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新年尚未結束,舉國人民還沉浸在新年的快樂之中。中國大地上就又爆發了重大新聞。終年四處奔波的總理發表南巡講話:“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
歷史竟是這樣的相似。20年前的春節前后,中國一位退了休的領導人到南方考察,并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講話。這講話深刻的影響了中國20年之久,并且這種影響至今還存在著。
盡管兩次南巡給人們心靈上帶來的震撼是相似的。但是畢竟時過境遷,兩次南巡的效果和影響注定是要有區別的。
首先兩次南巡的背景不同。
92年的南巡,是發生在89風波之后。經過89風波,使國家和人民意識到:國人的思想經過10年之久的改革開放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的信仰不再單純,更有一部分開始崇拜資產階級自由化。西方腐朽思想、享樂思想、金錢至上的思想開始泛濫。這也正是風波形成的一個重要方面,于是國家領導人開始重塑人民的心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村社教運動。試圖使社會主義思想重新占領農村陣地。這種運動無疑是對前一時期主導思想的一種無聲的批評。這種對前時期思想的懷疑來自于國家上層。當時城市的企業改制尚未起步,農村改革也是僅僅是土地改為私人經營,土地分配還是公平的。還沒有形成巨大的貧富差、沒有形成巨大的社會不公。社會矛盾相對緩和。人民對當時的政策還不是十分反感。所以,92年的講話時為了給當時的當權者一個下馬威。他不是為了對抗人民,盡管后來的政策是人民陷入下崗失地的境地。當時人民是不知道的。人民是不反感的,講話不是對人民的發威。而是路線之爭。
相反,12年的南巡講話發表時,社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民對改革的負面的后果深惡痛絕。社會矛盾相對激化,上訪、自焚事件時有發生。網絡上思變求變之聲此起彼伏。官方說改革將要進入深水區,在還沒有進入深水區時就又很多無辜百姓被淹死了,再往深水摸索,怎能不讓人民膽戰心驚。人民打心里不是期盼繼續改革,而是想回到岸邊喘口氣。這樣的背景使得繼續深化的改革,必然不會是人民去推動。而是既得利益集團去推動、還有他們的代理人去推動。這樣的深化改革失去人民的參與不知是否會像第一次一樣順利。
其次,改革的起點不同。
92年的深化改革起步于,中國農村調整土地經營形式和連年的風調雨順。人民得到了比以前更加殷實的生活。(盡管有天公作美的因素)。人民生活是進步了。這是前一次南巡理論的社會物質基礎。12年的改革推動起步于,人民權利被剝奪,人民代表里沒人民,醫療、教育、住房三座大山壓在人民頭上的狀況。這些都是拜改革所賜。人民談改色變。
其三,因為改革的背景和起點不同。造成的人民的態度必然有所不同。前一次南巡時,提出了市場經濟的口號。當時人們對市場經濟的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就是市場經濟。以為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了,中國就要像資本主義國家一樣發達了,以為中國的人民就要過上發達國家人民的生活了。所以人民對前一次南巡提出的市場經濟構想充滿幻想,甚至充滿期待。后來經過20年的市場經濟,人們了解了市場經濟給百姓帶來的悲慘、了解了改革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了解了改革造成的巨大貧富懸殊、了解改革使人民大眾成為了弱勢群體。人民對于繼續改革只有膽戰心驚。人民絕對不會像20年前一樣對繼續的改革充滿期待。再加上一些學者的歪里邪說,宣稱什么“少數人的享樂就是要建立在多數人貧窮的基礎上”。讓以前唱著社會主義好長大的人們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這樣,人民對于沒有什么新鮮理論的繼續改革只能夠從心里抵制。
所以,歷史是不可以再造的。行為不是可以隨意效仿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