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網絡購票事件及其背后的中國政治現狀簡述
他者之間
·
2012-01-05
·
來源:烏有之鄉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此間已等又N年,不見鐵道被撤事,但聞舉國哭泣聲。嗚呼!嗚呼!奈何權貴橫行肆無忌,哪把人民當回事兒!如今又至年關時,千萬億萬他鄉客,一朝夢醒只為回家票,辛苦漂泊天涯淚,只因事到最后難成行!家中慈母和老父,還有嬌妻與愛兒。年青人兒,四顧茫然兩行淚!雖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又怎能會意那?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絞痛。 回家難!好似太白上青天!走蜀道!問世間票為何物?直教人咬牙切齒!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罷了!
幾番奔波尋票去,各個窗口預定沒?東邊問人還有票?西邊電話占線中,原來現在要網購。哀哉!哀哉!豈知農民會將網銀開?不顧實情政策下!害苦多少農民工同胞!細思量,自難忘!為何如此政策無節制,前有廣電總局二到底!后有鐵道部門一頭栽!公共部門不省心!為民添堵很神奇!哪天若是國家亂,不知你們怎么辦?可是?票啊!... ...票啊!何處覓你哪嬌貴的身軀!來安定我歸家的靈魂!偉大的祖國,你賜予我力量吧!讓我和我的同胞!能夠于剎那間!暮然回首!見黃牛黨們!在那燈火萎靡處!見我等苦逼的臉時!猶在那叢中恥
笑!足矣!!!
時值!公元2012年,1月初,新年剛過,天陰郁,大霧,有雨,人冷,事多。新的一年,無變化,仍然是船票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回家不是你想回就能回的狀態。只是,國家變得可愛了些,譬如,普及現代化,尤其是信息化工具,為了加強全民信息化技術能力,同時普及網購意識,國家決定出臺文件,實行2012年回家火車票,網購制。所以........去站里面基本上就是等于打醬油了,是買不到票的。做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而且還是可恥的90后,在大學畢業的這年里,我充分感受到了我的落后和沒有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的悲催感,于是深感我責任重大,一定要開個網銀,不然對不起....對不起的人很多啊....剎那間我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哥也有網銀了.......心疼我幾十大洋啊....琢磨著回去估計得倒弄半天....各種郵箱若干個.......銀行密碼指令若干個........還有郵箱密碼若干.......交易時還得防騙......哥可謂心力交瘁啊........轉眼間——我專業敏感直覺告訴我,這么折騰人這不是傻比才干的嗎?為什么老鐵又這樣了?還不知道安分守紀老實一點,又瞎弄什么玩意?突然間審視了自己一番!好歹自己也是個大學生,這要是那些農民工怎么辦?哪的麻煩到什么地步?哎!突然我釋然了,因為我想起一句話!矛盾從來都是雙方面的,假使我們在這里買票受這些無妄之災,那么在某個地方肯定有人在狂笑竊喜。
假使鐵路和銀行搞到一起去了,你不覺得很無可奈何莫?此次政策最受益的當屬銀行和鐵道部了。用腳都可以想到的事實:對于銀行而言,農民工這個基數是吸引人的,每年至少有4億左右的人口在春節期間出行,假使保守估計其中沒銀行卡的半數人辦了網銀,那銀行的新開用戶至少上1億在短短的半個月內,我想這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想想的畫面,我沒有興趣去羅列計算這到底有多么驚人。我想說的是,這背后是無恥,鐵道部的無恥,加上銀行的嗜利血腥。眾所周知一個事實,鐵道部的負債情況,嚴重的令人害怕,最后還是人民稅收擦屁股,各大國有銀行和民營銀行作為鐵道部的債主,不追債的債主是不存在市場經濟中的,所以合謀成為了自然。網購自然為銀行帶來巨大的利益,手續費(網銀每人好幾十一枚),客戶和現金回流,及今后的無數次預期消費。而鐵道部很自然的規避了違約風險或者是說延長了債務違約期限,換句話說就是債主安分了點。這樣一個政策的出臺,明顯是犧牲了廣大無卡人民無網銀人們的利益。可為何還得到了批復,假使鐵道部自由裁量權足夠在此項上作出決策,那么國務院也要進行相關審核和政策討論。可是為了所謂的自身的利益不顧普通百姓的利益,交易成本的轉嫁令我心寒,我為什么要這么說?盡管,這項舉措背后會有人說,此項舉措明顯是節省了春運的鐵道成本,網絡購票是方便,但關鍵在于成本很明顯是轉嫁在了民眾身上,那還有沒有更好的理由足夠支撐這項政策呢?下面的理由是我覺得從國務院的高度來理解的,即擴大內需的要求,現在很多專家都說,農村潛在消費能力是我們打開內需的關鍵之一,如同各種下鄉等活動。但我想說,開了銀行卡和網銀是不是就標志著我國要開始搞消費主義經濟了。可是這能說得通嗎?信用消費的生活習慣在廣大城市尚未普及,更惶論農村。中國的消費拉動,靠的是那些財富多數者,可惜那樣強勁的消費能力且不說有多少是合法所得最后不都是一股腦跑到國外去過活了嗎?教育,奢侈品,旅游等。可是為什么政策對象會是窮苦農村了,理由很簡單因為政策制定者即利益最優獲得者,他們不會自己給自己開導,說自己為國家做貢獻,這是不可能的。這群人,就是害群之馬,還有很多這類人,無以計數,罄竹難書。
我為什么憤怒,只是我們太無奈。我為什么無言,只是我們太愛國。可是,我們即使不提天賦人權,人人平等,社會契約,但我們不是國家的主人嗎?為什么我們被人民的公仆們這般對待?為什么當年的建國者,沒有認識到寫進憲法的權力如何保障?沒有明白自己依靠的力量才是制約的基石嗎?為什么,丟下如此無力的經濟社會政治法律體制。這讓我想起古代中國那些為人常提及那些史實,漢朝開國大帝劉邦同志的血腥手腕,功臣盡數歸去。大明朝開國者朱元璋也是這樣做的。如果說他們依靠的是這些良臣虎將?那我們依靠的正是那無窮盡的人民群眾。在做事前,我們都會事先估量一下成本,很明顯前者直接抹殺的方式,是不能在后面復制的。所以我們的選舉賦權,土地改革(和功臣分封區別不大),但最后關鍵是我們群眾有群眾的局限性,看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就能知曉個中真味。這樣是不是我們就能明白,很多時候你所不愿面對的,恰恰就是事情的本真。人民群眾也只是書寫的字眼,反而似乎并沒有如馬克思所言的歷史唯物史觀那般,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被那些權貴者深深地束縛著,無力著。如果有人說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說的沒錯。那我可以說:你是在說“人是歷史的創造者嗎”這不是一句廢話嗎!
以上言論,純屬憲法規定范圍內合法言論,如有不實,請自查憲法最新版別搞錯了(看文革的我扛不住的)。謝謝費神觀看!歡迎意見各種以及批評和非批評言論一律開放!絕對保證你充分說話的權力!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清遠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