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坐像褻瀆了什么?
近日,有媒體以“跪著的秦檜,站得起來嗎”為題,報道了南京市江寧博物館新館開館時,在《千秋江寧》展館里出現一尊坐著的秦檜像一事。此事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岳飛的后裔對此事十分關注,國內外網友也紛紛發表看法。為此,江寧博物館回應,在幾天前已經撤去秦檜塑像并已“永久封存”,并向岳飛后裔承諾“擇日公開銷毀塑像”。這件事到此似乎已經可以打一個句號了。然而,想想秦檜坐像的出籠,它代表的一種不健康的文化思想苗頭,卻值得我們深思。
秦檜這個歷史人物,同抗金英雄岳飛分不開。杭州西湖邊有一座岳廟。每年清明時節,總有國內外的無數游客要到岳廟來祭拜岳飛。平時,來參觀岳廟的也不在少數。岳飛在出師北伐、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下寫的千古絕唱《滿江紅》,至今仍是令人士氣振奮的佳作。岳飛率領的軍隊當年被稱為“岳家軍”,金兵中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話,表示對“岳家軍”的最高贊譽。南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1142),奸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于臨安大理寺獄中。
從小學開始,我就會背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當年,岳飛被秦檜、張俊等人以“莫須有”罪名誣陷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獄卒潛負其尸,葬于杭州北山之麓。21年后宋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用隆重的儀式遷葬于杭州棲霞嶺下,就是現在岳墳的所在地。并且用鐵鑄秦檜等人像跪于岳墓前。走進岳廟,陵園入口處有“精忠柏亭”,亭北側墻上,為馮玉祥書寫的石刻題詞“民族英雄”。現在的岳飛墓闕是1979年整修時按南宋建筑風格設計的,墓道兩旁陳列的石虎、石羊、石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遺物。墓闕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飛的秦檜、王氏、張俊、萬俟(上占下內)四人。跪像背后墓闕上有楹聯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在宋代至今的近千年的歷史上,秦檜就是作為一個反面人物存在的,被老百姓定為中國“十大奸臣”之一。他因大興文字獄,殘害百姓,橫征暴斂,陷害忠良,賣身求榮而遭到人們的唾棄。現在,有人要讓跪了近千年的秦檜坐起來,這種做法不僅有違歷史的精神,也是對民眾情感的不尊重。有網友說,制作這尊坐著的秦檜塑像,突破了人們能夠承受的心理底線。這不只是一個姿勢的問題,而是歷史定論,是人民共識。什么人會永垂不朽,什么人會遺臭萬年,人民是最公正的法官。江寧博物館的負責人反復強調沒有為秦檜翻案的意思,可能他們的出發點是因為秦檜是江寧人,也是歷史名人(當然是臭名),為其立一座坐像,可以與眾不同,吸引各方的眼球,增添地方上的名氣。可是,這座塑像傷害了人們的感情,起了不好的作用。
其實,讓跪著的秦檜坐起來這種出格的事,這些年已出過不少。一些地方為了挖掘當地的文化和旅游資源,在利益的驅動下,打著“文化創新”的牌子,爭搶名人、古人和洋人。一個美女西施,引來省內省外十多個地方爭搶;一個梁祝故里,又是幾個省市爭得面紅耳赤。一個諸葛亮的“躬耕之地”,各地搶得翻了臉;一個炎帝的“飛升”之地,更是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美丑不分,連大淫賊、大惡霸、大奸商西門慶也搶。這也是一些人在金錢利益的誘惑面前,放棄道德底線,失去應有的是非觀、榮辱觀的表現。
竊以為,文化創新應該充分尊重歷史,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民族感情。如果為了一個地方的利益,不惜做出篡改歷史、是非不分、忠奸不辨、善惡混淆的事情,這就不是文化創新,而是對文化的褻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要“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這些論述為我們的文化創新指明了方向。那些褻瀆文化,不尊重歷史的事,是所有有良知的人所不希望看到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