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美國新軍事戰略報告
元旦剛過,春節接踵而來,應是人民歡樂時,但看媒體信息,接二連三地議論著經濟危機,一次又一次地談論戰爭何時打響,讓大家樂不起來。我看,中國今年發生不了經濟危機,仗也打不起來,不過是亂云飛渡,我還是從容過節;對此二事,僅談點粗略看法,操心的事情過了年再說。
2012年1月5日,奧巴馬在五角大樓與國防部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一道舉行了記者會,公布了題為《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的新軍事戰略報告,強調美國雖然面臨預算壓力,但將努力確保其“軍事超強”地位,同時將美國軍事重心轉向亞太地區。新戰略暗示美國將縮減陸軍規模,并減少在歐洲的軍事存在,轉而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以維護亞太的“安全與繁榮”。
對此,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振民8日談亞洲形勢與周邊外交提出“風雨同舟 共迎挑戰”;國防部發言人“希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國軍隊”;新華國際時評說“美國最不該選擇的‘選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認為,報告代表的是美國對當下外部安全形勢的判斷,例行公事,國防部一個部門的觀點,不能看成是美國整體的看法。張宏良教授發文《美國新軍事戰略對準中國,中國媒體篡改內容欺瞞人民》,他認為一切都是漢奸惹的禍。
沒有看到報告全文,比起上面那些發言人和論者,我手里掌握的資料肯定少得很,不過大事是知道的,大勢也還能明白。
我想,如果當局想明白了我上篇文章的問題——“我們”是誰?就明白共產黨的中國能不能與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霸權主義國家“風雨同舟”;能不能希美方客觀理性看待中國和中國軍隊。
我看,從總統史無前例的親自參加會議,不能說是“一個部門的觀點”,這是美國深思熟慮的戰略調整,是“十年戰爭”經驗之結晶。美國所謂重返亞太是維護亞太的“安全與繁榮”,不是中國媒體篡改內容,但無疑是騙人的鬼話;也決不是一小撮漢奸能給奧巴馬什么“信心”來轉變美國戰略,好像奧巴馬真的找不到路,需要漢奸帶路。
一篇題為《美國新軍事戰略出爐 集中抗衡中共伊朗》報道中有這句話:“在美國預算面臨整體緊縮的情況下,美國未來將逐漸遠離地面戰爭,重新調整軍隊應對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威脅,加強海軍和空軍力量在太平洋和霍爾木茲海峽與中共和伊朗抗衡。”估計不是報告原文,相信這是實話,但是不完全。
許多評論家看美國戰略轉變著重于美國缺錢了。這是一個重要原因,從奧巴馬換一個精打細算的人當防長就表現出來了。但是,美國的國防預算還是大于世界上國防預算最多的前十位國家之和。奧巴馬把事情講得清楚:“我們將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預算減少不能以削弱關鍵地區力量為代價。我們將繼續投資于我們的重要伙伴和盟友,尤其是北約。時間已無數次證明,特別是最近的利比亞行動尤為明顯,多方軍力合作可大幅增加戰力。”
美國戰略調整的核心是:“我們不能將眼光局限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以及結束利用軍力參與長期國家建設的政策,我們將能用更小規模的常規地面部隊保衛國家安全。我們將繼續擺脫冷戰時期過時的體系,從而能從而能在未來所需的戰力方面投入更多,包括情報、偵查和巡邏、反恐、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在敵人想阻止我們進入的環境中進行作戰的能力。”
如何認識“未來將逐漸遠離地面戰爭”,請看二戰以后美國喪了數以萬計士兵的命,傷了數以萬億計美圓的財,還沒有打勝過一場地面戰爭:朝鮮戰爭沒有打贏,越南戰爭打敗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仗是打贏了,但是沒有勝利,最后留下兩個戰亂的國家走了。奧巴馬聰明,他總結了歷史經驗,說“我們不能重復錯誤的過去”,“作為總司令,我不會讓這種情況重演。”我們用不著告誡美國最不該如此選擇。美國人是聰明的,它有兩個成功的戰例:南斯拉夫,利比亞,多國軍力合作,不用 陸軍一兵一卒,零傷亡。“遠離地面戰爭”是精明的抉擇。
也不要一般地說這個報告是“瞄準中國”的,CCTV主持人經常提“對準誰”的問題,是老生常談了,毫無意義,難道2012年1月5日前,美國的戰略方針沒有對準中國?應該搞清楚美國今后如何瞄準中國?
現在還不到“美國對中國發出的戰爭威脅”,“要把中國變成未來戰場”,我曾經斷言過,美國不敢同中國開戰,現在仍然這樣斷言。美國裁減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說明了這點。如果說“新戰略”是用飛機導彈,中國也有飛機導彈,雙方炸個稀巴爛,又占領不了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歐盟不想與中國做生意了?它們的日子怎么過?中國有漢奸“帶路黨”。我倒認為美國人清楚,利用現在中國恐美崇美親美的人的地位影響玩弄中國,比起戰事一開,這些人公開轉變成漢奸的作用大得多。那時中國絕大多數民眾不是逃命(“剝奪了本國老百姓逃命的機會”論者知道自己說的是什么?要中國百姓逃命?他們能逃到哪里去保命?)而是拼命反抗,把外國侵略者和賣國賊一同消滅在人民戰爭之中。
毫無疑義,美國的戰略方針對準中國。但不是要和中國開戰。它不敢,現在沒有這個力量。它也沒有怎么蠢,中美開戰,只會兩敗俱傷,美國必然從此一蹶不起,而中國將回歸毛澤東思想,重新建立起社會主義社會。
現在美國對中國的戰略方針是“介入”與遏制中國“反介入”。這是奧巴馬繼“中美國”之后對中國戰略調整。現在這種“介入”與“反介入”的斗爭,集中表現在中國的南海問題以及敘利亞問題和伊核問題。打個比喻,我認為現在美國不下象棋了,它要改下圍棋。美國要“打入”,它在哪里“做眼”?我們如何不讓它做成眼?希望中國的戰略家和決策者從這方面考慮。
再說一下美國會不會打伊朗?我斷言不會。伊朗不是伊拉克,它是一個敢于拼命的國家,制裁反而激勵它增強了軍事力量。但這是次要的,主要的是打伊朗,經濟危機中的西方和整個世界,能不能承受40%的石油短缺?許多評論家強調伊朗受損失最大,反復講“殺人一千,自損八百”。但是沒有想一想,一個國家面臨滅亡的時候,還會考慮損失大小嗎?我希望中國的戰略家和決策者不要有這種思維。這種思維害得站起來了的中國又低下了頭。
美國說,中國的南海是美國的利益所在,為此美國要軍事存在于中國海域,那是狼說羊在下游喝水把水弄臟了;而伊朗的石油是中國實實在在的利益所在,難道中國能聽美國指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