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就有北京網友打來電話,說要來韶山紀念毛主席誕辰118周年,要我一起參加。我參加了他們組織的活動。
在今天的廣場,很多游客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其中也有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團隊,他們用自己真誠的表達方式把廣場上紀念毛主席誕辰118周年,其情其景,令人感動不已。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今天來自北京“全球網友獻花團”團隊的兩個《英雄兒女》中的“王成”和我們一起為毛主席誕辰118周年拜壽,成為今天毛澤東廣場的一個最大亮點。而且我榮幸地全程參加了他們的這個活動,真是激動萬分!幸福萬分!
一個是在《英雄兒女》中扮演王成的劉世龍老人,他是安徽人,1930年生,今年82歲了,在電影《英雄兒女》中扮演志愿軍戰士王成。由于他本身就是一個經過革命戰爭炮火考驗的革命戰士,本身就是一個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戰士,所以在電影中他的表演情感真摯、生動感人,塑造的角色一舉獲得成功。電影在全國一公映,立刻在全國各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英雄“王成”成為全國人民家喻戶曉的人民英雄。
在那個激情澎湃的年代,幾乎是所有的人們只要看了這部電影,渾身就會充滿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一腔熱血澎湃的革命激情,如果當時黨和人民需要他們上前線,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向王成那樣為祖國為人民而獻出自己的一切。
另外一個“王成”,就是時任北京大旗文化產業公司董事局主席的顏建國同志,他的身上也有著一股象王成那樣一股拼命精神,他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直是堅定不移地為宣傳毛澤東思想而努力奮斗,在他從事的工作中為紅色文化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1984~1985年,他被評為全國最年輕的廠長;
1985年,被湖南省委、湖南省評委、湖南日報等單位評為共青團六大新聞人物之一;
1985年,被團中央和湖南省評為湖南省十大新聞人物,
1987年,被湖南省地市優秀改革家湖南省地市優秀企業家
1988年,被湖南省省地市評選為優秀企業家;
2002年,撰寫的《新型銀企關系探討》一文在《中國地方今日論壇》,并被評為三等獎,被地方商業銀行定位為內部學習材料;
2007年至今,多次成為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社會團體的邀請嘉賓,以《文化產業與資源整合及金融資本對接》為主題進行演講。
現在,他又積極準備策劃拍攝電視劇《英雄兒女》,將影片《英雄兒女》改編成一部電視連續劇播出。讓如今還健在的志愿軍老兵重現那場戰爭并懷念那些犧牲在異國的戰友們,讓那些生活在和平陽光下的青年一代接受一次生動的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所以說,顏建國主席是我們當代文藝界的一位“王成”。
我們幾十名以飽滿的熱情和崇敬的敬意在毛澤東廣場舉行了一系列活動,廣大游客也受到我們的感染,積極地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一次又一次地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我是在舉行完紀念儀式后,才發現那位和我們一起參加活動的老人原來是我久久心儀的“王成”同志,剛開始,我看到顏建國主席對他照顧有加,以為是一個普通革命的老同志,但是當兩位游客認出他后要和他合影時,我問了顏建國的助手以后,才知道我眼前這位看起來只有六十多歲的精神健碩的老人,竟然是王成的扮演者——劉世龍老人。
我當時太激動了!便上前邀他與我一起合影,因為他是我四十年來一直崇敬的影星。在我小的時候,還曾經畫過一幅他手拿爆破筒沖向敵人一剎那的圖畫,那幅情景至今還激勵著我為宣傳毛澤東思想與各種艱難困苦進行著頑強的斗爭。今天我竟然有機會和他在一起參加紀念毛主席的活動,真是太幸福了!可以稱為是三生有幸。
儀式結束后,我們先是到了韶山賓館,在韶山賓館門口,我向老人述說了我對他和他扮演的王成的敬愛之情,他非常謙虛地說:我只表演了英雄王成,我要永遠用他的精神激勵自己,永遠革命不停步。
我把自己的“紅星帽”和十幾本《毛主席語錄》恭恭敬敬地贈送給老人,老人微笑著接受了,他還連聲說:謝謝!謝謝你!而真正應該感謝的應該是他——一位給人民創造了偉大革命藝術形象的人民藝術家。
在韶山毛家飯店就餐時,我坐在他的身邊和老人做深入的交談,為老人敬酒,祝他健康長壽!與他攀談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老人知道了我在韶山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坎坷經歷,幾次叮囑我,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體,有了好身體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我聽了更加感激,這是一位是多么慈祥可愛的老人啊,從內心深處感激這位英雄的老人對我的關懷。
當他們離開韶山時,我與兩位“王成”親切握手,預祝他們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拍攝好電視劇《英雄兒女》,讓這個曾經家喻戶曉的《英雄兒女》再一次讓當今社會的人們在接受一次偉大的革命傳統教育。
與他們告別后,我回到住處,心中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情緒,一氣呵成寫好了這篇文章。大家都已經知道,我的真實名字叫王成信,今天有幸的見到了兩位“王成”,我要以真正的王成為榜樣,不怕艱難、不怕犧牲、頑強戰斗,不怕任何敵人向我“開炮”!不辜負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們的期望,一定要把宣傳毛澤東思想的工作做好做大做強,為社會的公平正義貢獻自己的最大力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