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這個調子定的好,一是客觀反映了當前中國兩種不同經濟成分的企業發展現狀,洗去了某些別有用心者潑在國企身上的污水,較好的起到了以正視聽的作用;二是給國企吃了一顆定心丸,因為他這個講話,等于向國企傳遞一個聲音,企業改制到此為止,國企可以放心大膽的發展壯大自己;三是給那些在國企里工作的廣大職工吃了一顆定心丸,放心工作吧,只要工作好,你們絕無下崗之虞。
由于很多學者之后幾個月連續不斷的抱團對國企發難,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李寶民在一次經濟論壇上用相當激烈的言辭指出,“國進民退的說法是炒作,沒有如實的把我們國家的經濟現狀反映出來。改革發展是我們的主旋律。什么企業,什么個人,什么單位都得發展。不要把國有企業的擴張說成是改革倒退。”
這樣強硬的為國企辯護和壯膽,是最近幾年來,國資委官員不可多見的一次。可以說,假如國資委官員能早幾年出來為這樣大膽的國企聲辯,相信很多本不該改制的國企都會存留下來,盡管造成這個現實的主要責任不在國資委,但作為國企的掌舵者,多年來一直坐視媒體和社會各界隨心所欲的擠兌和妖魔化國企而不作為,不免讓人懷疑這樣的國資委,是否像戈爾巴喬夫時代的蘇共一樣有外心。
如今好了,有了李寶民這個表態,我們懸在嗓子眼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國資委依然還是國企的國資委。隨后我們又看到,天津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汝民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不存在國進民退的問題,他說,實質上來講,民沒有退,大家感覺退了,是因為中小企業貸款難,但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不僅在中國存在,在美國也存在,因為銀行給大企業大款的風險遠遠低于給中小企業貸款。
于汝民的話在情在理,既然搞市場經濟,銀行當然也不會例外,一是要看貸款的回報,二是要盡力規避風險,三是要做大做強自身。當然,國家有必要出臺一些特殊政策,扶持和發展中小企業,但這個問題與國企沒有絲毫關系,不是國企反對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國企跟中小企業一樣,都是要在市場上找飯碗的。而是因為中國的中小企業普遍的缺乏信用和敢于擔當的精神,老板動輒卷款跑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央行出臺扶持政策,商業銀行也不敢掉以輕心。
眾所周知,商業銀行放貸有一個明確的責任追究制度,誰造成資金損失誰就要負相應的責任,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懲罰。有人常常以美國有“風投”為依據,指責中國對民營企業扶持不夠,但事實完全不是他們說的那回事,美國“風投”的標準極其嚴苛,甚至包括微軟,當年都很難說動那些“風投”公司,而中國的民營企業,大多是粗放型的,如果套用“風投”的標準,沒有一家企業有資格得到貸款。
事實上從最近幾年高利貸業務的瘋狂擴張中,就看出了中國民營企業的問題,一是缺乏長遠眼光,很多民營企業都懷著賺一把就跑的投機心態;二是喜歡扎堆,看著房地產業賺錢,一呼隆都擠進來搞房地產,最終不但把民心喪失掉了,也把國家對民營企業的信任和好感搞沒了;三是嚴重缺乏社會責任感,一個人發財讓全民買單,正如拉完屎不沖廁所,今天的中國說“國在山河破”一點都不夸張。
這樣的民營企業,顯然沒有資格得到銀行貸款,否則銀行就會跟他們一樣變成國家社會和人民的罪人。很多學者一味指責銀行對民營企業不夠友好,卻不去從民營企業自身尋找問題,在這里我們不妨問問,國企能做到破產還債,這樣有擔當精神和責任感的民營企業有一家嗎?反正在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是,只要民營企業不行了,老板全家就會從人間蒸發。如果中國的民營企業不痛改前非,想從銀行得到大量貸款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沒有一個行長會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押給這樣的老板。
今天離2012年還有最后一天,欣慰的看到退休官員李榮融為國企說話了,之前在李榮融為國企掌舵的七年時間里,我們看到的他是唯唯諾諾,唯恐那句話不對,嗆了某些學者的肺管子,因此在他主政國資委的七年時間里,也正是國企忍氣吞聲的七年,同時有73家國企在他的手里被葬送掉了,將近200萬工人因此失業,雖然責任不全在他,但作為國資委領導卻不為國企維權,無論如何都是我們不能予以諒解的。
十六大報告中寫的很清楚,這些國企不但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同時也是國家在戰時的重要保障,從法律上講,這些企業必須受到優待,因為他所擔負的責任與民營企業有很大區別,在戰爭爆發后,民營企業只承擔法律規定的責任和義務,而國有企業必須無原則的支持國家,如果國家需要,無論多大的犧牲都必須付出,比如鐵路的征用,那是不付款的,而使用民營企業的物資,國家則必須付款。
責權利是個辯證統一的關系,負擔什么樣的責任和義務,就應該得到相應的權利和好處,因此說,李榮融僅僅從企業制度上為國企聲辯,是遠遠不夠的,他更應該從責權利的關系角度,大膽的為國企仗義執言,國家必須為國企提供優惠待遇。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國企能給職工較高的工資和較好的福利待遇,而民企能做到這一點的不過鳳毛麟角,僅憑此一點,國家就有理由支持國企的發展和壯大。
發展經濟有兩個目的,一是強國,二是富民,如果一個企業,既不想強國也不想富民,只想著自己一家發財,然后拿著錢移民外國,試問,這樣的企業有什么資格得到國家的支持呢?正如那些移民美國的企業,消耗著中國的資源,在中國賺錢,到美國交稅,他們有資格得到中國商業銀行的貸款嗎,中國商業銀行的資金來自中國人的存款儲蓄,而不是美國人的。只要是中國人,就要旗幟鮮明的支持國企,也包括我們的政府,請熱愛我們自己的企業吧。
本文來源于博客日報<www.bokerb.com載轉請勿刪除此信息>原文鏈接:http://anqingren.bokerb.com/?do=blog&event=view&uid=6485&ids=18334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