點上,讓美國政要去認真思考與中國發展關系,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同時,也讓美國人民深刻了解他的領導風格和親民作風。
眾所周知,中美關系既“復雜”又“敏感”,長期處于“對抗”與“合作”,復雜而糾結的過程中,中美關系如果處理不善對世界局勢穩定產生重大影響。原因是美國為了保持它的霸權地位,對中國快速發展一直保持著防范與遏制的戰略。今年元月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聲稱戰略重心轉移亞太。實際上,美國的軍事力量從來未離開過亞洲,奧巴馬說這個話的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知道,美國還是本地區的老大,希望中國不要挑戰美國在本地區的戰略地位與政治利益。
話說回來,盡管這次習近平副主席對美國的訪問,雖說是一次信心之旅、宣傳之旅、認識之旅。但美國還是會依照它的計劃提出很多尖銳的問題與他會談,主要應該是美國最關切的經濟方面,如人民幣升值、貿易方面等。至于人權、中東問題、地區安全、技術支持等其它領域應該是圍繞經濟議題而協商的。
整體來說,當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面臨連任競選,國內又面臨嚴峻的就業問題,緩解債務危機,希望中國提供經濟上的支持才是最主要目的。相對于中國,面臨周邊復雜的戰略形勢,緩解來自美國操縱的戰略壓力,提供經濟支持是一種利益交換。
今天,從中國總理溫家寶會見歐盟領導人作出的表態,充分說明“禮包”外交的事實,也就是說中國正在準備在經濟方面向歐美國家提供幫助。不過,筆者提醒的是這只是一種“短視”行為,會不斷增大西方國家的“胃口”和“籌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