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剝削,消除兩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和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的成熟形態。改革開放,已經使我國實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社會有了進步。但是,由于現階段還有事實上的剝削存在,導致貧富懸殊、犯罪嚴重、誠信缺失、世風不佳。這些必須通過深化分配機制改革,才能根本解決,從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和達到社會共同富裕和和諧。
由于現階段在一定范圍存在雇傭勞動和權力尋租現象,剝削是客觀存在的。多種所有制并存中的部分私有制,在雇傭勞動中不可避免地剝削著勞動者的剩余勞動價值。公權的過份私人集中,使部分官員以權謀私、官僚腐敗,間接地剝削著勞動者交給國家和集體用于社會公共事業和福利的剩余勞動價值。尤其是在剝削思想影響下,出現的坑蒙拐騙、偷稅漏稅、貪污腐敗和侵犯公民經濟權利犯罪等惡性競爭和損人利己行為,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利益,影響了社會和諧。這是當前企業老板、腐敗官員、地下經濟暴發戶、演藝明星和壟斷行業暴富,而廣大工農等低層勞動群眾不富甚至貧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社會共富、和諧,必須深化分配機制改革,從體制上逐步消除剝削。首先要堅持發展公有制的方向,推進社會化大生產,落實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并強化以公為私,抑小利求大利的集體主義觀念,逐步節制資本,最終實現以自覺勞動,合作共贏為驅動,推動經濟持續發展。其次在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情況下,完善稅收體制,突出稅收調節,發展社會福利和扶貧。再次是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健全民主政治體制,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抑制官員個人權力,嚴厲懲治腐敗;適應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的要求,增強法治權威,及時有力打擊違法犯罪。
本博客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35415661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